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子行 | 究竟智慧与慈悲的源泉

2017-03-10 迦那伽罗仁波切 圆明全球虚空法藏流通中心



导言


佛陀的教法并非仅仅依靠信仰或者兴趣、善意便能够达到究竟,他向我们揭示了整个轮回的真相,一切万事万物的最初起源和最后的灭处,明了地告示我们每一瞬间的心灵状态,并且展示出真正超越了轮回——这个执着出来的假相——之后的真实境界。这部《佛子行三十七颂》,是萨迦派大德无住大师为希求解脱而随学佛法的众生开显的总释佛子法行的珍贵教言。它是将所有的佛语和祖师们规范自身的教言浓缩而成的如意摩尼,其中包括了我们一生都需要努力的知识——从平常人的生活到成就究竟觉悟的道路。作为追随佛陀教法的佛弟子,这部颂词是我们一生都应该一读再读,并且付诸实践的。为了祈祷正法永住,一切佛法明灯善知识长久住世,让我们再次共同修学这部珍贵的教言,戒行相合,见行相合,心法相合,还净誓言!即日起,本号将连载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讲授的《佛子行三十七颂》,与读者们共享甘露法语。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义


萨迦无住大师 造颂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讲授



顶礼观世音菩萨和三世一切上师三宝!


我非常高兴大家能够来了解和学习实践佛子的法行。因为,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我们需要真诚、坦荡、包容、直接,不论你是否有信仰,拥有一颗勇敢面对真理的心,都是必不可少的。我随喜那些活在慈悲和理智中的人,也希望所有的众生都有机会面对究竟的真理。


佛陀的教法并非常人所想象的那样,仅仅依靠信仰或者兴趣、善意便能够达到究竟,他向我们揭示了整个轮回的真相,一切万事万物的最初起源和最后的灭处,明了地告示我们每一瞬间的心灵状态,并且展示出真正超越了轮回——这个执着出来的假相——之后的真实境界。


这是事实,而并非以是否相信这么原始的推断来建立的。正像盲人的视觉难以显示真实而广袤的世间真相一样,我们需要按照佛陀那智慧和慈悲的指引,去探索、发现、实践和达到究竟智慧的彼岸!


佛陀的究竟智慧,体现在对我们无尽的慈悲、包容和爱护当中,他使我们了解、面对究竟的实相,浸注在佛法的智慧之中,教我们变得勇敢、自信、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力量!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分享这种智慧和慈悲!


这部《佛子行三十七颂》,正是将所有的佛语和祖师们规范自身的教言浓缩而成的如意摩尼,其中包括了我们一生都需要努力的知识——从平常人的生活到成就究竟觉悟的道路。


对于阐述这样一位大师之完备而深刻的法义,我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最初讲述的时候,针对的对象是刚接触佛法的人群,所以我力图用浅显和接近生活的言语来阐释,这就更使我狼狈!毕竟,在 1999 年的秋天,我还没有真正地学会运用口语,只是在尽量模仿别人所习惯的词句,这之前,我只会之乎者也地引经据典而已!


因此,在阐述此颂的时候,出现了有些内容表述模糊不清,或是词不达意,更或有伤害到其他人的言语……,在这里,向上师三宝和接触到我讲的这个法的人们,尤其是我可能在无意间伤及到的人面前,表示发自内心的歉疚!


这不是故作谦卑的客气,而是发自深心的自省,真诚地希望你们原谅我的过失,使真实无误的佛子法行在希求具有勇敢的心灵的人群中传布,使他们能够获得并享受智慧和慈悲的永久快乐!


我真诚地祝愿它在现在和未来,都能焕放出神奇的光彩,令有缘听到它、想到它、实践它的众生的内心都能够真实地生起无偏的智慧和究竟的慈悲!


非常感谢传给我这部法的上师们和劝请我讲授这部法的弟子们!其中,令我发心讲述和改正自己错误的苏卡阿洛伽多罗,一直就像因果的明镜一样让我在自警中体会心与法合的力量。此外,觉性金刚、仁愍、三摩地萨罗、庆平、海萍、成龙等人,尽心地输入、排版、整理、校对,这促使了本书的问世。我由衷感激所有为此付出努力和随喜的人们!


