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StrategyPolicyForum Intro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趋、发展形势所迫。论坛联合相关部门、大学、院所、企业及地方智库的中青年学者,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交流。论坛理念:守正拓新 聚焦国家创新政策;资政明理 服务国家创新战略。 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为主题的2017夏季达沃斯于6月27-29日在中国大连召开,近2000位商业领袖、决策者和专家参会。6月27日李克强总理发表主旨演讲。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尊敬的各国政府首脑,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 我首先要代表中国政府对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昨天晚上,我和施瓦布先生会面,大家共同回忆10年前在大连出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如果说那个时候是一个婴儿的话,现在已经成长,而且是在世界迅速变化的过程当中成长的。 我和施瓦布先生及夫人以及部分嘉宾一起走出会见室,眺望远景,有一座青山,青山的表面遮了一层薄雾,我们在欣赏这幅图景的时候就联想到了当今的世界,这个青山就代表了世界的稳定性,人类的可持续性,人类文明的不可间断性,而这薄雾可能代表着世界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的因素。 我们召开今天这样的会议,正是要在变化中用稳定性、用适应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创造性,来应对不确定性。 现在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继续发展,特别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催生着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业态,人类在过去任何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当中,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更多的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逆全球化的声音在抬头。 当前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但并不稳定。经济复苏的动力仍然不足,尤其是结构性的问题更加凸显,地缘政治的风险还有所上升。但是,我认为正像我们昨天看到那幅图景一样,用中国话讲,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够用稳定性来战胜不确定性。当然,我们这个稳定性是在创新和变化当中持续增强。 在今年年初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的主张。本次论坛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为主题,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大跃升、人类文明大进步。这一轮工业革命,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孕育兴起的,其速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也为各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是如果举措不当,那么也会在增长当中带来包容性不足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公平性的问题。如果一部分人受益多、另一部分人受益少,而传统产业和就业受到的冲击又难以弥补,资本回报和劳动回报差距就会加大。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有社会意义。 推动包容性增长能够实现比较平衡的发展,反之就会导致部分劳动力和资源闲置,市场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社会和区域的分化就会凸显,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实际上,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增强社会公平性和发展普惠性;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实现可持续增长。 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新的供给和需求,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各方带来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更加便利地创业创新创富。 现在,在中国偏远山区里的农民,他们的特色农产品也能够在一两天之内通过网购、快递,迅速进入中国的大城市,价格是在当地销售的若干倍。这个事例表明,如果我们充分地把这些机遇提供给所有人,只要他们有能力而且愿意创造,他们获得的就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融通发展,催生了更多的新领军者。 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这些正在变成现实。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企业、国家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普惠的发展。 当今时代,推动包容性增长,必须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因为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商品、资本、人员流动,使生产者有了更大的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消费者可以从世界各地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如果没有全球化,没有开放,这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世界各国也都从中受益。 在全球化面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因为全球化是给所有的人、所有国家提供机遇,但是如果准备不足,适应不够,那么就可能发生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走路崴了脚,就怪地不平,不再往前走了。 而是应该更好适应和引导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时改革和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以保障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现在人们在讨论“公平贸易”的问题。事实上,自由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贸易公平的前提,限制贸易自由就会带来贸易的不公平,而公平贸易是自由贸易的应有之义,因为贸易不公平就无法持续,至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和争端,要考虑彼此国情,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平衡点,尤其是在国际多边规则下,应一视同仁,不能将单边规则强加于人,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多赢。 讲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不提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将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虽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当中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这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平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容性不断增强。我们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大趋势,抓住全球化潮流不断地扩大开发,在发展战略上体现包容,在体制机制上保障包容,在政策举措上促进包容,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包容性增长之路。当然,我们还在探索之中。 我们首先坚持把就业置于发展优先位置,因为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没有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谈不上包容性增长,增加收入、创造社会财富就成为无本之木。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每年有1300万左右大中专毕业生,还有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转移。 所以我们把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放在就业上,我们提出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我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扩大就业,创造就业岗位,而且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个人稳定就业。 过去几年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这四年来新增城镇就业5000多万人,所以有与世界经济论坛相关的国际权威机构,在进行多项经济指标评估当中,把中国的就业表现列在世界各国的第一位。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确在就业方面做了最大的努力。 对于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能够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这本身就是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内容。就业的渠道要开辟,就业的岗位要增加,就必须扩大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参与度,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也是当代中国创业创新的特征。 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厚植社会创业创新的沃土,取得的成效超出预期。中国的创业创新,是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不仅有科研单位、企业推动的“双创”,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加进来,用中国话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自我们提出“双创”以来,如果从2014年算起,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万家,其中新登记企业1.4万户,也就是一年有500万左右新登记企业。