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日——让“绿水青山”带富更多百姓
今天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首个国家扶贫日。八年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燕赵儿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尽锐出战、合力攻坚,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国家扶贫日,让我们一起走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塞罕坝机械林场、追忆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太行新愚公"李保国。
视频
国家扶贫日——塞罕坝机械林场:让“绿水青山”带富更多百姓
在距离塞罕坝20多公里的围场县哈里哈村,村民都凤友正在用烘干机处理收来的蘑菇,他告诉记者,这些美味的山珍,主要来自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周边沿线的山林里,每当一场大雨过后,地面上到处就长出这种野山菌。
围场县哈里哈村村民 都凤友:
夏天从机械林场采点儿山野菜,冬季捡点蘑菇,烘干了之后把它卖给回收商,一年挣个1万来块钱儿。
每年秋季,赛罕坝产出的各种纯天然野生鲜蘑就在1000吨以上,直接经济价值在10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周边村民就能达到平均人均收入5000元。
与此同时,塞罕坝机械林场还依托自身优势,为周边乡村百姓提供种子、苗木和技术支持,通过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带动周边百姓增收致富。
围场县哈里哈村村民 宣晓春:
品种有油松、云杉、还有樟子松,然后今年走一米的苗子,走了2万多棵,我收入是8万多块钱。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1000多家,面积达10万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4500多受益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
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塞罕坝机械林场还通过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生态旅游,也带动周边百姓发展农家游产业,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4万多百姓受益。
国家扶贫日——追忆“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技术类及应用面积1826万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动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亲切地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2019年,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走进如今邢台内丘县岗底村,漫山的苹果树映入眼帘,果农们正忙着给苹果摘袋。这项李保国昔日推广的苹果套袋种植技术,让百姓收获了亩产两千八百多公斤的幸福果,走上了人均年收入3万元的小康路。
内丘县岗底村富岗苹果生产管理中心主任 杨双奎:
李老师来到岗底,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李老师没来之前,我们是没有技术,不知道咋管,挣不上钱。通过李老师来到岗底,传授这些技术以后,我也掌握了不少的这些技术,果品质量非常好。
2016年,李保国教授突发心脏病去世,但他科技扶贫的事业没有倒下,122支李保国科技兴农志愿服务队在河北农业大学成立,继续对包括岗底在内的200余个乡村进行帮扶。李保国教授的妻子、河北农大研究员郭素萍也是服务队的一员。现在,她一年当中有300多天奔波在各个乡村,为大家提供技术服务。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 郭素萍:
你(李保国)就放心吧,你没干完的事业由我们来接着干,不辜负老百姓对我们的期望。
在服务队的带领下,"生态大花园"、大树苗重茬建果园、核桃深加工等近百项农业项目在各地落地生根。以李保国教授冠名的李保国128技术服务队、李保国志愿服务队等数十支乡村助农队伍纷纷成立。太行山上新愚公的精神,已经走出太行,传向四方。
内丘县岗底村党支部书记 杨双牛:
请你(李保国)放心,我们会按照你的愿望,叫老百姓更富,继续走在乡村振兴前列,当好排头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