愿上师们身寿稳健,广开甘露喜筵之门,利益有情;愿大家都能遵循正确的道路而圆满福慧资粮,成就现见本来实相的自性的佛果!


祝愿一切有缘者具有与至尊观世音菩萨同等的力量!

生于世尊教法末世的胜乘瑜伽士迦那伽罗谨识

2004年5月8日(农历二〇〇四年三月二十)



原文作者简介

《佛子行三十七颂》,是萨迦派大德无住大师为希求解脱而随学佛法的众生开显的总释佛子法行的珍贵教言。


萨迦无住大师,藏文全名妥美桑波(dNgulchu Thogsmed Sangpo)(1295-1369),意为水银山洞的无着贤善,萨迦派历史上卓有建树者之一。


大师出生于西藏萨迦寺附近的“札迦”,父名滚丘巴,母名布卓。五岁开始学习语文、经论,十四岁受沙弥戒,十五岁起先后到著名的伯东埃寺与萨迦寺学习经论,精通了大小五明与三藏经续,二十三岁时已因出色的辩论才能而被称为 “辩经无比尊”,深受各方大德的佩服和赞叹。


三十岁时受比丘戒,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应邀至伯东埃寺大转法轮,培养出很多出色的弟子。四十三岁起在额曲秋宗山洞闭关静修,历时二十多年,以他修菩提心的力量,在他的周围,出现了诸如猛兽与野兔一同嬉戏等的感人场面。七十四岁在静坐中入定圆寂。


无住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菩提心,留下了大量关于菩提心的教诫,著名的有《佛子行三十七颂》、《入菩萨行释·妙解大海》等。





佛子行三十七颂


那谟洛格潇日阿雅!

(顶礼观世音菩萨!)

 

