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年下马威,人民币贬值风暴的金融市场将何去何从?(深度好文)

2016-01-04 金融五道口

金融五道口导读:之前在万科股权之争高潮的时候,就提醒朋友们控制仓位,防范风险,现在回头看看,也差不多是近期的高点。今天新年第一天,A股就以暴跌的形式释放了近期积累的系统性风险,今天A股市值损失4万亿,虽然损失惨重,但再度下跌,又可以补仓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满仓、杠杆参与A股投资。


2016年,首日股市为何会如此?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如此的下马威,主要原因应为:


1、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政策看似宽松,实则紧张(根本原因)

2、估值过高(根本原因)

3、人民币贬值(宏观原因)

4、本周面临巨大的解禁潮(催化剂1)

5、早上公布的财新PMI不及预期(催化剂2)

6、机构羊群效应(中国国情)


一、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政策看似宽松,实则紧张


2015年,最大的事件不是股灾,而是创纪录的资本外流,外储从近4万亿美元下滑到3.438万亿美元(2015年11月数据),而这还是在外贸持续高额顺差的情况下。仅仅从8月到11月四个月间,资本外流就达5000亿美元。


四万亿美元外储,曾经让人觉得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天文数字,这是中国经济三十多年发展最大的成果,是政府最大的资本,也是人民币的信用源泉。但信心一旦转向,原来四万亿并非坚不可摧。(信心确实比黄金还重要)潮水退去,中国将暴露在世界面前。


1.外储减少所带来的货币紧缩效果非货币政策所能对冲。


中国的货币投放是与外储挂钩的,每增加一美元外储,央行便投放等值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反之,外储减少,基础货币也会减少。比如11月外储减少872亿美元,意味着基础货币要减少5500亿元人民币,折算成M2相当于3万亿人民币左右(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导致的货币乘数放大效应)。央行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M2不但不能减少,还需要每个月增加1万亿以上,因此差额达到4万亿以上。央妈连续降息而实际利息仍然高企,某种程度上便是由于外储缩水带来的紧缩所致。


央行虽然可以通过降准或用其他方式投放基础货币。比如,现在央行的基础货币M1确实远大于外汇占款,但这是往人民币信用里注水。以前资本认为人民币的信用有美元背书,现在凭空印钞,更会打击资本的信心,加剧外流趋势。


2、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加拿大,损失惨重


据加拿大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报道,中国截止2015年11月末,持有3.4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有7470亿美元由中国投资公司(中投)管理,用于对海外的股权和风险资产投资。中投在2009年以来对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进行了重大投资,到目前为止,损失极其惨重。简单列举如下:


1. 2009年,中投投资5亿美元收购温哥华的South Gobi Resources Ltd. 目前,该公司已经频临破产,股价为39加分,总市值不到7000万美元。中投的投资基本血本无归。


2. 2009年7月,中投再出资17亿加元以每股17.21加元的价格收购Teck Resources 公司部分股权; 目前,TECK 公司经营极其困难,股价跌到3.86加元一股。如果再考虑进加元贬值的因素,中投的亏损超过了90%。


3. 2010年,中投又出资5亿加元参与了Athabasca Oil 的 IPO, 成本为每股18加元。目前,该公司股价为1.54加元。中投亏损超过95%。


4. 同年,中投又出资12.5亿加元,以每股18.48加元的价格收购了Penn West 部分股权,目前,该公司股价为1.17加元每股。中投亏损超过了95%。


5. 中投还投资1.5亿美元收购了SUNSHINE OILSANDS 公司股权,1亿加元收购MEG公司部分股权,这些投资也在严重亏损中。


除中投以外,中国几大国有石油公司在加拿大的投资也亏损严重。如,中海油在2013年初以151亿加元收购NEXEN公司,当时石油价格高达100美元1桶。显然,这笔投资的亏损也是严重的。


中国3.4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构成从未公开,其会计方式也不透明。比如,股权投资是按账面价格计算还是按市价计算。通常的方式是应该以市价计算,并按期提取减值。



二、估值高


估值过高,市场争议比较大。A股、创业板高高在上的估值水平,有人说是市场差异,有人说好公司就该享受高估值。因为各种原因,确实A股有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股市都高的估值,这也是为什么中概股在拼命的私有化回国内上市的原因。




国内人傻钱多,一个小概念都能刮起一阵飓风,抓对板块,小乞丐也能变成大富翁。国内确实现在钱多,身边做风投的公司,最近都在拼命的找项目,因为现在的市场,已经没什么项目好投了。央行在降息,银行的利息越来越低,人民币在贬值,钱躺在口袋里睡大觉的话,那会遭雷劈。


