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著名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2016-06-14 陈瑜 战略与政策论坛

军事战略研究历来强调前瞻性和预见性。清末文人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指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法国军事理论家安德烈·博福尔(André Beaufre)陆军上将强调:“战略思想必须不间断地考虑变化的事实,不仅要考虑可预见的将来的变化,而且要考虑许多年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军事战略历来关注两大类问题,一是长远问题,二是全局问题。同时,前瞻性、预见性是军事战略研究的根本要求,军事战略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勾画未来发展的“蓝图”,并以此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世界著名智库的军事战略研究都十分强调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推崇“见于未萌”(秦·商鞅《商君书·更法》)。例如,美国军事战略研究的时空跨度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很多研究成果的时效范围都在10年以上,空间范围则着眼于洲际或全球。

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康纳公司的《亚洲报告》,作出了一系列成功的远期预测,包括预见到中苏之间将爆发重大冲突等,这些判断很多都成为美国政府施政的依据。

1995年1月1日,美国斯特拉福战略预测公司首次发布了其年度战略预测报告《1995—2005十年展望:全球化与碎片化》,此后该智库每年都要根据新形势、新挑战发布新的战略预测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未来十年的情况进行展望。

1998年5月,时年94岁的乔治·凯南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预言北约扩张将导致新的“冷战”。直至2005年乔治·凯南辞世时,这一观点仍被许多人认为是百岁老人的幻梦呓语,但今天乌克兰危机的一幕幕场景,以及一众战略大家们“冷战”重来的哀鸣,让人不能不叹服这位“冷战时代的顶级战略家”“构筑美国外交政策的圈外人”(2005年乔治·凯南辞世时《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报道标题)的真知灼见、先见之明。

2001年,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亨利·谢尔顿(Herry H. Shelton)陆军上将委托美国国防大学以米歇尔·弗卢努瓦(Michele Flournoy)为首的专家小组撰写的《四年防务评估:由战略驱动的美国安全选择》报告,通过对300多份政府与非政府报告的研究、归纳,对美国未来25年可能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描述并提出了应对方案。

2012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世界趋势2030》(又译《2030年全球趋势》)报告,对未来20年的全球趋势进行了大胆预测。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15年11月9日发布的《2045年的国防:评估未来安全环境及其对防务决策者的影响》报告,谋虑的时效范围更是长达30年。

当前,军队智库的军事战略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和现状研究,对较长时期的未来向度关注得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所谓的前瞻性、预见性研究多是在过往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一两年甚至一两个月的动态变化进行展望,再长远些的研究也至多是关注未来几年。这样既不利于研究工作的主动,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利于我国我军在全球军事战略研究的议程设定上占据优势;更不利于国家、军队决策圈、决策咨询圈对未来的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预先研判,充分讨论,提前作出相应准备、部署,进而在国际博弈中掌握战略主动权。

总之,军队智库的军事战略研究不仅要关注今天和明天,还要关注后天;不仅要关注现实危机及其直接反应,更要关注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以及时制定或调整相应的战略;既要善于作出宏大的判断,也要有对这些观点的科学论证,还要有进一步的细致研究。前瞻性、预见性的研究不一定要成为主流,但至少要有人专门去做。此外,军队智库的军事战略研究在提出有关对策建议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如何使当前措施经济、方便地适应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新情况、新环境。


本文选自陈瑜《世界著名智库的军事战略研究》一书P258-260


内容简介:

《世界著名智库的军事战略研究》是一部简明扼要地介绍智库、叙述世界著名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著作,深入分析了世界著名智库建设及其军事战略研究的做法特点,积极探讨了推进我国军队智库建设、创新发展军事战略研究的路径办法。希望读者在阅毕后能够对世界著名智库都在关注军事战略方面的哪些议题、其专家学者有什么重要的成果观点、世界著名智库在智库建设和军事战略研究上有哪些突出的做法特点、对推进我国军队智库建设和创新发展军事战略研究有何借鉴启示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该书提供、涉及了大量关于智库、军事战略的成果观点,其中很多都来自于第一手的外文资料,可能尚未为国内所了解、注意到,因此,一定意义上该书也可以作为工具书使用。最后,该书对于了解世界军事、政治等的现实状况,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本信息:

书  名:世界著名智库的军事战略研究

副标题:观点 做法 启示

作  者:陈瑜 著

ISBN:9787510843242

页  数:272

定  价:¥56.0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目录:

前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智库

1.3.2 军事战略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 2 章 世界著名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重要议题

2.1 国际战略环境与安全挑战

2.1.1 国际秩序现状

2.1.2 中国和平崛起

2.1.3 美国霸权走向

2.1.4 中美博弈互动

2.1.5 全球安全威胁

2.2 大国防务政策与军事战略走向

2.2.1 美国战略演进与防务政策

2.2.2 欧盟防务一体化与安全作用

2.2.3 北约战略转型

2.2.4 俄罗斯军事改革与战略调整

2.2.5 日本防卫政策与军事大国化

2.2.6 中国“积极防御”战略与军事现代化

2.3 未来战争形态与军事准备

2.3.1 无人武器装备发展及其运用

2.3.2 美军“空海一体战”

2.3.3 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

2.3.4 核力量态势与核扩散

2.4 海洋、太空、网络、极地等安全威胁与应对

2.4.1 海洋争端

2.4.2 空天防御

2.4.3 网络攻防

2.4.4 极地博弈

2.5 武装冲突与军事危机管控

2.5.1 朝鲜半岛局势

2.5.2 阿富汗战争

2.5.3 中东、北非乱局

2.5.4 南部非洲安全形势

2.5.5 乌克兰危机

第 3 章 世界著名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基本特点

3.1 强调研究独立性和客观性,深受战略传统和价值观影响

3.2 突出问题导向,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影响决策为目的

3.3 研究阵容增大,涉猎领域广泛,日益关注中国军事问题

3.4 注重研究规范,运用科学方法手段,重视数据工程建设

3.5 积极筹措资金,努力开拓多元稳定合法的资金来源渠道

3.6 善于招贤纳士,讲究用人之道,全力服务保障研究工作

3.7 强力宣传推广,打造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战略品牌

第 4 章 创新发展军队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启示思考

4.1 建设智库体系,为军队智库军事战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深化科研改革,促进军队智库军事战略研究整体创新飞跃

4.3 施行“拿来主义”,保持“中国特色”和“言兵谋战”本色

4.4 顺应时代要求,拓展军队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4.5 坚持政策导向,始终把着眼点放在谋划夺取战略主动权上

4.6 重视历史研究,坚持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史、论和现状研究

4.7 强化“过程”研究,拉近学科理论与现实战略运作的距离

 

作者简介:

陈瑜(1985.02-),男,汉族,甘肃陇南人,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库、军事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