企业的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今年5月中国每天新登记企业更是达到1.8万户。我们打造开放共享的“双创”平台,各类创新主体携手合作,线上线下良性互动,聚众智、汇众力,使创业创新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前些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颁布了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已经列第22位,比2013年上升13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我们的创业创新,不仅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有条件去创造就业的岗位,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且它让人民普遍受益。我们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像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促进了其健康发展。这不仅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就业岗位,而且便利了群众生活,在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中,新动能的贡献率占70%左右。 “双创”让更多人改变自身命运有了机会,也拓宽了社会纵向流动渠道。中国的创业创新,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双创”推动了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使很多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我昨天参观大连的一家80多年历史的企业,他们发展大量的“双创”平台,已经使自己的产品85%以上实现定制化,面对及时变化的市场需求,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在这个柔性生产线上发挥他的才智。所以说,“双创”也改造了传统的动能。中国的创业创新,因其“众”而成其快、成其势、成其强,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途径。 我们还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三张保障网。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它覆盖面很广。我们还设法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实施农村脱贫攻坚、城镇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 过去30多年,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目前我们还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要使剩余的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曾经有1亿多人生活在城镇棚户区,过去8年我们改造了3000多万套房屋,让8千多万居民住上了新楼房,这几乎相当于一个较大国家的人口总量。中国包容性的增长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地更好,更有尊严,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 我讲这么多成绩,并不掩盖中国还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时刻记在心中的,我们还有贫困人口和很多低收入的人群,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推进包容性增长,路依然很长。我们还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可能很关心今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可以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经济增长6.9%,尤其是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二季度保持了一季度继续向好的态势。1—5月,不仅传统的发电量、货运量、企业新订单都明显增加,反应新经济的一些数据增长得更快,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外汇储备回升,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特别是就业使我们感到更加欣慰,因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4.91%,处于多年来最低水平。近期,多家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断积聚,经济再平衡稳步推进,这也反映出市场的预期。 中国经济指标运行中有令人欣慰的方面,内在结构的变化更为可贵。这些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没有沿袭过度依赖投资、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通过改革创新,持续调整结构,使经济增长从过去的过多依赖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服务业带动和内需支撑。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64.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1.6%,占了半壁江山;经常账户的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下降到1.8%,内需已经成为响当当的顶梁柱。 这些重大转变,凸显了中国经济结构和品质的改变与提升,也使经济增长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给世界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消费来看,中国每年不仅购买大量的国外消费品,去年进口了1.6万亿美元的产品,而且全年出国达到1.3亿人次。 当前,中国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国外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指标有短期小幅波动是难免的,但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今年年初我在记者会上明确说过,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是有根据的。我们从上半年的形势看,完全可以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我们会仍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 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更大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特别是要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负担。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提供便利服务,消除各类企业投资和发展的障碍。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清理各种涉企收费,在前几年减税降费2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已经出台了措施,再减轻企业负担1万亿元,对此,我们会加大督察力度,使市场主体有减轻负担的切实感受。中国的“一带一路”的倡议立足于共商共建共享,也为世界各国和工商企业提供新的机遇,还可以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实现多赢。 我们将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把“双创”引向纵深,推动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创客融通创新,培育新的产业集群,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是现在中国很多大企业,特别是巨型的企业,已经开辟了众多的“双创”空间、“双创”平台,培育了大量的创客,甚至在最高端的航天航空领域,企业通过云平台,吸引数百万创客参与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我们还要继续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推动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消费至关重要。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扩大消费就可以拓展市场巨大的潜力,也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我们将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壮大新兴消费,这不仅能改善人民生活,也可以为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我们将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工业革命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的市场准入,放宽外商多年来投资且十分关注的一些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推进和完善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在支持政策上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在企业登记环节上,我们正在一些地方试点,将全面推开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一个窗口办事并限时办结,使外资在中国办企业更加便利。 我们在积极推动工业制造2025,在一些科技创新政策,和符合WTO规则的扶持政策上,对所有在中国注册的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我们也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利润留在境内投资,你们可以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但是我相信长期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你们会感到这里是最佳的投资之地,你们已经融入了这里的经济发展,而且有了很强的当地化的能力,如果把新增的利润在中国进行再投资,一定会创造更加丰厚的利润。当然我也向大家保证,所有外资企业的利润只要在中国取得的,完全可以按照你们的意愿自由进出,不会有任何限制。 