估值高本身也许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估值高到市场上不愿意有钱进来接盘的时候,那么,下跌则是避免不了的。A股为什么会从5,000点跌到2,850点,这是有原因的,资金对整个A股市场是有确定性的估值的,高过这个区间,就是下跌,跌过头了,那就是反弹。


三、人民币


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为了救经济,提升出口,人民币有比较大的贬值压力。但是时至年末,人民币的贬值速度仿佛有所加快。而人民币贬值越厉害,股票市场上,如果我们把A股的上市公司放到全球视野里去对比,收入都是下降了,估值自然也就下来了。




人民币兑美元,从年初的6.2左右的水平,4个月就到了6.6,贬值8%左右,而这样的趋势,显然只是开始,究竟人民币会贬到什么时候,中国经济才能见底回升,这谁也不知道。


今天早上,离岸人民币开盘后,就开始了新一天的贬值,到了快开盘的时候,开始加速贬值,而这样的贬值,也一定会对市场产生反应的。




四、解禁潮


1、这应是这次下跌的催化剂。


2015年7月8日,证监会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对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高管实施了“减持禁令”,禁令将于2016年1月8日到期。2016年1月4日至8日,沪深两市将有34家公司共计92.68亿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其中沪市62.06亿股,深市30.62亿股;如果以2015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这周的解禁市值约为950.59亿元,其中沪市11家公司685.86亿元,深市23家公司264.7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1月7日的解禁市值约为492.53亿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51.81%。


对于解禁潮,再加上目前A股处于一波从底部上来的反弹高位,获利了结,相信是绝大多数解禁股份的选择。而根据上面的统计,1月7日,本周最大的解禁峰值才会出现。所以从1月4日开始撤退,相信也是不少人的选择。


2015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金额总计为1.24万亿,其中大股东占比67%,即8,300亿元,这部分限售股份将累计到1月8日一次解禁。所以整体上半年的A股,很可能都会笼罩在解禁潮的阴影之下。


2、7000亿压顶,股市最大的敌人正凶猛杀来


2015年大家最记忆犹新的就是6月份开始的股灾,千股跌停屡屡上演,国家为了救市,公布了一个重要政策,就是持股5%以上的大小非六个月内禁止减持,这一禁令在2016年1月开始失效,也就是大小非可以解禁了,这将给股市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光1月份的解禁规模就高达7000亿,非常惊人。


大小非解禁这是必然的,如果股票不能买卖,也就是丧失了市场的意义,禁止大小非减持本来就是临时的救市政策,因此取消是必然的,而且禁止减持,是有悖于契约的。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减持,必然会使得股市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因为这些大小非持股成本非常低,打个比方说,如果2元的持股成本,现在股价20多元,为什么不减持呢?在如此高的利润诱惑下,减持的动力非常大。


有人说,为什么一定要减持呢,可以不减持的。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注意另一项重要政策了,那就是股票注册制即将到来,这是中国股市进步必然推出的政策,注册制即将到来,未来上市容易,因此股票的估值自然不会太高,当前股市尤其是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如此之高,就是过去的审批制等因素造成的,是过去的政策性高估值。如果现在不减持,注册制来了后,那么就卖不了好价格了。


中国股市交易的本质是负和效应,也就是股票分红远抵不过佣金和印花税等,因此有人赚钱必然有人亏钱更多,如果大小非的成本是2元,而股价为20元,现在卖出,大小非每股赚了18元,那么必然有人要承担这18元的代价,毫无疑问就是股市中广大的散户承受这些18元的亏损。


连续半年大小非不能减持,累积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无数的大小非一定会减持的,因为下半年以来经济更加不好,大小非背后的企业需要偿还大量债务,减持股票还债是筹措资金最好的方法。


同时一些持有法人股的PE机构也到了要退出的时候,这些财务投机机构最明白股市注册制到来后估值的下降是必然,而且也最明白这些高估值股票的真正价值,因此接下来减持会变得毫不犹豫。


7000亿解禁股在1月份解禁,如同压在股市头顶上的一个巨大的堰塞湖,也是1月份中国股市最大的风险。


不管股市未来如何变化,这些大小非是要赚走大量的钱的,因为他们的成本实在太低,而广大股民必然成为这次股市财富分配和洗劫中的买单者!



