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东第一街”迎来新蝶变,年底中山路将全线恢复交通

2016-11-08 宁波市住建委
  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自2015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经过近2年的紧张施工,已基本完成地下管线建设和道路结构施工,目前正抓紧道路红线范围内沥青面层、铺装、绿化种植和市政交通配套等设施施工,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中山路后退空间景观建设。沿线建筑立面整治、节点公园、人行过街设施等工程稳步有序推进。年底中山路将全线恢复交通,完成新的蝶变。


东门口尚在施工中的中山路街景。

注重“里子”破解工程难题


  2009年6月,与中山路共线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启动,到2014年5月建成。接下来,中山路又经历近两年的综合整治。由于中山路的历史地位,大多数甬城市民都对中山路怀有深深的情结,对其建设的进展一直心有牵挂。也有不少市民在网上质疑:中山路为何修了这么久?为什么道路反复开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


  “中山路不仅是‘面子’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里子’工程,四分之三的工程量全在地下。”中山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回应说,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涉及面广、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过程难以实施交通封闭作业,加上地处城市核心区和轨道交通1号线50米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轨道交通保护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工期紧张。自2015年4月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建设单位按照“先地下、后地面、再景观”的总体安排,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着重牢筑中山路的“里子”,克服管线迁改、交通保通、轨道保护等困难以及连续阴雨天气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迎着困难稳步推进。


  难题一:地下空间整合难


  中山路不仅是宁波交通的主轴,还是各种地下管线交汇的管廊主轴。中山路原有地下管线分建于不同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管线尤其是雨、污水管线已经暴露出管径不足、管材老化破损等情况,造成周边小区排水不畅,道路易积水等问题。为彻底解决中山路沿线管线问题,使中山路路面和管线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期,避免道路反复开挖,本次整治将中山路地下管线按规划要求进行全面更新提质,改造后的地下排水管径最大可达1800CM,暴雨重现期从1年调整到5年。


  细心的市民也注意到,中山路改造在中间幅的改造速度较快,而南北两侧的改造就要慢上很多。“这实际上就是因为管线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而管线整治过程困难重重:要在有限的地下空间内,将纵横向交错的各类管线有序排布,各管线施工必须紧密配合,交叉施工,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由于大量地下设施已经铺设,留给管线施工的空间极为狭小,大大增加了管线迁改的难度和时间。”施工现场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等每条管线的改造都影响到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为了保障各类管线在施工期间的正常运行,建设单位与管线权属单位对管线迁改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论证,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了绕行、新建临时线路、分段切割等多种方法来破解这些难题。至今年10月,中山路工程累计新建改建各类管线5.19万米,其中燃气管线9691米、通信管线9100米、热力管线4583米、电力管线7280米、自来水管2971米、雨水管道10495米、污水管道7846米;迁改通信光缆274546芯公里,通信电缆55610线对公里。


  难题二:交通组织保通难


  中山路是贯通我市交通的主动脉,为保证施工期间交通的正常运行,建设单位与交警部门详细编制了各阶段交通组织方案,按照三阶段分路段导改原则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确保施工期间全线四条机动车道、两条非机动车和人行道的正常通行,并根据实时流量进行优化调整


  特别是重点保障了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基本通行条件,确保轨道站点、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的使用。这样,虽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建设时间,但对出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中山路这样大的一个工程,自开工以来,从未间断过正常交通。”


  难题三:轨道交通保护难


  整治工程全线位于轨道交通1号线上方,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轨道运行安全,施工期间多手段保证轨道安全运行,如严格控制轨道上方每层的开挖、回填厚度,支护结构打设深度;路基回填材料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浇筑自立成型密,降低了道路承重;混凝土障碍物的破除上采用无振动的机械切割工艺等,不仅将施工对轨道交通影响降到了最低,而且在建成后会成为轨道线上方坚实的保护壳。建设单位还与轨道交通部门互相配合、反复论证,并对整个施工对轨道运行影响进行了实时监控。



天一家园外已初步成型的中山路街景。


质量为先筑城建扛鼎之作


  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涵盖了房屋征收、市政基础设施、沿街建筑整治、景观绿化提升、人行过街设施、后街环境改善等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统筹各专项工程,充分展现中山路街区品质、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2014年初有关部门邀请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开展竞选,确定了中山路城市设计方案,编制了《城市设计导则》,为一条城市道路编制《城市设计导则》,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按照量质并举,注重品位的要求,中山路工程引入浙江大学等省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程主要原材料、实体质量和测量工作进行独立检测、控制,进一步增强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和公信力。


