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早谋划早主动

2015-09-20 季晓莉 战略与政策论坛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早谋划早主动”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季晓莉


9月1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 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副巡视员孟宪棠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央地联动保障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有记者问,有哪些具体措施保障文件执行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

孟宪棠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形成政策合力。改革试验目的在于探索路径,瞄准当前全面创新改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

据他介绍,第一,要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建立一个部际协调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担任召集人单位、科技部担任副召集人单位,同时会同国务院各个相关部门和承担试验任务所在区域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成,来指导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

第二,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支持改革试验的相关政策措施,要求各地结合改革试验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在地方实践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靠地方改革机构、协调机制来推进;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授权开展改革的事项,由地方提出来,部际协调提出具体落实政策措施。

第三,发挥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对改革试验的监督评估和推广应用,组织对试验区域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

有记者问,当前我国推进的各类改革试验很多,如何处理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现有各类试验之间的关系?

孟宪棠表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涵盖了市场准入、要素价格倒逼创新、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推进金融改革、科研院所改革和高校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用好利益分配杠杆,让创新者获利,推进人才流动和激励人才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建立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机制,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改革,促进国内的技术品牌“走出去”等一大批重要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全面创新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而已经开展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改革试验,主要瞄准某个领域或某特定目标进行试点示范,在某一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经验,为全面创新改革创造了条件。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将继续发挥好现有各类改革试验的作用,强调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第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现有各类试验区作为依托,重点突出推进改革,而不是政策给予,以避免形成“政策洼地”;第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现有各类试验区主要承担特定的功能性改革任务;第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突出阶段性,按3年进行总体规划,年度分解、滚动推进,不同试验区域的改革任务体现差异化。


聚力改革重点突破促转型


有记者问,选择八个区域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是基于什么考虑?这八个区域报国务院批准的进展如何?

孟宪棠介绍,这八个区域选出来很不容易,它们都承担着重要而不同的改革任务。试验区域的选择重点把握了“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数量要少。考虑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系统性强、难度大,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选择几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同时自贸区的试验也充分证明,聚焦少数区域,集中力量改革,更容易取得突破和实效。

第二,坚持短期内能够取得重点突破。考虑到改革任务不能遥遥无期,要尽早出经验、出成果,以便面上推开,所以试验区域布局从改革创新基础条件好、能够通过改革和试验步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区域入手,率先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第三,坚持示范带动作用强。改革试验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域的基础、优势和特点,在试验任务设计方面体现了差异化,比如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长三角核心区率先转型,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促进产业承东启西转移和调整、加速军民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等,由此带动各种类型的区域转型发展,体现了区域布局各有侧重。且强调问题导向,针对每个区域在创新驱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来确定这个区域的发展定位和改革的方向、目标。

第四,坚持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目标是全国的“一盘棋”,尽管各区域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人均GDP、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上有较大差异,选择试点区域考虑了发展不平衡,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能够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

做好“创新”、“发展”的驱动转化连接


有记者问,创新驱动发展如何真正和经济增长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联系在一起?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哪些具体的工作举措?

綦成元表示,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着力点,“发展”是立足点,所有工作最终落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上。“驱动”是关键点,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要变成可持续发展目标,驱动转化连接要做好。

綦成元表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在路上,今年经济运行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产业分化、区域分化加强。今年1~8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两位数,比工业增速连续8个月高4个百分点,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增长点层出不穷,这些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带动作用也较突出。东部沿海地区较早对创新驱动转型进行了布局、部署,能够保持较好的投资效率和发展质量,经济增长比较平稳,发展后劲也比较足。其他一些地区有的产业结构偏重、偏粗,资源性依赖比较强,经济下行,行业、企业效益也下降。

“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早谋划早主动。”綦成元表示,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注重三方面工作。

第一,更加注重营造适应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起草了一系列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政策性文件,包括年初的电子商务、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文件都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这些政策的制定,突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重点是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强调依靠新的技术带动新产业,拓展新的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别成立相应的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提出路线图、时间表,采取一些相应的行动计划、工程包等等,为市场营造更加好的发展环境,支持技术突破应用示范,支持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第二,更加注重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在当前还是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一是管理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更加强调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都是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现行管理可能不适应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新产业的发展。因此要通过管理改革的方式来主动适应。一方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加强各方面制度的协调,更好地协调适应新兴业态、新兴产业的发展。包括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投入方面,加强改革,发挥好引导作用,政府通过转变原来的投资方式,改变以前选拔式的投入模式,更多地通过市场公平竞争来推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据悉,8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筹备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也是转变投资方式的重要举措。基金总规模400亿元,将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预计超过1800亿元。基金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委托市场机构按照国家发展的一些战略重点和方向,积极支持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特别是创业环节的早中期、初创期一些创业创新的企业来发展,为后期新增长点的培育、经济结构的调整奠定好基础。

第三,更加注重调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有生力量,调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放”,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突出明确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放”。具体是“三放”:放宽政策、放宽市场、放宽主体。放宽政策,就是放宽约束性政策,实行普惠性的政策。放宽市场,主要体现在放宽市场准入,取消行业限制。放宽主体,重点体现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创业人才自由流动,让千千万万个创业者活跃起来,凝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好协调机制,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重点坚持地方在若干区域形成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小环境,包括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辅导,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开展。同时,按照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在全国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创新环境,永远为创业者做好与投资者的对接,不断为大家提供创业咨询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撑。綦成元表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