 谁能洞见诸法无来去  

又能惟于利生作勤勇

殊胜师及怙主观音前

恒以三门恭敬作顶礼


利乐生处圆满大觉等

悉因修行正法乃出生

彼亦仰仗通达己应行

今当明示一切佛子行


获此难得暇满大舟时

为度自他出离轮回海

故而当于昼夜不散漫

闻思修行是为佛子行


于亲友方贪心如水涌

对敌怨方嗔恨似火炽

忘失取舍愚痴昏暗众

远离家乡是为佛子行


远离恶境逐渐烦恼轻

了无懒散善行自然增

心地明清于法生定信

依止静处是为佛子行


常时相伴亲友各自分

辛勤所置财物遗空痕

身房终被心识客所弃

舍今生念是为佛子行


与谁相伴能令三毒增

闻思修之功德退失尽

于令了无慈悲恶友众

悉皆远离是为佛子行


依止谁人罪咎能永尽

犹如上弦之月功德增

将此正士知识比自身

犹加爱重是为佛子行


自亦困于轮回牢狱中

世间神祗其能救谁人

故于无欺皈怙三宝尊

至心皈命是为佛子行


极其难忍恶趣诸苦痛

是为恶业果报佛亲云

故于恶业纵然舍生命

永不积造是为佛子行


三有安乐草尖露水同

本即须臾坏灭之有法

为证永不变迁解脱果

致心勤勉是为佛子行


无始时来于我大慈悯

诸母痛苦自乐有何用

故为救度无量有情众

发菩提心是为佛子行


无边痛苦希求己乐生

圆满大觉成由利他心

故将己乐与他诸苦痛

真实相换是为佛子行


若有谁人以大贪求心

尽夺我财或令他夺等

当以身及受用三世善

回向其人是为佛子行


己虽未作丝毫过失等

他人却欲令我身首分

藉大悲力将彼一切罪

受取自身是为佛子行


若人于我说诸不悦音

遍及三千世界作宣称

然而当以慈悯之心力

说彼功德是为佛子行


即或有人从于众会中

揭发过失宣说恶语等

于彼当生真善知识想

恭敬顶礼是为佛子行


若我犹如亲子爱护者

返而视我如同见敌人

待之如母看护患病子

犹加慈悯是为佛子行


与己平等及或低下众

以我慢力于我作欺凌

将彼如同上师置我顶

极其恭敬是为佛子行


生活贫困他人常欺凌

遭受艰辛病痛魔障频

返将众生苦乐摄自身

毫无畏惧是为佛子行


美名传布众皆作礼敬

获得财宝等同毗沙门

但见世间丰誉非坚实

了无骄矜是为佛子行


自心贪嗔敌怨未调服

调服外界敌怨返增胜

故而当以慈爱悲心军

调伏自续是为佛子行


贪之功德犹如盐水同

随所饮用干渴亦随增

故于一切生贪物品等

当即舍弃是为佛子行


此等一切显现皆自心

心性从本远离戏论边

知已于彼执持标相等

决不作意是为佛子行


倘若值遇适意可爱境

犹如夏季所现之彩虹

虽现美丽见彼不真实

舍弃贪恋是为佛子行


各种痛苦梦中丧子同

惑境执为实有诚艰辛

故而值遇不顺因缘时

视为迷乱是为佛子行


为证菩提尚需舍身命

何况身外区区诸物品

故当不图果报异熟等

发放布施是为佛子行


若无戒律自利尚不成

欲作他利诚乃失笑境

故当了无世间希求心

护持戒律是为佛子行


希求受用善果佛子众

作恼害者皆与宝藏同

故于众皆了无憎恶心

修行忍辱是为佛子行


即便专修自利声缘众

亦见如救头燃之勤勇

为利有情进则功德生

故当勤作是为佛子行


依仗具足寂止胜观力

知彼堪能摧毁烦恼境

于真超越四种无色定

当作修行是为佛子行


若无般若余五波罗蜜

成就圆满菩提非堪能

当具方便三轮不分别

修行智慧是为佛子行


倘于自身迷乱不观察

行者外相或成非法行

故当时常观察己迷乱

悉皆断除是为佛子行


倘若由彼烦恼自在力

说他佛子过失亦损己

故于入大乘道士夫过

不作谈论是为佛子行


为得利养相互起纷诤

闻思修之功德退失尽

故当于诸亲友施主家

断除贪心是为佛子行


即便粗语恼害他人心

亦能毁坏佛子所应行

故于他人不喜之粗语

悉皆断除是为佛子行


成无明习对治亦难转

念知士夫当持对治器

贪等烦恼初念才生起

当下铲除是为佛子行


总之于何威仪作何行

自问己心此时是何等

时时具足正知与正念

成办他利是为佛子行


如是精进所成善业众

为除无量众生之苦痛

仰仗三轮清净般若智

回向菩提是为佛子行


追随一切经续论典义

以及一切正士之所云

将诸佛子所行三十七

为利学彼道者而著成


智慧低劣所学寡少故

未作智者所喜之诗文

然依经及圣士所说语

想此佛子行论无违乱


然则佛子广大诸法行

乃是劣慧如我难测境

若有相违未释罪咎生

祈请一切圣士住宽忍


由此所生善业令众生

仰仗殊妙胜俗菩提心

愿成不住有与寂边者

与尊怙主观音悉同等



此乃为利自他故,由宣说教理之僧人无住(萨迦·妥美桑波大师)著笔于水银宝洞之中也!


仰仗恩师亲传加持力

自心大悲所摄妙缘起

愿诸趣入此道随学士

速证佛果即刻生证知

此亦悲心业愿摄集时

为省自心见行而兴译笔

圆满于增长一切善妙缘起加持之方所也!

迦那伽罗译于深圳小居


礼敬与至尊上师的自性无别的大悲自在观世音菩萨!



---------未完待续---------

下篇精彩内容


继续连载《佛子行三十七颂》讲义“序”的部分,将解释《佛子行三十七颂》题目的含义。


【说明】本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xukongfazang@163.com


【圆明·全球反堕胎联盟功德藏】是圆明文化传播集团旗下利生事业之一,全球反堕胎联盟功德藏:以诸佛菩萨慈悲愿力,帮助救助一切即将堕胎的家庭,和已经被堕胎的胎儿。

       圆明·全球反堕胎联盟功德藏 

   圆明.全球反堕胎联盟功

   反堕胎,让我们一起行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全文】参与“千万人签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