我们也支持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引导外资投向中国的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因为那里的潜力很大。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日益开放,给世界各国会带来更多机遇,将继续是最富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欢迎各国工商界来华投资兴业,和中国经济共同成长。这也是共同推进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当然,有人认为中国可能还有一些风险,我们不否认。我们已经看到这些风险,中国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我们始终在坚持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确,在金融领域还有一些风险,但我们有能力,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些领域的风险我们发现了,也会及时处置。目前看,风险是总体可控的。我们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些风险点逐步地化解。 对中国来说,我们会统筹兼顾,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化解各种风险。中国政府的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国民储蓄率、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相对较高,我们有足够的能力防范各类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我希望,国内国外各类企业都对中国经济有良好的明确的预期。我们在这里不是做宣传,是用事实在说话,是向大家展示完全可以实现的前景。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人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必将是更加精彩的世界。我们愿同各国一道,致力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工业革命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包容性增长的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施瓦布: 您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同时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将能够帮助很好地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国实现了将近7%的非常好的经济增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接近7%的增长率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您是否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也许更详细的介绍一下具体有什么样的一些措施,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确保这样一个活力的经济发展能够持续下去。 李克强: 中国经济过去10年曾经有过两位数的增长,现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步转换到中高速增长,比如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是6.9%,有人说这是放缓了,可以这么说,但不完全准确,因为中国经济的体量与过去不一样,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10年前的2个百分点。我经常比喻一个小孩子翻跟头一口气可以翻十几个,但是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一口气能翻三四个跟头就很了不得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只要经济总量超过两万亿美元,经济增速能达到3%那就相当了不得了。我们现在要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中国要长期实现中高速增长,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采取的措施刚才已经讲了,起码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有几条。 来源:新华网,2017-06-27.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白春礼: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抓住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 引领量子科学革命风骚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4.0”吗? 智慧城市建设应面向新科技革命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在雄安新区举办“新科技革命与雄安的未来”高端论坛 “新科技革命与雄安的未来”高端论坛在雄安新区召开 已经到来的机器人革命,是机会还是威胁? 国际发展的变革性创新:发展中国家的机会和政策建议 生物科技将引发战斗力生成模式变革 李稻葵:变革的竞争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总理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科技创新要面向"双创" 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 开启未来30年科技新征程 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习近平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中共科技部党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创新驱动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访全国人大常委杨卫:加强基础研究 保障创新的供给侧 该怎样增加我国基础研究经费? 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中间阶段技术研发不应被忽视 【智库观点50篇】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 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白春礼:科学谋划和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一周年述评 科学传播与大学精神 解读2016年美国科学院科学素养报告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摆到货架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科普教育托起北京创新“新生代” 多措并举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 麦肯锡公司分析驱动全球转变的四大力量和十二项颠覆技术 十五部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 “公私合作”模式已成创新治理热点 美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概览 创新英国发布2016-17财年资助及行动计划 法国将投入100亿欧元实施第三期未来投资计划 美国OSTP发布《2016年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解读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人才:“聚”是基础 “用”是关键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 美国发布“纳米技术引发的重大挑战:未来计算”白皮书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的战略研究提出发展建议 叶文虎:新经济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共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及问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年前学者如何热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向科技领跑者跃升需从改革找动力 自主创新彰显中国力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综述 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习近平时代》(十七):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上篇)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下篇)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人民要论) 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加快统筹立法和立法创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期待科学家做好科普【欧阳自远:对于科普来说,我是一个新兵】 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用新体制新机制释放人才活力 北大教授饶毅发表最短毕业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 完善人才计划管理政策的思考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握什么 中国开启科技奖励制度3.0版 让创新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人民观察) 完善学部研究支撑体系,助力国家科技智库建设 STEM教育在中国如何落地 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率团访问英国、比利时、德国 携手共赢 中德科技智库开启全面合作新篇章 刘伟平率团访问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 对话杨振宁:个人的生命在整个宇宙之间非常渺小 还科学一份纯粹与沉潜 从“论文工厂”转向“创新发动机” 掌握国际科技话语权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捍卫真实就是捍卫科学的生命 特朗普总统的科学工作不及格 牢牢把握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方法论 【光明论坛】“一带一路”为新型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把脉未来经济五大趋势 | 达沃斯博客 李克强总理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及对话(全文) 李克强:准确把握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新趋势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