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绿水青山织锦绣 乡村振兴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牢记总书记嘱托,塞罕坝机械林场在二次创业中,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绿水青山带富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
视频
一场秋雨过后,在塞罕坝的密林深处,上百人活动在山林中,勾画出一幅繁忙火热的"秋季采蘑图"。
围场哈里哈乡八十三号村村民 贾海燕:
都是咱塞罕坝特产,这种是120元一斤,这个是60元一斤,榛蘑是70元一斤,大概一年下来我们毛着挣一万元钱。
每年秋季,塞罕坝产出的各种纯天然可食用野生鲜蘑在1000吨以上,直接经济价值在1000万元左右。仅这项收入,周边村民就能达到平均每人5000元。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塞罕坝机械林场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野山菜采摘、土特产品销售、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多种绿色生态产业。
塞罕坝机械林场技术员 付洋:
马上天气就要转寒了,现在主要是帮助村民做好苗木的御寒工作,保证幼苗的成活率,明年这些苗木就可以转向市场,用于园林绿化。
在乡村振兴中,塞罕坝机械林场依托自身优势,为周边乡村百姓提供种子、苗木和技术支持,通过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带动周边百姓增收致富。几年前,哈里哈村村民刘国芬建了30亩苗木基地种云杉苗,林场技术员不仅帮他选定选种基地,还手把手教他撒种培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如今,刘国芬不仅成了苗木专家,还带领10余户家庭脱贫致富。
围场哈里哈乡哈里哈村村民 刘国芬:
今年大概卖了两三万株,价格要始终保持这样,一年就挣四五万元钱。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1000余家,面积达10万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4500多受益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通过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生态旅游,也带动周边百姓发展农家游产业,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由此脱贫致富。林场营造林生产活动每年为当地4000多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同时,林场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周边区域规模化造林445万亩,有力推动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攻坚、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 于士涛:
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林场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成果区域共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的目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