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发布《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28,处于效率驱动阶段
《全球竞争力报告》是世界经济论坛(WEF)最重要的年度报告之一,竞争力排名主要是基于世界经济论坛在2005年推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GCI)。该指数将竞争力定义为制度、政策以及决定一国生产力水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并根据各国十二项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打分。
指标包括: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卫生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就绪度、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以及创新水平。这十二项指标是决定一国竞争力的主要依据,它们共同反映了一国竞争力的全貌。
本年度报告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各经济体之间的开放程度下降,以及对于竞争力的担忧降低了货币刺激措施的有效性。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全球经济开放程度的下降正在危及竞争力,使领导者更难以推动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竞争力十强经济体
在本年度参与排名的138个经济体中,瑞士连续第八年被评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新加坡和美国紧随其后。接下来是荷兰和德国,其中荷兰在过去两年中攀升四个位次。瑞典和英国都上升三位,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7位,其中英国的得分是基于脱欧之前的数据。前十名中剩余的其它三个经济体分别是日本(第8位)、香港特别行政区(第9位)和芬兰(第10位),它们的排名都有所下降。
中国处于效率驱动阶段
世界经济论坛将138个经济体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35个经济体,包括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等国和地区;
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阶段17个经济体,包括俄罗斯、蒙古、越南、菲律宾等国和地区;
效率驱动阶段30个经济体,包括中国、巴西、南非、泰国、埃及等国和地区;
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19个经济体,包括墨西哥、波兰、匈牙利、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和地区;
创新驱动阶段37个经济体,包括美、日、德、法、英、意大利、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芬兰、瑞士、瑞典、新加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丹麦、挪威、希腊等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地区;
世界各大新兴经济体在竞争力方面的表现出现了一些趋同的迹象。中国连续第三年排在第28位,仍然是排名最高的金砖国家。在12项评价指标中,中国得分较高的领域是: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环境、卫生与初等教育。报告同时列出了中国存在主要问题因素,包括融资环境、政策稳定性、政府机构的官僚作风和低效率、通货膨胀、腐败等。印度的表现大幅改善,攀升16位,排在第39位,这表明其他新兴经济体和中国的差距正越来越小。俄罗斯和南非均上升两位,分别排在第43和47位。巴西排在第81位,是唯一一个排名下降的金砖国家。
虽然欧洲经济体仍然在前十名中占据统治地位,但该地区根深蒂固的南北差距却未见弥合的迹象。西班牙的排名上升一位,排在第32位,但意大利则下降一位,排在第44位,希腊更是跌落五个位次,排在第86位。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其排名上升一位至第21位。对于欧洲所有经济体而言,能否维持并提高繁荣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利用创新和人才的力量。
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中,韩国名次保持不变,而东盟五个最大经济体的排名均有所下降,包括马来西亚(第25位,下降7位)、泰国(第34位,下降2位)、印度尼西亚(第41位,下降4位)、菲律宾(第57位,下降10位)和越南(第60位,下降4位)。然而,东盟以及整个东亚与太平洋地区过去十年的竞争力发展趋势仍然十分喜人:自2007年起,在该地区参与排名的15个经济体中,有13个经济体提高了得分,其中柬埔寨(第89位,上升1位)和菲律宾的进步幅度最大。尽管如此,该地区的竞争力还是面临诸多挑战。该地区的发达经济体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只有日本和新加坡跻身世界十大创新经济体的行列。自2007年起,日本、韩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排名已经从第8位降至第20位)和中华台北(第11位)的创新优势一直在减弱。该地区的新兴经济体都已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必须改善在数字基础设施、市场效率和商业成熟度方面的表现,因为这些是决定竞争力的更加复杂的因素,才能进一步提升创新力、提高生产率并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阿拉伯世界,能源价格的下跌让提升竞争力这一任务变得更加紧迫。其中有三个经济体跻身前三十名,分别是阿联酋(第16位)、卡塔尔(第18位)和沙特阿拉伯(第29位)。毫无疑问,该地区所有的能源出口国需要继续发展多元经济,能源进口国则需努力提升基础竞争力。
卢旺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上升6位,排在第52位,并且正在接近该地区传统上竞争力最强的两个经济体——毛里求斯和南非。后两个国家的排名小幅上升,分别排在第45和47位。在排名较低的经济体中,肯尼亚上升至第96位,埃塞俄比亚仍然排在第109位,而尼日利亚下滑3位,排在第127位。
开放程度下降,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本年度报告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从全球角度来看,过去十年间,各经济体开放程度的下降正在威胁全球增长与创新。各经济体对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与其经济增长和创新潜力直接相关。报告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的下行趋势影响到各种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非关税壁垒的增加。此外还有其它三个因素:繁杂的通关手续带来的负担、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各类规则产生的影响以及外资持股日益盛行。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表示:“全球经济开放程度的下降正在危及竞争力,使领导者更难以推动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Xavier Sala-i-Martin表示 :“就我而言,我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源于它对于提高人类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作用。《全球竞争力报告》有助于我们了解增长的驱动力,并且本期报告出版之时正值生产率停滞不前,而生产率是影响未来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
报告还阐明了下列问题:在发达经济体中,量化宽松和其他货币政策措施为何不足以重启长期增长?报告指出,与那些在全球竞争力指数中得分较高的经济体相比,得分相对较低的经济体采取的干预措施未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表明强大的竞争力是货币刺激措施产生效果的重要条件。
报告还深入分析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国家如何调整其优先事务。虽然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和运转正常的市场这些决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始终非常重要,但全球竞争力指数表明,一个国家在技术就绪度、商业成熟度和创新等领域的表现,对于提高竞争力和增长率日益重要。
来源:https://www.weforum.org/,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9月28日。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报告全文。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