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维权|大学生兼职该如何维权?

吉青飞扬 2020-02-15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职场陷阱坑苦学生,大学生维权率只有10%》的报道,报道指出虽然大学生有知识、有理性、综合素质较高,但维权意识不强。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维权比例只占10%,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11%)。由此看来,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维权观念,引导他们理性消费、理智维权,畅通大学生投诉维权通道,创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课题。


“打工”大学生该如何维权?


越来越多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的大学生,除了希望通过勤工俭学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应变能力、拓宽人际关系外,最主要的还是想以此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随着“兼职热”在大学校园里兴起,一些人也瞄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而又赚钱心切的心理,向校园“打工族”伸出了“黑手”。



很多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是用“吃一堑,长一智”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吃一堑”固然能“长一智”,但这样的忍耐无疑给那些肆意侵害学生权益的人以可乘之机。


不难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惯于跟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打“擦边球”。


比如国家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一些单位便在人员替代性较强的岗位上,采取使用4至5个月就找理由辞退的方式,变相把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还有一些公司大肆刊登和派发广告,或在大型人才交流中心设立招聘点,以极低的录用门槛和高薪为诱饵,吸引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然后再骗取他们的资料转让费、员工证费等费用。有些用人单位以所谓流动性大、单位设施设备贵重等理由,收取大学生押金,扣压他们的身份证、学生证等。而按有关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收取抵押物是完全不允许的。


正当权益如何维护?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一般不会被认为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这使得大学生打工时在诸如工伤、劳动安全等方面难以得到全面的保障。一旦在打工中发生纠纷,往往只有口头约定而没有书面合同,这给执法部门查处带来了一定难度。至于大学生和中介之间的关系,是合同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不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内,劳动监管部门对大学生受骗也没有好的解决之策。很多大学生也不知道怎么维权,更不会把问题付诸法律。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所要争取的不过几百上千元,而请律师打官司通常要花更多的钱。


如何破解大学生“打工”维权难?


有关部门的同志认为:首先,工作之前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时间、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劳动条件等。其次,学校应通过举办讲座、印发小册子等,让大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工商等职能部门在企业办理或换发相关证照时,应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对其执行劳动法情况进行约束,必要时将这一内容作为一项“市场准入”条件。此外,大学生找中介时,要选择正规的职业介绍所,交中介费时注意“双方协商收费原则”。



签一份“协议”就会多一份保障,有了协议,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大学生们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同时提醒大家,碰到要交保证金、押金等情况,最好以恰当的理由全身而退,避免钱财受损。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有侵权、违约及强迫打工者从事违法活动等行为时,应立即向当地劳动部门反映。如遇到中介欺诈,应要求其退还中介费,索要不成则可向法院起诉。



还表明,大学生到外面兼职,赚钱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增长见识,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时不要怕麻烦,不要只算经济账。


团团说


大学生在兼职期间,一定要做好自身的保障,增强维权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THE END—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叕来!地铁站为遗失暑假作业找失主,

网友:你是魔鬼吗?》

《双胞胎上夏令营被教练猥亵,公司:我也是

受害者 | 青少年维权专家这样说……》

《全国少工委严正谴责企业不正当

使用红领巾营销炒作的声明》

《27岁妈妈将孩子从5楼“抛”下,

网友:人间有爱!》

《“不用捐钱,自食其力”18岁男孩为圆警察梦,

暑假要卖7万斤西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