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8条职场秘诀让我受用无穷!越早知道越好

陈一丁 一只马丁靴 2022-05-15


这是丁的第878期推送

每周一三五七晚8点更新

 -  职场心得 - 


最近又是毕业季,往年一到这时候,大家都在催职场穿搭/毕业照怎么拍,这些丁丁也都写过。


不过“内外兼修”才是我最想传递给大家的,所以今天来掏心窝分享8条心得,帮刚入职场的姐妹少走弯路!


已经是职场老司机的读者,也不妨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到留言区一起讨论、共同进步吧。


  • 第一部分:赶紧戒掉3个学生思维

  • 第二部分:3个实用沟通法则

  • 第三部分:怎样才能飞快成长?


这篇文章图少字多,但能看完的话一定会有收获,可能还会刷新你的认知!而且丁丁不会空讲大道理的,会用很多小故事讲得你秒懂。



这3个学生思维,

现在就马上戒掉!


简单说说我和梨主任的职场经历吧,我毕业七年,在体制内工作过,现在创立工作室,有了自己的小团队。


梨主任的经历更丰富,在好几家互联网公司担任过部门 leader ,带过很多新人。也独立创业过,招人搭建团队。


跟新人接触下来,还有反思我们刚毕业的状态,我发现很多人会踩坑这3种学生思维,越早戒掉越好。


▍ 误区①:过程导向思维,以为结果无所谓


这点我想放到最前面来说,一定要把思维从过程导向→结果导向。


怎么理解呢?拿新媒体工作来说,每篇文章、每个视频都有排期,按时产出好内容就是要求的“结果”。


结果导向的人会计划好进度,准时甚至提前交付初稿、终稿,在预定时间发布高质量成果。


过程导向的人觉得每天到公司,也有干活,已经很努力了,没能按时完成也没办法,拖延就拖延了。

日剧《对不起,青春》


大家也可以想一下,你的工作要出的“结果”是什么?这两种思维下,处理难题的方式会完全不一样。


结果导向的人,遇到难题会去找到最快最优路径跨过,不拖延进度,保证结果达成。如果实在需要多花时间,也会提前沟通好,管理好上级的预期。


过程导向的人,遇到难题用笨办法慢悠悠解决,严重拖延进度。也不主动沟通,抱着“能做多少是多少”的心态,到时间却拿不出结果,自然让人失望。


读书时我们因为学生身份经常被包容,可以慢慢试错,但职场不是学校,更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以结果为导向,规划好步骤,估算好时间,一步步推进下去


误区②:不敢肯定别人的优点


一些家庭贯彻打压式教育,没有夸奖,却没少鞭策和批评。所以很多人没有肯定别人优点的意识,觉得在职场上夸人就是拍马屁,或者夸人就否定了自己。

但在职场中,能够发现并肯定别人的优点,其实会形成一种更积极的气场。
日剧《我,到点下班》


梨主任之前是程序员,圈子里直男多,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太善于沟通,更别提夸人了,但梨主任却很喜欢夸人。


有一次开会,他主动夸一位同事做事靠谱,没想到领导主动跟他说: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会主动夸别人的职场人。


适当真诚的夸奖其实可以给别人很大的鼓舞,提高他人的工作激情,推动做事效率,还能为自己留下一个好相处的口碑。


当同事/上级晋升跳槽,可以拉人一把时,他们会想到的是认可他们优点、更好相处的人,还是经常说风凉话、浑身带刺的人呢?你肯定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 误区③:想讨好所有人,太在乎周围人的看法


刚毕业时我想得到所有人的肯定,每天提着一股劲注意衣着、妆容、说话,一点点失误都会觉得自己出大糗,精神压力很大,精力也被分散到这类小事上。


这其实是心理学上的聚光灯效应:我们容易高估别人的关注程度,把自己当做中心和焦点,片面夸大自己的丑态。


其实别人没精力关注我们那么细微的方面,而且我们也完全没必要讨好所有人。


学生时期大家除了考试排名,没有多少竞争,总会想跟更多同学搞好关系,呼风唤雨,姐妹成群。


但职场的核心就是竞争,竞争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便你表现再好,跟你有利益冲突的人依旧会挑刺,想要讨好所有人是不现实的。

