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美丽乡村

河北新闻联播 河北新闻联播 2019-04-10

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我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经济相结合,建设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6940b8rrz&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安新县大淀头村

美了环境 富了村民



夏日里的大淀头村,清风徐徐,荷叶田田,村庄内绿树掩映,水面上快艇穿梭。游客们在如画美景中,感受着冲浪的刺激和畅快。


北京游客:

四周环境也好,住的环境也特别好,一点水草都没有,蓝天白云的。


大淀头这家快艇俱乐部的主人是村民赵彦峰,他投资在淀边上建起了木屋客栈,还买来摩托艇,搞起了这个俱乐部。去年收入达到70多万元。他说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他带来了真金白银。


安新县大淀头村党支部书记 赵爱乐:

环境好了,老百姓环境保护意识也提高了,现在每家每户产生的垃圾,都自觉放到垃圾箱里,没有随手在河里乱扔、乱泼乱倒的现象了。


去年4月,雄安新区设立。国家加大了白洋淀水环境治理和生态补水的力度,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村子也越来越美,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有奔头。




唐县南伏城村

文化古村 生态兴村



唐县南伏城村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穿村而过的马溺河传说是尧帝骑马落水的地方,前些年由于多年断流,垃圾成堆。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委会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多方筹资150多万元,村民们不仅清理了河道,又依河建了长1000多米的荷花塘,河边修建尧帝上岸纪念亭和滨河公园,既还原了历史文化,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唐县南伏城村村民:

现在跟过去相比变化太大了,以前咱这就是垃圾坑,现在你看给咱种上荷花,这景色简直是没法相比。


为了促进村民增收,他们发挥种养殖的传统,统一规划建设养殖区,短短几年,养殖户就由30多家发展到100多家,户年均收入十几万元;在村东山坡植2万多棵果树;投资1千多万元建设的蔬菜种植基地今年也有了收成,4900多村民家家拿到流转金,户户成了合作社的股东。


唐县南伏城村村民:

我们不出村,就可以一年挣两万多块钱,增加了家庭收入,生活都变好了。


目前正值桑葚采摘季,在秦皇岛市抚宁区旧县村桑葚采摘基地,前来采摘的游人络绎不绝。


游客 刘先生:

今天和我爱人坐旅游车过来采摘,这个桑葚特别好。



抚宁区旧县村

小桑葚做成大富民产业



旧县村位于抚宁山区,桑葚种植一直是这里的传统产业,以往生产的优质桑葚都是村民走街串巷出售,不仅收入少,而且好多桑葚由于卖不出去白白烂掉。近年来,村里依托绿色优势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区里的帮助下,他们修起了旅游公路,成立了桑葚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发展起集采摘、观光、餐饮为一体的旅游业。目前旧县村桑葚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近千亩,年产桑葚800多吨。


抚宁区旧县村党支部书记 杨玉忠:

以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看,每斤3元,仅(桑葚)此一项,就可以为村民增收约480万元。


目前,旧县村所属的坟坨管理区正在引进桑葚深加工企业,延伸桑葚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抚宁区坟坨管理区主任 周学锋:

带动传统的桑葚种植业发展,成为集游玩、采摘、餐饮、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成为美丽乡村的亮点。



来源:河北新闻联播

记者:宋炜、高京原、杜亚辉、保定台 梁冰、秦皇岛台 史伟杰、李艳、刘松

编辑:来淮、焦洁、李爱民

主编:建民、晓明

监制:朱湘鹤、刘新艳



热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