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主义引领政策新思维
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0号的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突然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有心人士留意到,从11月10号至今,中央高层已经连续四次在不同场合提及这个“供给侧改革”:
第二次,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第三次,11月17号,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第四次,11月18号,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再提“供给侧改革”,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要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从11月10号到18号,前后不过9天而已,习李就连续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可见中央高层对这一改革寄予厚望,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仅在国内是这样部署的,在向国外宣示中国经济药方时,也着重提及供给侧。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将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
以往我们谈及经济增长时,总会说到“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经济行不行,看看这三个指标的情况就知道个大概——这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要求改革现在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缩紧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
我们熟悉的通过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等方式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在经济学上属于需求侧管理。而供给侧管理重在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降低税费负担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这显然和“加大投资”、“促进消费”、“提高出口”的经典发展模式不同,不然也不会引起那么多讨论了。
高层为何此时要转变思路?
如果联系我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理解高层转变增长思路就并不难。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仅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重负。此外,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服务、社会公平等领域,也存在着很多短板。
前段时间火遍朋友圈的网文《为何中国造的出高铁大飞机,人们还去日本抢购马桶盖?》,之所以会让那么多人产生共鸣,皆因其直接道出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出了问题的现状:你生产了很多东西是没错,可我并不需要那么多钢铁水泥,我想要的优质马桶盖、放心婴儿奶粉、高级电子设备等等,你却无法提供,那我就只能去买外国货了啊。
吴敬琏:经济短期问题要供给侧入手
事实上,在供给侧改革提出之前,中国经济学术界也基本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单纯依靠原有的体制性改革实际上已很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空间已经变得极其有限,中国改革必须开辟新的篇章,从这一角度看,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可谓适逢其时。
可以说,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中国将“供给侧改革”上升为国策也与中国供给学派学者长期不懈的推动有直接关系。有着“中国最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之称的吴敬琏,近年来多次对“三驾马车”理论提出质疑,并认为“经济短期问题要从供给侧入手”。
11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在第六届财新峰会上表示:“需求侧是重要的,但是更多是短期问题,属于凯恩斯主义。短期的问题仍要立足长期,要从供给侧下手。”
谈到经济下行的原因,吴敬琏分析称,表层原因在于需求下降,需求就是三个方面,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对于政府而言,最容易解决的就是投资需求。短期问题当然需要解决,至于深层次原因还是供给侧的不足。“供给不足在于新增劳动力、新增投资以及效率的不足。”
吴敬琏得到公众的支持,主要原因要追溯到他在“股市大辩论”中鲜明的态度和他对“建立一个好的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呼吁。2000年-2001年,吴敬琏对中国股市“赌场论”的判断,引发了一场由学者、公司、股民普遍参与的激烈争论,吴敬琏对中国不规范的资本市场的真言与批评,让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因而被称作“中国最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这位“最有良心的经济学家”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见,这次他又说对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要加快发展,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加快出清,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中南海智囊刘鹤研究风格接近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学派
中南海智囊刘鹤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其研究风格接近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学派,而习近平日前也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都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思维已出现重大转向。和讯网在本篇文章中为读者阐述中国语境下“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内涵与特点。
11月10日,两则消息引起注意:一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颁奖典礼于8日在杭州举行,专门提到了刘鹤在2012年发表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得了论文奖(孙冶方奖是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李克强、周小川、吴敬琏、厉以宁、楼继伟、陈锡文、林毅夫等都曾获奖);再就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于10号上午召开,习近平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刘鹤素有“首席经济智囊”、“中南海经济智囊”之称,其一言一行常被解读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他曾经被称之为“改革派和实用主义者”,而从学理角度来观察,刘鹤被认为是更接近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而此次中财小组会议的有关“供给”的强调,无疑是出自于作为该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刘鹤之手。
何谓“新供给主义经济学”
在本届政府换届前后,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和金融高管举起新供给主义的大旗,希冀新一届政府的宏观政策从需求式管理适当转向供给侧调控,“解除供给抑制”是这一学派开出的药方。他们认为,上世纪八十年美国里根和中国邓小平政府的经济政策异曲同工,两者都是从激发产品提供的供给侧入手,美国避免了滞涨,中国则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此一学派的具体政策包括减税、打破垄断、减少管制、产权多元化、市场自由化、公平分配、加快城镇化等。
而新一届政府换届后的诸多政策,也恰恰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很多重合之处,李克强总理在谈到当前经济发展问题时曾指出,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实现预期目标的空间已经不大。而取消或下放审批权、机构改革、营改增激发企业活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新政恰恰是新供给学派的政策建议,故而有观点认为,克强经济学带有浓厚的供给学派色彩。
刘鹤强调的“供给”
刘鹤虽然并非是“中国新供给50人论坛”成员,但是他的学理方向无疑更接近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早在十七大时期,刘鹤就已经提出了自己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转变增长方式就是提高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长的知识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多是改进供给效率,主要包括三个内涵,第一要转变总需求结构,要从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消费、出口、投资协调拉动增长;第二是转变供给结构,从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增长,转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特别是服务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就是转变要素投入,从数量扩张转向依靠知识、科技、管理等全面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层面,如果消费不扩大,民生不改善,社会建设不跟进,整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不能落实。同时,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改革是不可能的。
而对于金融危机的后续处理,刘鹤认为,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市场相对低迷,去杠杆化的过程还在深化,消费者的支出行为更为审慎,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化,传统的商业扩张模式已经难以具有生命力。他认为现在特别需要提倡创新商业模式,而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是在理解消费者潜在的需求,理解生产要素和供给条件变化,理解全球经济支撑新环境的基础之上,通过创新新的供给方式启动需求。
新供给主义的中国逻辑
最后我们来看看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家们的主张,相信很多小伙伴会感觉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