日剧《我,到点下班》


另外,很多公司人员流动快,花很多时间搞人情搞关系,说不定人家第二天就离职了。


所以没必要为一些不重要的人际关系花太多心思,妄想讨好所有人。不如把重心放在工作本身,产出更好的成果,自然能得到对你更重要的人的肯定。



3个实用沟通法则,

提高效率,保护自己的利益


职场上大家要协作去完成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千万别抱着学生时期的想法单打独斗。


所以在第二部分,丁丁就来和大家聊聊3个工作中的沟通法则。

 

▍ 沟通法则①:学会说“不”


先来讲一个小故事吧,主角是梨主任的同学小E,一个脾气很好的男生,能力也很强,曾经在互联网大厂做项目经理


但他过于善良好说话了,别人请他帮忙,他一概都答应,完全不会拒绝。


后来发展成什么样呢?其他项目组、公司前台都让他帮忙,连他带的实习生也会推活给他!


最后小E完全沦为各个项目的垃圾桶,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压力大到得了抑郁症,只好辞职修养。本来养好了,去到新公司,一模一样的情况再次上演,现在抑郁症又复发了。

日剧《凪的新生活》


在职场上有主动性很好,但不能什么人给任务都接,要把 积极做事 VS 全盘背锅 这两件事区分开来,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衡量:


  • 谁给的任务?

    别人分内的事,你没必要替他做。如果是上级需要人手,那可以主动请战。


  • 任务有价值吗?

    有选择权的话要懂得筛选,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那丁丁再把这个话题引申一下,学会说“不”的意义,其实不是简单的拒绝,更是界定你的职责范围。


所以,除了用“不”排除不该你做的事情后,也要懂得用“邀功”来圈出你做的成果。


我们在学生时期总是被教育要谦虚,不要抢风头,但在职场的竞争氛围里,如果不主动认领自己的成果,早晚会被别人抢去功劳。


梨主任的同学小F是大厂程序员,加班好久做出一个意义重大的功能,却被别的项目组同事拿去跟领导汇报。同事因此升职加薪,F却什么都没得到


在一些竞争非常激烈的公司,时常会出现这种恶性竞争的情况。大家可以保护好自己成果的相关资料,主动创造沟通机会汇报给上级,学会邀功。

日剧《朝五晚九》


▍ 沟通法则②:加强换位思考

 

工作中经常要跟领导或同事交接,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需求,提升工作效率。


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换位思考?下面我会从领导、同事、团队的角度来聊聊。


  • 问问自己:为什么领导会交给我来做?


被领导安排一项分外的任务时,很多人都会抱怨“凭什么叫我做”,还可能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其实不妨站在领导的层面想一下,为什么会交给我来做?可能带来什么机会?是不是有新业务要拓展?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小故事。


毕业后我做的是最基层的群众接待工作,但有一天快下班时,领导让我写篇新闻稿。当时我想,可能因为我是文学专业出身,下班后花不少时间认真完成了稿子,后来被登到部门简报上。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因为这次表现出色,后来的宣传季我被安排写了好多稿件,得到不错的评价,最后被借调到文稿岗位,一下子获得了更大的平台和机会。


其实就是在一次次完成度很高的额外任务中,领导看到了我的写作能力,才愿意帮我争取调岗的机会。


同样的道理,平时接到任务不要只是机械执行,可以从领导的层面想"这个任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才能把事情做圆满。


  • 跟同事对接:提需求而不是讲方案


之前梨主任帮我拍照,我会跟他讲得很具体:把参数调到多少,去哪个角度拍,把他当人形三脚架


梨主任不明白为啥要这样,继续问才知道我其实是想要怎样的效果。于是他说,想拍出这种效果完全有更好的方案。他就开始自己调参数、找角度、指导我摆动作,拍出来我们都很满意。

电影《Spider-Man》


后来我反思,发觉专业的事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们只要提需求就好。非专业的去讲方案,可能只是自己认知范围内较优而已,实际上还有更优的方案。


反过来,如果我们被非专业的对方讲了一个方案,也不要稀里糊涂就执行。先问出他最根本的需求,再结合你的专业知识,确定最优方案,提升工作效率。


eBay的前产品副总裁在《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里,就提到5个why分析法:对一个问题连续问5次“为什么”,追究根本原因,这样自然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彻底的解决办法。
▲ 这个例子是解决自己闯红灯的问题,可以看看推导,体会一下这种分析法。


  • 团队协作时,提前考虑对方盲区


先来看一道小问题,假设公司里要跨团队传递一份清单,每个人往上面填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负责搜集这份清单的人有两种选择,大家会选哪一种呢?