五、PMI


今早公布的中国1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8.2,连续第十个月低于50荣枯线,预期48.9,前值48.6。




而于1月1日公布的官方PMI统计数据显示,12月官方制造业PMI49.7,自前月49.6的三年新低回升,预期49.8。财新与官方PMI数据都低于50,表示中国制造业继续在收缩区间徘徊,低迷走势未见好转。


六、羊群效应


今天上证通过一早上的酝酿,下跌4%。但是下午迅速冲击5%熔断线,而之后这15分钟的短暂熔断,却给了中国这个散户市场一个明显的信号。当再次开盘后,7分钟,市场大幅放量,很快的冲击了7%的全日熔断线。




如果说早上跌5%是因为以上4个因素,而之后的下跌2%,则绝大多数是因为A股的羊群效应导致。中国市场散户在人数上占80%,在资金上仅占10%左右。因为在熔断机制下,如果不卖,就收市了,这和跌停板不一样,跌停板还有机会卖,但如果收市了,想卖都卖不掉了。跌5%,停15分钟,这给中国股民了一个反应的时间,为进一步的卖出留出了思考的时间。机构资金因为有赎回压力,智能在熔断前提前卖出一部分股票市值。加剧了股市的震荡。


所以说,在中国国情下,这样的熔断机制,很可能不是化解利空,而是促进利空。


跌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延伸阅读:


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深度好文)


我自己一直在反思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突然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给决定了,我很多年前写了篇中国股市的文章,里面提到我自己为什么离开股市,突然只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能力不如别人,勤奋不如别人,运气不如别人,我凭什么跟人在一个能力充分竞争市场上赚钱?


我唯一盈利性的机会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猪都会赚钱的时候,我才有赚钱的机会啊。也就是风口来的时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时候,满大街都会听到谁赚了多少,赚了多少,于是我就能有机会赚钱了,如果在一个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场上的时候,我发现赚钱一般都是辛苦钱,也就是跟人比体力才能赚钱,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调研,那些都是辛苦钱。而可悲的可能是竞争越充分的市场,你会更可悲的发现你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赚钱的。


后来衍生出去看很多问题,发现其实不单是股市,任何行业好像都是差不多,2002年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离开了中国去美国读书,都是名校啊,牛逼的一塌糊涂的名校啊,我们这些垃圾被留在国内,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垃圾在国内啥事情也没干,结婚生子,然后没事只能买房子,一套两套三四套,然后就发现那些国外读了n年的书的同学们可能就比较悲催了,回国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


是我们能力强么,不是的,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中国大发展都格局里,能力其实是不需要的,我们自己也很悲催的发现,回老家去,甚至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们,他们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就开始闯荡江湖,更早的接触社会,更早的在外贸领域做业务,而你因为可能是大学毕业,选择也比较多,反倒不如他们有更好的积累,尤其在过去十年赚钱最多房地产行业,一般比拼的其实也是胆魄而非能力,我们东阳是建筑之乡,很多人很小就跟着走南闯北做工程,然后在过去十年里,一个个都赚了很多钱,反观我们自诩名校毕业,其实是不如他们的,当然现在趋势也在变化,互联网出现的格局里,房地产衰退之下,这个趋势不同了,盈利逻辑也跟着变化了。


我前些日子碰到一个ut出来创业的小伙子,当年ut可能在全国招聘的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他打败了无数的人终于挤进了ut,而那些被他打败的人,黯然的走进了阿里的大门,彼时的阿里容纳了一帮乌合之众,很多都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名校几乎没有,十多年过去了,那个进了ut的天才,现在要出来创业了,那些没办法只能去阿里的人,一个个身价过亿要给那些牛逼哄哄当年逼的他们无路可走的牛人们投钱去了,能力决定一切么?好像还真不是。


前些日子,跟黄晓捷师兄(九鼎投资创始人)谈话,他谈到他2001年在五道口读书的时候逃课去卖空调,希望发家致富,结果卖了一年多,晒得黑黑的回学校,然后说了一句话,叫辛苦不赚钱。跟我所思考的几乎是一致的,这简直就是句真理,这个世界上,赚钱的事情,从来不是辛苦的事情。你们比辛苦,比的过那些富士康的工人么,比得过农民伯伯么?但是他们比你更赚钱么?所以世界上,如果一个行业要靠比能力来赚钱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赚的只能是辛苦钱了。更苦逼的是甚至很多人还赚不了辛苦钱,例如现在一堆苦逼的淘宝电商。


