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 一场关于气凝胶材料的业界盛会

2016-08-09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





业界盛会


签约仪式现场


8月8日下午,一场关于气凝胶材料的业界盛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的主角是来自航天军工系统的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简称306所)和高科技民企的代表——华星美科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简称华星美科),他们在北京航天城共同举行签约仪式,组建成立气凝胶技术国际研发中心,力图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气凝胶技术研发和衍生品生产基地。总装备部原副部长张建启中将、中国工程院刘永才院士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


神奇材料


气凝胶是当今世界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极低的导热系数。不同于其他纳米材料,含纳米孔的气凝胶在热学、光学、声学和电学上都有独特的性质,气凝胶的这些特质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化与推进,气凝胶这种“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已被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关注,但在应用上,国内仅有气凝胶毡类产品在隔热保温领域得到局部应用,且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因此,我国的气凝胶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强强联合


多年来,306所一直致力于满足我国新一代武器装备对高性能隔热复合材料的需求,研制开发出使用温域覆盖-100℃至2500℃的系列化气凝胶材料产品,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对材料性能进行调控定制,拥有的系列创新成果不但解决了我国多个新型武器装备型号的关键材料问题,也在民用领域获得了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306所将聚焦“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气凝胶材料、相变材料、低成本复合材料和旋压技术应用”五大板块,探索3D打印、石墨烯、纳米陶瓷灯新型产业,切实推动航天先进材料技术由军转民,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华星美科是一家集国际新材料研发、生产、认证、交易及产业基地建设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气凝胶材料研发团队,长期致力于气凝胶材料的低成本化和气凝胶粉体应用研究,在韩国、美国、中国、日本拥有数十项核心专利,以非超临界方法成型粉体制备的耐高温涂料类产品具有较大的行业技术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交流互动


签约仪式前,306所和华星美科联合举办了学术交流会和记者会。


学术交流会


学术交流会上,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等十余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凝胶前沿技术和应用等展开交流。


记者会


双方领导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


技术专家接受北京新闻频道记者采访


记者会上,中新社、新华社、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等十多家央媒和北京电视台、千龙网等北京媒体记者围绕气凝胶材料性能、应用、产业格局、中心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各方声音


曹辉所长致辞


安春总经理致辞


签约仪式上,306所所长曹辉和华星美科总经理安春分别致辞,他们指出,此次306所与华星美科强强联手,将充分利用各自在气凝胶毡技术和粉状气凝胶技术方面的优势,围绕国内外产业需求,开展气凝胶民用衍生品的应用开发,不断扩充研发气凝胶材料系列,宣传和推广气凝胶材料相关的专业知识,制定气凝胶产品与应用的相关标准,以市场化方式和国际化视野搭建“政-产-研-用”的专业交流平台,通过衍生企业、孵化企业和服务企业实现技术成果工业化,加快气凝胶产业化发展进程,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刘永才院士发言


刘永才院士在发言中谈到,“306所能携气凝胶材料现有应用开发资源与华星美科国外团队气凝胶技术相结合,共同推进气凝胶材料的技术进步和衍生品开发,打造气凝胶产业发展的领航者,这是气凝胶材料行业的幸事,也是国家节能减排行业推进的一大利好。”对于中心未来的建设及产业发展,刘永才从坚持技术创新、做好技术成果转化、做好商业运营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殷切希望。



张建启中将发言


张建启中将在发言指出,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0年的攀登和奋斗,成绩斐然,但由于原始创新不足、基础薄弱、体制落后等原因,实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还存在差距,期望306所与华星美科通过强强联合,打破西方在新材料领域对我国的制约和垄断,为我国国防事业、航天事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展望未来



签约仪式现场


据介绍,新成立的气凝胶技术国际研发中心将在5年内建成包括整套试验、测试和评价平台的研发中心,组建30人以上的创新研究团队,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实现2个以上重大课题立项和2项以上气凝胶材料应用项目产业化落地;远期目标则是在10到15年内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应用成果,形成包括纳米气凝胶技术、应用技术、产品、配套设备、技术服务等高水平综合研发能力,并以研发中心和产业园为核心,通过引入石油化工管道生产服务企业、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生产企业、保暖服装/户外鞋靴生产企业、移动通讯用隔热材料生产企业等,配套形成产业集群,至少实现10项高附加值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


文:正宇  

摄:云雪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编辑:正宇  


您的支持是我们的最大动力!

也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留言,

期待与您进行互动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