  1. 5分钟内列出表格,立刻交给同事让他们传阅填写。

  2. 花半小时梳理一遍,对同事可能遇到的难点附加备注。


A方案看似很快,实际上可能增加了同事理解的难度,降低了搜集的速度。而且最后的信息可能乱七八糟,还得花更多时间去整理和纠正。


B方案提前考虑了对方盲区,给出注释,降低了理解难度,填写时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能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日剧《这个不可以报销》

 

这种换位思考其实很大程度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素养,还能在团队里树立良好的口碑,给人留下细致严谨省心、合作效率高的好印象。


▍ 沟通法则③:用主动视角去提问


职场新人容易心态卑微被动,不敢提问,一直憋在心里瞎琢磨,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也不符合要求。


有些情况下提问非常必要。比如上级交给你一个任务,却没有想到有些信息你还不知道,那就要主动发问,避免因为信息差而花冤枉功夫。


不过,提问不等于做伸手党!千万别不经思考就随便问,这样非常耽误别人的时间,还会给人留下没有主动思考能力的印象。


提问前先尽力通过能想到的所有途径,搜索必要信息,或者做出备选方案,带着你的思考成果去提问。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就好像读书时请教问题,不要只是问“这题怎么做”,而要问“我试过ABC三种解题思路,但是在XXX卡住了,为什么这样走不通?”



怎样才能自我成长?

职场里处处是机会


最后我们来聊聊职场里的自我成长,只要具备这两个心态,就有底气不被淘汰。

 

▍ 主动尝试有价值的工作,拓宽职业路径


想在职场上变得更有分量,得先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被看见,被认可,才会逐渐得到更多机会,主动性就非常重要了。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梨主任从程序员转行成产品经理,就是因为一次主动出击带来的契机。


有一天公司的产品设计师请假了,但有份宣传画非常急需。领导问有谁可以做一下,大家都不吭声,梨主任就主动提出试一试。


最后完成得不错,领导又交给梨主任一些视频任务,结果也很满意。后来领导主动点拨梨主任,觉得综合他的性格和能力,相比做技术,做产品会更适合。


其实很多人刚工作时和梨主任一样,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适合什么岗位。主动尝试一些分外的工作,说不定就能发现新的可能。


而且这种没人接的活儿,领导的期待是比较低的,做差了意料之中,做好了就非常惊喜。试错成本还是由公司承担,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后来梨主任自己创业,就没有这样的试错机会了,做错更加不可挽回。


▍ 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前段时间很多人讨论“35岁危机”,职场新人可能也在瑟瑟发抖。


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不可替代性,努力成为公司的核心。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梨主任朋友小G的故事吧,正好是个 happy ending 。


小G的公司程序出了bug,领导问谁可以加班看能不能修好,他主动说愿意试试。为了修好这个bug,小G专门在网上学了另一门技术,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修复了这个故障。


后来公司再出同类bug,所有人都马上想到小G。他也在一次次实战中成了技术专家,处理得又快又好,还很熟悉公司系统,到最后这家公司已经离不开他了。


小G自然而然成了公司的核心人物,一路晋升成公司的高层。


可能有人会想,那还不是运气好,碰上难修的bug?但如果他没有主动站出来,主动学新技术,主动一次次修复,不可替代性也不会自动轮到他身上。

日剧《Legal High》


那今日份聊天就到这里了,大家还记得梨主任有几个朋友倾情出镜吗?

虽然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不一样,但优秀的职场思维、职场素养是通用的。

希望这篇心得能帮刚入职的姐妹少走弯路,开启新生活,飞快成长!喜欢的话,也请给你们的小丁点个“赞”和“在看”吧!

读者里肯定也有职场老司机,欢迎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感悟,给刚进入职场的姐妹一些启发,我们一起变美,也一起成长~



还有这里可以看

 短发变长尴尬期,发型怎么打理好看?

 酷感女孩的夏日衣橱 | 读者分析

 黑眼圈泪沟消失!年轻10岁遮瑕

 省钱规划衣橱,搭配2个月不重样!

 大热天也优雅美丽的穿衣秘诀!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美貌和能力统统拿下,
聪明女生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