现在创业的人很多,我一直都跟大家说,创业有时候选择大方向很重要,因为赚大钱和赚小钱说白了,其实都会很辛苦,都很艰难,你路边开一个小店铺要做成赚钱,其实也不见得比做好一个国有企业要容易到哪里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样辛苦,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时候,大格局大趋势就显得非常重要,尽量去做一些趋势性的机会的事情,市场整体向上的机会,只要做的稍微好点,总还是有机会的,而有些行业,你在怎么做,其实都注定了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好。我们做投资的要去投资一个赚的是辛苦钱的时候,那就会发现我们赚取的只能是社会平均回报率,于是我们到最后发现得出的结论其实也还是尽量淡化能力的重要性,更多看中趋势性的投资机会,在大趋势性的格局里,在进行一定程度的铺量投资,能力无法量化,很难确切的预测,而大趋势的视野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可循。


周鸿祎说:有一个竞争对手永远打不败,那就是趋势。


孙中山很多年前有句话叫,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在牛逼,你也无法对抗历史的潮流,这就是趋势的力量。但是问题来了,趋势到底是什么呢?


趋势这个东西,有几个特征挺有意思,第一个特征其实是趋势只有在将起未起的时候,才有意义,太早看到趋势其实毫无意义,太晚你会错过太多的东西。也是为什么很多聪明人都赚不到钱的原因,趋势看到了最后就是虚无主义者,因为觉得这个也就这样那个也就那样,都没啥意思,看的太远的人,其实挺适合做先知,当然也很容易成为先烈,看的太早的悲催案例太多了,意义更是不大,哥白尼在中世纪就看到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于是就被火烧死了,太多太多聪明人死在了不在当下生活的故事里去,等好不容易撑到风口来的时候,他已经先没了。


而如果趋势都被人看到的时候,其实趋势的意义也就没了当真理都被大家接受的时候,真理就会沦落为常识,你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和优势来成为一个布道者了,在现实中也有挺多好玩的事情,前些日子听到一个农民说,政府让我们种葱,我们就种蒜,政府让我们种蒜,我们就种葱。这个就是极为简单的朴素的趋势性发现的案例。当趋势被所有的人都看到的时候,你其实只能回归到赚辛苦钱的逻辑里去,记住辛苦钱往往不赚钱的真理吧。


在这个特征里,我们收获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提前预判很重要,因为只有在人们尚未发现,而你却提前发现,也提前动手了,那你或许能有先发性优势。这里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实都能看到一些趋势性机会,但是能下手的人其实也不多,看多做空,看空做多,甚至看而不做的人,其实都挺多,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当年我怎么怎么看对了,但是这种看对了,跟你有啥关系么,总体来说,爱折腾的人,胜算更大,未来的创业很大程度上会比拼试错的次数和成本的综合。尤其是趋势留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的时候。


我自己对金融行业得简单理解就是金融很大程度上看天吃饭的行业,在普遍性不赚钱的市场里,你金融机构要实现盈利,难度其实很大,这种典型看天吃饭得行业得合理逻辑就是能赚钱得时候,狠狠得赚钱,不能赚钱得时候就回家休息,游山玩水。不跟大趋势做对抗,当然不是说大趋势不好,你没有赚钱得机会,只是这种机会会很辛苦,好汉不赚六月钱?火中取栗得事情玩他干什么呢?


当年袁绍官渡之战,谋士跟他说,不能打,不能打,一定败。袁绍不听非要打,还把谋士关了起来,后来果然败了,别人就跟谋士说,主公败了,真该听你的话啊,回来会感激你得。谋士就叹气说,不是的,如果主公胜了,一定会很高兴,然后天天奚落我,骂我神棍,我还能活命,如果败了,他一定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反倒把我给杀了。没多久就应验了,这个世界没人喜欢说真话,的确是有道理的。不过好在我是自由身,这个也是互联网带来得好处,就是你喜欢听就听,不喜欢听就不听。


今年创业市场非常火热,大量的vc成立,是个人都成为了投资人,都希望投资出一个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等,一边是实体的不景气,一边是创业氛围的浓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逻辑其实是相同的,实体越不好,资金就越挤入具备想像力的行业中。


我们在回到趋势这个话题里去,趋势的背后其实反应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说阿里如何牛逼,如何牛逼,其实这个话题怎么说呢?在一个趋势起来的时候,乘风而起其实难度并不如想象中大,在新兴领域并不需要太大大努力,就能较为轻松的击败固有规则体系里的王者,苏宁曾经是线下的王者,当年股价也是及其牛逼的,但是阿里打掉苏宁,我并不愿意认为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胜利,他是一个时代对另外一个时代的胜利,每个时代里都有自己的王者,苏宁代表了互联网未出现之前的渠道之王,而阿里则是互联网时代的王者,本质反应的其实是人类走入了互联网时代,原先的生活作业方式时候对苏宁的依赖变得不再被需要。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不是苏宁不努力,不牛逼,而是再牛逼也没用,你是很好很好的,只是我也不需要了,这个是挺悲伤爱情故事。