  为确保市政道路结构面的牢固性,承受今后繁重交通的考验,市政道路采用了四层结构层:泡沫轻质土路基换填—混凝土底基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面。同时为提高通行舒适性,中山路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如连续配筋混凝土、桥头接坡换填技术、防沉降井盖技术等,有效的缓解了宁波地区常见的桥头跳车、窨井盖下沉等情况


  中山路的沥青设计也与众不同,通过设置沥青弹性应力吸收层、将沥青的细集料由凝灰岩调整为玄武岩、使用进口改性沥青等措施,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确保了沥青的质量,防止裂缝扩散,提高了沥青和混凝土之间的强度。


  在东门口,沥青路面正在加快铺设。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沥青路面结构共有4层,包括泡沫轻质土路基换填、混凝土底基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面。为提高通行舒适性,采用了连续配筋混凝土、桥头接坡换填技术、防沉降井盖技术等,建成后能缓解宁波地区常见的桥头跳车、窨井盖下沉等情况。”


提升景观增城市中轴颜值


  整治后的中山路不仅让市民出行更通畅,而且在景观颜值也有大的提升。例如,在中山路综合整治重要节点公园之一的樱花公园内栽种的樱花。据公园绿化施工方浙江滕华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谢炳煌介绍:“这株染井吉野樱直径约30厘米,树龄有近百年,这样树龄的染井吉野樱在宁波并不多见,但在樱花公园内就有4株,公园内种植了包括染井吉野樱在内的共23个樱花品种。”园区内,一座钢结构的人行景观桥穿越了大半个公园,方便了后塘河两岸居民的出行。



樱花公园旁街景。


  建筑立面和景观公园就是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蝶变”美丽的翅膀。目前,153幢住宅和公共建筑已完成85%工程量,23幢商业和办公建筑完成65%工程量。


  东门口的沿街商铺,正在进行建筑外立面改造,墙外钢架林立。“海曙一共8个街道,有7个街道就位于中山路。列为整治范围的建筑立面共4.8公里,外墙面积达60万平方米,涉及900多户商户和3000户1万多个居民,民众关注度高。”海曙区住建局副局长孙建强介绍说,“在进行建筑外立面改造同时,我们一并解决住宅小区内的绿化退化、拉杆腐朽等问题,并对老小区郎官小区内的‘逢雨必涝’的低洼积水问题进行了改造,受到居民们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根据《城市设计导则》,建设单位还完成了沿线景观绿化和节点公园改造等专项方案。环城西路于10月开工建设,正抓紧地下工程建设,西塘河公园已完成工程招标工作,近期将开工建设;望京门公园因文物保护需要,正加紧调整优化方案,明年年初开工建设。2017年上半年力争完成道路空间铺装、景观建设。


世纪东方门口已部分完成绿化铺设的中山路街景。

市民期待:祝愿中山路更美好


  对于中山路即将换新颜,不少市民对此表示期待,并祝愿其未来更美好。


  市人大代表、宁波二百总经理黄炎水表示:“作为二百已任32年的老总,我亲历了中山路的沧桑巨变,每一次整治改造都让中山路景观更靓,出行更方便。由于受地铁的影响,中山路的景观一直受影响,但我们应向前看,相信中山路的未来更美好!”


  市民代表李先生表示:“中山路要开通了,可喜可贺,也诚望这次建设成果能维持得长一点,让中山路不再轻易开挖,减少扰民现象!”


  据悉,下阶段,中山路工程建设将紧锁“2017年元旦前全面恢复交通、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工程”的工程建设目标要求,在确保品质、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同时,按照“建成一段,开放一段”原则,统筹推进红线范围外后退空间铺装、景观建设,确保2017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同步推进建筑立面夜景灯光工程。


  “中山路整治工程涉及面广,随着沿线建筑立面整治、市政道路后退空间铺装和景观工程同步实施,不可避免将对市民出行、沿线店铺的经营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将加强文明施工措施。尽可能缩短建设工期,将影响降到最低。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对中山路工程建设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包容,助力推动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中山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