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震之后,所有人都该看看这篇文章...

吉青飞扬 2020-02-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视觉志 Author 山野

作者 | 山野


前晚10点55分,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

地震后,我们看到了

武警官兵和消防员们迅速前往现场展开救援,

也看到了逃出家门惊慌失措的人们。

当然,也有很多乐天派的人调侃自嘲说:

这种震级在四川人面前就是“小菜一碟”。

.......

 

其实,

对于经历过5.12汶川大地震的我们来说

“地震面前,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因为经历过伤痛,所以更向往求生。

“只要能活着出来,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01


或许很多人是第一次知道

这次地震预警的倒计时播报。

这一次,地震预警中心

提前10秒给宜宾预警,

提前61秒给成都预警。

(宜宾处于震中,距离震源最近)

 

所谓预警,

说白了就是与地震波赛跑。

让你在地震来临前的分秒之中,

有时间应急避险,

将伤害降低到最小。

那么,这么短的时间内,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地震来临时,

不同的预警时间,

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当预警只有3秒时,

无论你住在平房还是高层,

应直接就近躲在卫生间或坚固桌子下方。

当预警只有5秒时,

住在平房或1楼的人,

可以疏散逃离到楼外开阔处。

预警有10秒时,

1楼和2楼的人可以疏散到楼外,

而高楼层的人(2楼以上)

应选择在家中就地避险。”


为什么高楼层的人应在家中就地避震?

“因为地震时震动时间短,强度大,

人往往无法自主站立的,

很难迅速从楼内跑到室外。


所以,应选择躲避在室内的

卫生间、储藏室、浴室

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

可避免天花板坍塌造成的损伤。”



“躲避时,应迅速伏地趴下

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然后低头,用衣服、枕头等护住头颈

不要压住口鼻,尽量稳定情绪,

然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地震时,

很多错误的行为也应防范:

首先,

不要在慌乱中跑向阳台、翻窗或跳楼。

因为地震时,门窗往往是最先坍塌的地方。”

 

其次,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

地震火灾时不应搭电梯逃生。

可慌乱之时,

一时乱了阵脚也在所难免。

就像昨天的地震,

还是有人因乘电梯被困20分钟。

试想一下,如果震级再大一些,

这么做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同时,

如果你身处室外,

并非意味着绝对的安全。

你应寻找开阔处避险

避免靠近楼房、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筒和广告牌等,

避开电压器、高压电、电线杆等。

 

02


除了前晚发生的地震,

最近南方的暴雨洪涝灾害

也牵动着人们的心。

据报道:“截至6月16日10时,

南方本轮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614万人受灾,

88人死亡,17人失踪。



 

其实,

暴雨洪涝很容易产生次生灾害。

而人们也会因此而受伤,甚至丧命。

连续暴雨发生时,

城市往往会变成巨大的洪水池。

水面之下,危险暗流涌动。

 

暴雨天气,

外出时应穿对雷电绝缘的胶鞋和雨衣

走路应躲避高大树木、路灯

以免被雷电击中,或因倒塌被砸伤。




走路时应注意脚下,

避开水流湍急的路段。

很多水流表面上看着没什么,

其实混合着泥沙很容易把你冲倒冲走。


 

暴雨天气不应在地下场所逗留。

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商场、地铁站等,

这类地带,积水容易发生倒灌现象,

若水流湍急,容易被冲倒。



下水井盖也一定要注意。

当水面上有旋涡时,

则说明下水井盖应该是被水冲走了。

为避免跌落,此时应该绕行。



若旋涡不明显或不易判断路况时,

行走时应准备木棍探路,

必要时双手前伸,

有助于在跌落下水道时将身体卡住。




暴雨天气要注意水中可能带电。

电线杆漏电时,

周围的水便会带电,

行走时若察觉身体发麻,

应立即反方向撤离。

若发现别人被电晕,

切勿直接接触救援,应用长杆勾出带电区。

 

暴雨天气,

开车应远离立交桥下方。

因为立交桥下方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发现涨水时,应果断弃车而逃。

同时,平时在车内应配备

逃生锤、灭火器、水、食物等应急工具。

 


 

03


暑假就要来了,

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海边或游泳池玩耍。

其实,这类场所也有很多潜在危险。

而当危险真正来临时,

很多人也是无法预料的。

 

比如,很多人以为:

当孩子溺水时会大声呼救。

可真实的情况是——

溺水的人的表现就像在水里正常玩耍一般,

有时候哪怕家长在身旁,

也察觉不出一丝异样。

 


真正溺水的人,往往无法呼救。

因为求生的本能会让他拼命呼吸。

然后在经历一个呛水的过程后,

眼神呆滞,意识模糊,直到溺亡...