事实上这种趋势性的颠覆市场上有过太多的案例,很多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如此重要且认为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东西,其实发现一点点都在离去,这个观点其实用在阿里、腾讯身上也上一样适用,你认为永远离不开的他们,也说不定很快会离去。


这个就是可怕的趋势之争,不同维度体系里的竞争是极其可怕的,压根不是单纯和纯粹的能力之争了。互联网其实是个底层革命,改变很多的生产作业方式,从而使得固有生产作业方式上的一系列王者的优势丧失。因为互联网这个技术,我们被改变了很多,在很多行业都日益被互联网的今天,金融业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但是事实上金融业由于是低频交易,他所受到的波及并不如对其他行业影响大,但是又由于金融业的客单价高,这种变革带来的影响力却很大。


趋势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是随机偶然不可测。我们看到很多是因为技术的不可替代性,群体性特征的不可测性。使得技术是不可琢磨的,而且群体性特征的兴起使得热点不断被改变,社会整体的无意识,你很难把握未来趋势的机会在哪里。关于为什么社会整体的无意识,可以看我书章节里大数据这个章节。这里不多说了。


我自己观察和发现,世界上能跟着趋势赚钱的是两类人,一类人是马云这样的人,他们天生具备敏锐的嗅觉,对于市场的理解很通透,而且执行力很强,天生爱折腾,且够狠,对自己能狠下心来的人,都能成点事情,如果看准来方向,能成大事。


还有一类人压根不存在所谓选择一说,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所谓跟着趋势赚钱,并不是主动意识的结果,而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他们被社会的洪流抛向了不同的领域,然后就是花落谁家是谁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败事,无非是祖坟冒青烟的结果罢了,94年被下岗的人,后来都能赚点小钱,而那些不下岗的员工,现在估计得下岗了,02年进不了银行得人,去了房地产或者去了阿里,现在赚了大钱。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我们这个逻辑和趋势很明显,决定你是否赚大钱的逻辑,不是选择,不是能力,而是运气,对,就是运气。


我一直跟很多人说这个世界,你赚小钱才是能力,赚大钱其实是靠命的,你努力勤奋,现在的社会,让你能过比较好的生活,但是,并不是努力勤奋就能让你成为马云马化腾的,命格不再,就别瞎想了。


其实我在台湾大学做演讲的时候提过一个叫中美教育比较的观点,我们发现美国赚大钱的人都是名校毕业,至少考上了名校,美国要上名校,也是不容易的,都是牛人,但是中国其实赚大钱的很少是名校毕业的,首富也只是杭州师范大学而已,不是说这个学校不好,至少没有清华北大好,这个大家总是要认的吧。那么这里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因为大爆发的年代里,越是底层越容易被抛向不一样的社会洪流,而不一样的洪流,往往会有大机遇,很多人没得选择,更不会走固有的社会路径,也就更容易被抛弃社会的大趋势之中去。我们过去十年的趋势性机会,不是互联网,互联网其实是最近一两年的趋势,过去十年的趋势性机会其实是资产升值,大量的房地产商在过去十年的盈利能力其实是极强的。


只是趋势一旦逆转以后,互联网很轻松的就击垮了这个固有的社会趋势,不是房地产不行,也不是互联网太牛逼,而是社会趋势转化很快,在过去房地产是趋势的格局下,你会发现,我们曾经很多年的首富五十强,都是房地产老板,还有曾经的煤老板,他们的出身都极低,为什么呢?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这个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都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哪里有什么能力的结果呢?你刚好在适合的年代碰巧做对了一件事情而已,然后以后就长期坚持这种策略,坚持固有的逻辑去做事情的话,结果可能会死的很惨。


金融五道口综合整理自:港股那些事、吟风阁、黄生看金融


版权声明:版权属作者,向原作者致敬。金融五道口致力于好文精选,部分文章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五道口公众号

感谢您对“金融五道口”的关注

我们的用心

只为您的投资更轻松


更多精彩及时的金融资讯,尽在金融五道口

申请方法:加群主微信(lidai5186),注明姓名+机构+职位


/投稿、商务、招聘合作,QQ:32311711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