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你是崇祯,你会怎么力挽狂澜?

2017-05-27 官话天下

很多人讨论大明不亡如何如何!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处在当时崇祯的位置,你会做什么呢?


一、网友历史里有的没的

其实想要力挽狂澜并不是很困难,但崇祯之后大明朝是否能坚持下去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了。我所要说的,仅仅是当时的危机而已。

比方说,当时很多大臣就建议过要跟清朝和亲,这样才能把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调入关内对付李自成,清朝也有这个意思。因为他们当时根本就没有要吞并明朝的一点意思,他们只想要钱,如果不打仗还能搞到钱,他们会暂时消停下来。

再者,卢象升战死沙场之前,国内这边张献忠已经投降朝廷,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几百人逃入了深山老林,而洪承畴还没有战败,明朝的有生力量还在,这个时候,是绝对有机会战胜农民军的。

所以我觉得再袁崇焕死了之后,明朝的出路其实就是和亲,因为当时经济已经崩溃了,百姓受到三饷的荼毒苦不堪言,别说打得过打不过清朝,至少他们没到家里来闹,为了省钱,也应该暂时和他们讲和。

可是在大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确立了永不和亲的国策,所以大明天朝没有汉唐时期的那种民族政策,有事儿就打。

崇祯当时是有想法要议和的,但大明朝的那些文武大臣们,在天朝大国的位置上做得久了,根本放不下架子,纷纷指责议和派是冠军,就连崇祯的亲信高起潜他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上奏,崇祯也是一边装逼一边引导,结果没敢往外说。

卢象升声泪俱下表示一定要驱逐鞑虏,结果战死沙场了。

再者,后来的崇祯如果果断迁都江南,也许凭借长江天堑,还可以像南宋那样保住大明王朝的根苗,可他偏偏又舍不得花钱错过了机会。

当然,也可能他真是遵循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吧。

二、网友


历史给了崇祯几次机会,第一次:当孙传庭把李自等农民军杀得只剩十多人时,不应该放虎归山,而是继续绞杀殆尽;第二,当李自成百万大军攻到北京时,李自成并不想取代崇祯,相反还提出帮崇祯攻打皇太极,但条件是请求崇祯封他为西北王,给千金。但是崇祯碍于面子,拒绝了,李自成无奈之下只能继续攻城,最后崇祯上吊。第三,当李自成快打到北京城时,有人劝崇祯搬到南京,或者将太子送到南京,以图遇到不测后东山再起,但是因为崇祯的喜怒无常,在上朝时大臣不敢提出来,再加上一位不知名的二百五大臣“义正言辞”地说到不能迁都,因为有损天威,崇祯又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所以迁都一事未能实施,错过了最佳时间。

当时大明王朝的精锐是关宁铁骑,但是一直用于对抗后金(清),其实满洲人才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他们要得只是得到发大明朝的认可,所以崇祯大可将东北给后金,用作缓兵之计。再找人告诉李自成,大家都是汉人,应该一致对外,而不是内讧,并且离间李自成与皇太极的关系,坐山观虎斗,最终渔翁得利。

有人说大明王朝已经千疮百孔,大厦将倾,其实崇祯时期还是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只是被崇祯这个“侦探皇帝”给浪费了,诸多帝国的中流砥柱被冤杀。诸如:孙传庭,卢象升、袁崇焕,哪一位不是栋梁之才?)可惜被杀害了,这才给了满清入主中原的机会。

加上当时正值地质历史时期的小冰河时期,瘟疫横行,鼠灾严重,粮食欠缺,到处哀鸿遍野,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而政府又要面对两个敌人,所以赋税繁重,百姓无奈只能加入造反队伍,这就是剿匪剿不尽的根本原因!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一怒冲冠为红颜,与满洲人合作击败了大顺军,后来清军一路烧杀抢虐,制造了许多大屠杀,华夏山河再次动荡,汉人被奴役了三百年,还剃发易冠,毁我汉家衣冠文化,这是汉民族永远的伤疤!

“大明王朝的灭亡,是明朝的不幸,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不幸,从此之后的文明开始了下坡路”电影《大明劫》语录

三、网友懒的虫


崇祯朝虽然号称积弊,但实际上,很多事情是崇祯自己作的。

魏忠贤。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无论他如何忠勤王事,都必须杀。崇祯死前后悔,其实是后悔当初没有认清魏忠贤在牵制,监督文臣上的作用,杀是没错的。如果两朝九千岁,皇帝就真要完蛋了,魏忠贤的恐怖做法也注定无法长久的。

党争。 党争源自万历朝,但是崇祯对于阉党过分地清算大大加剧了党争。作为一个统治者,平衡各方势力是基本功,这一点崇祯零分。

北虏。建奴之兴并不是建奴有多强,根源还是自毁长城。袁崇焕则是大大推进了这个过程,擅杀毛文龙,毁掉战略均势。并间接促进辽东将门平日威福自操,战场逃命自保。崇祯还在缺乏牵制的情况下,毫无节制地加辽饷。使得辽东将门步入自饱,自保的恶性循环,更拖垮了大明的经济,催生了农民起义,最终搞死了自己。

农民军。农民军就是崇祯朝失败经济政策的产物,放弃工商税,暴敛农税,生生逼反了农民,逼死了自己。作为工商的代表,东林获得的好处最大,但是东林的短视最终也玩死了自己。冰河期并不是很好的借口,因为前朝也安然度过了,农民起义在崇祯朝爆发主要是人祸。

文臣集团。文臣集团历来被批判诟病,不过崇祯急功近利,多疑少断,很喜欢清算阉党,只要有党都不行。结果阁臣年年换,政策颠来倒去。崇祯还特别喜欢甩锅,只要一有问题,就让臣子背锅,十七年实力甩锅,有忠臣才见鬼。

综上,怎么才能不亡。沿袭祖上政策,平衡各方势力,体恤民生疾苦,这就够了。至于建奴,守好关墙,抢不到东西,自己就饿死了,根本不可能兴风作浪。

请大家在留言区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