 


见过很多家长因一时间的玩手机,

酿成的各种溺亡惨剧。

所以,当孩子玩水时,

大人时刻守身旁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陪在他们身边,

问一下他是否还好,

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状态。

 

据统计,每年前往海水浴场的游客,

皆有被海水卷走,溺水而亡的事件发生。

 

去年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孩子,

几秒的时间便被海水迅速吞噬,卷入海中。


视频来源:韩大大

 

一开始,海浪很小,家长也没当回事

可当海浪把孩子冲倒后,

大人们才纷纷冲向他。

随着海水混合着泥沙的力量越来越大,

好几个人高马大的人都摔了跟头,

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

孩子被救回来了。

 

很多人心中会有疑问:

明明上一秒无比平静的海浪,

下一秒却为何波涛汹涌?

 

其实,这就是「离岸流」现象。

离岸流的宽度不会超过9米,

水流通常隐藏在海面之下,

所以家长们用肉眼很难发现一丝异样。

身在离岸流,哪怕表面风平浪静,

可水下总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拉扯着你。

 

同时,它的流速非常快,

每秒至少2米的流速,

分分钟就能把人卷进大海里。

 

家长一时疏忽,孩子险些丧命的悲剧,

每天都在发生。

避免让孩子独自在浅海区玩耍,

是每一名家长的基本素养。




04


如果孩子发生溺水现象,

我们应如何救助呢?

 

前几天热传的一个视频,

一名小孩溺水后没了呼吸。

大人们把其救上岸后,

首先采用了「倒挂控水」的方式进行救助,

大人的初衷是好的,

希望把孩子呛进体内的水控出来

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做法大错特错。


视频来源:风视频



虽然孩子被救活了,

但并不是倒挂控水的功劳,

而是家长额外进行了胸外按压,

才及时止损,避免惨剧发生。

 

这个视频被广泛传播,

为了不让错误的方法误导公众,

这里很有必要澄清一下: 

 

为什么倒挂控水方法不可取?

 

@急救医生贾大成认为,

溺水者肺内的水其实不多,且很难控出。

若是控出胃内容物,反而会造成气道阻塞,

增加救援难度;

更会错过救助心脏骤停的黄金时间(4-6分钟)

丧失唯一的生存希望。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首先,要清理气道

将溺水者躺平,

清除口鼻中的泥沙。

 

其次,打开气道

“两个指头搭着下颚骨头的地方,

把头抬起来,

为人工呼吸做准备。”




同时,应展开胸外按压。

“左右手手臂伸直,

右手扣在左手上面,

靠全身的力量按压胸口,

速度要(每分钟)100-120下,

按压深度5-6公分,

 

特别要注意:

每按压30下,人工呼吸2下,

吹气不可以超过10秒钟,

因为胸外按压的间歇时间不能超过10秒。




这个方法应该被每个人看到。

一方面避免错误的方式耽误救援,

另一方面,

在中国,每年有300多万人意外死亡,

而最危险的,便是心脏骤停。

所以学会了这个方法,

便可以在120赶到之前,救人于水火。

 

在这个地震无情,暴雨肆虐的时刻,

才发觉人类如此渺小。

可看着那些支援在救助一线的人,

以及生命危机时顽强坚持着的人,

才发现,人的生命力可以如此旺盛。

 

希望这篇求生救助指南能帮到更多人。

灾难面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

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

愿所有人一切安好。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网《他花费11年,成功提前10秒和61秒给宜宾和成都预警》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发生时如何第一时间科学避震》

中国气象局《城市内涝避险自救锦囊》

一条《心脏骤停,知道这个方法后百分之七八十都能救回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不是没看够

别着急,团团为你精选的内容

都在下方

↓ ↓ ↓

编辑 | 高   奇

美编 | 张馨月

来源 | 视觉志

审核 | 共青团吉林省委新媒体中心

愿所有人一切安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