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雄安: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HEBRTS 河北新闻联播 2020-09-01

五年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了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性步伐。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时再次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要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如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地把蓝图落在实处呢?今天的报道就从京雄高铁说起。

视频



2月的华北平原春寒料峭,京雄高铁的建设者们冒着寒风,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在京雄站建设工地听取汇报时,指挥长杨斌显得很焦急。


铁总工管中心部长兼京雄高铁指挥长 杨斌:

那你现在还跟我说都说不清楚,那你在管什么呀。


于成波参加工作20多年,参与过多条高铁建设,如今却让京雄高铁的BIM技术给难住了。


中铁九局京雄高铁七标项目工区长 于成波:

BIM应用以前就一直就没用过。


所谓BIM,简单讲,就是要先在三维空间进行虚拟建造,让设计更合理,再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最先进的技术管控施工的全流程。京雄高铁是世界首条全线系统应用BIM技术的智能高铁。


铁总工管中心部长兼京雄高铁指挥长 杨斌:

我们还想是把这个名片(中国高铁)打造得更好,智能高铁要把我们高铁的标准体系和整个我们的建造技术要在世界保持这个领先的位置。


这些施工方都有丰富的高铁施工经验,但是面对要建造的智能高铁驾轻就熟的路径不管用了,只能去请外援,引入各种信息化技术。为此,仅一个标段就已经投入了400多万,创新的过程也十分曲折。


中交二航局京雄高铁三标项目经理 宋向荣:

为了建立这个模型我们前后经历了三四家的合作单位,模型建完之后还要很多模块,建完之后有些好用有些不好用,你还得重新调整,所以这些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搞,那么我们又经历了很多折腾。


在不断地折腾中,京雄高铁成为一项项高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的创新场,每一个工程构件都在BIM建模里一一对应。


中交二航局京雄高铁三标架子队队长 董彬:

还有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还有设计方量。


工人在现场观看BIM三维演示,对工程的要求更加明确。机器人依据BIM这个"大脑"向它们输送的信息,进行不同规格的钢筋加工、焊接。工作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二,产品精度却大幅提升。创新让企业的综合成本开始下降,核心竞争力在逐步提升。


中交二公局京雄高铁六标段项目经理 王少宏:

能够实现雄安质量,那么以后在其它地方能把工程做得更好。


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落地应用,让人们对雄安建设的高质量高标准有了越来越深切的感受。一些新技术的专项标准正在编制,为今后的高铁建设以及雄安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导借鉴。


京雄高铁副指挥长 马西章:

这个意义非常重大,就是把前人已经施工,已经有的技术拿来直接用的话,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进一步创新。


在雄安,创新与绿色也紧密结合在一起。已经植树1000多万株的千年秀林将开始今年的春季栽种,大到工程指挥,小到苗木选择、采挖、浇灌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雄安标准",每棵树都有二维码可以追溯信息。白洋淀治理也在尝试新科技,无人机搭载5G终端和4K摄像头进行持续航拍,无人船不间断走航监测,实时回传数据,打造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打造雄安质量不是一句口号,既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也要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在实践中探索建立起标准体系,让雄安质量真正落在实处,从而起到引领全国的标杆作用,让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步伐更加坚实。




热门文章:


来源:河北新闻联播

记者:宋炜、刘锦渤、魏海超、宏涛、杜亚辉、张旭

编辑:来淮、孙静

主编:刘磊、张晓明

监制:朱湘鹤、刘新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