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康熙废太子弱八子,非皇子错了而是他自己还想继续干下去

2017-07-25 呼兰胖子 官话天下



康熙被某些清宫戏捧为千古圣君,至于这些剧作家为什么捧他,天佑估计大家都明白。在这些戏里面,有一个问题是绕不过去,那就是康熙两次废太子的事情。康熙为什么废太子呢?那些清宫戏里面都说是因为太子胤礽犯了大错,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胤礽能当太子因为他是皇后赫舍里氏的孩子,他一出生,母后赫舍里氏就离开了人世。不过,胤礽却因为父亲和母亲的感情问题得到了父亲的特别关爱。康熙将胤礽留在自己的身边,一起生活。他亲自照看幼小的胤礽,看着他一天天成长。康熙为何这样做?因为康熙自幼就很孤独,极少得到父皇顺治的关爱。幼年时代生活的凄冷,让康熙记忆太太深刻了。所以,康熙对皇后所生的胤礽充满爱怜,倍加体贴、照顾和呵护。甚至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立他为太子了。


其实,从皇子的年龄排序上讲,胤礽不是长子,而是次子。在他之上,还有一位嫔妃所生的皇子,也就是皇长子胤褆。但是,胤礽是皇帝与皇后所生,按照中国古礼所规定就是嫡子。胤褆虽然年长,但却是庶子。中国古代皇位的继承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立嫡、立长。就是说,先立嫡子,再立长子。康熙皇帝坚定地信守皇位继承法的原则,遵守中国帝制继位的礼法,选择皇后所生的胤礽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


胤礽十分聪明,才智超出了常人,他的气质、风度和相貌,都是十分出众的,令康熙皇帝非常满意。太子胤礽不仅聪明听话,而且悟性极好,并有超人的读书能力。康熙皇帝十分惊讶地发现,太子胤礽的颖慧,超过了他本人年少之时。太子的出类拔萃,使他深感欣慰和鼓舞。







可是,就这么个出色的太子,康熙为什么要把他废掉呢?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两件事:


一是皇十八子胤祄突然夭折。康熙有一段时间特别宠爱顺懿密妃王氏,王氏生了个三个孩子,其中十八子胤祄可爱而且聪明,康熙非常疼爱他,走到哪都把他带在身边。胤祄八岁的时候,康熙去木兰围场狩猎,所有皇子也奉旨随驾去了,结果胤祄在途中病重,康熙急的了不得,可即便是皇帝,也难以挽救爱子的生命,在一系列治疗后,胤祄不幸夭折。这对康熙的打击很大,在他最悲伤的时候,作为胤祄兄长的太子胤礽不但丝毫没有关心弟弟的病情,反而在热河喝醉酒闹事,侮辱蒙古亲王和满族大臣,这一切令康熙失望到了极点,认为胤礽是个不孝不仁之人。


第二件事就大了,胤礽半夜三更在康熙床边偷窥。这是咋回事?原来胤祄死后,康熙与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激化,父子之间,不要说亲情,连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没有了。胤礽当时对康熙的十分不满,非常害怕父亲康熙会废黜自己的太子之位。为了了解康熙的想法,胤礽买通了康熙身边的太监和侍卫,让他们随时向自己报告康熙最新的动态。除此之外,胤礽还在半夜偷偷摸进康熙的住处,在父亲熟睡之际偷窥。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三,康熙晚上睡眠不好,朦胧之际他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一下子惊醒过来。胤礽一看父亲醒了,赶紧溜走,但胤礽那潇洒的背影实在是让康熙太熟悉了。康熙震惊了,胤礽居然可以深夜不知不觉跑到自己床边来,这就意味着他非常有可能趁自己睡梦之中痛下杀手。史书之中,皇子弑父篡位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这让康熙非常警觉,他思考再三,下定决心,废掉太子胤礽,而且根本等不及回北京拜祭列祖列宗,就在避暑山庄把胤礽给废了。







这是表面原因,背后的原因确实因为康熙自己的问题,他对儿子们既有期望却有防备。咦,这是咋回事?


不像明朝,清朝吸取了明朝将皇子都分封出去,结果养了些草包的教训,清朝的皇子们都有事儿干。譬如说到了康熙的时候,康熙所有的儿子,除了还小的、不能工作的儿子,都分差事,都独当一面地做某一方面工作。当然,以太子为首,有的人管一个部门,有的临时领一个差事,反正不让你在那里闲着,因为清朝就害怕皇子一直闲着就出现了明代那样的废物。


电视剧《康熙大帝》和《雍正王朝》里,二月河把太子写得像个心地不善的小人,其实不是的,太子胤礽很明媚也很爽朗,绝对优秀一孩子,俊逸潇洒,文武双全。二月河之所以把太子写成那样,是二月河为了突出康熙的英明伟大,向某人致敬,他的心思天佑就不分析了。还是回头说胤礽,他是皇后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也会陷入信任危机呢?这个当时清朝的制度跟康熙的性格有关系。


看过电视剧《康熙大帝》的人知道,康熙皇帝这一生也不容易,亲政之前受到权臣鳌拜的威胁,于是他借孝庄的威势联合索尼翦除了鳌拜。之后又有三藩做大,三藩拿着高管的薪水,还盯着董事长的股份,年轻的康熙总受欺负,后来,他削了藩,逼反了吴三桂,当时半壁江山沦丧,京师为之震动,差一点康熙就像解放军渡江前的蒋介石下野了,要不是吴三桂自己乱来,翻来覆去人心尽失,搞得众叛亲离,后来有没有清朝还不一定呢。三藩平定,康熙又剑指台湾,把个国家折腾得鸡飞狗跳。台湾平定了,他又御驾亲征噶尔丹,又是让大臣们纷纷反对。


康熙之所以能干这么多事,就是因为他大权独揽,视权力如禁脔,但是由于康熙乾纲独断作出的决策大多效果不错,所以并没有引起后人的批判,耶没有人指责他是暴君独夫。在他统治期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和吏治方面,康熙都是事必躬亲,他表面上经常询问大臣和大学士的意见,但最后无不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任职外省的官员必须隔一段时间就进京述职,奉旨外出的官员要先请命,再复命,新上任的官员也要谢恩请旨。最要命的是,康熙创造了个秘密上奏制度,命令一批官员,在中央和地方收集情报,随时上奏皇帝,所谓密折,就是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看。这一招比朱元璋的锦衣卫、朱棣的东厂、朱见深的西厂还有刘瑾的内厂要高明的多,也狠得多,更是成本低得多,为什么呢?因为这不用另设特务机关,在大臣中发展特务,让所有大臣都成为他的直接情报员。





也就是说,在康熙年间,所有甭管你身居几品,你可以写密折,他也可以写密折,大家白天在一起喝酒赋诗,称兄道弟,回家后指不定谁就在灯下告你的御状,这样下去官员之间完全没有信任可言。


康熙把权力看得很重,把自己看得很高,所以,对官员们都是既防着又用着。因为这个密折制度,导致的结果就是到最后,康熙连亲儿子都信不过。在康熙的眼中,胤礽虽然优秀,但跟自己没法比。当然,这也是他对他所有儿子的看法,你们都不行,我在的时候,你们乖乖伺候好我就成。康熙活着,但他每天都在害怕,害怕自己被皇子们谋害,不得善终。此时的他,既担心儿子们平庸,不能接下自己的班,让大清江山永续;又害怕儿子们能干,提前抢班夺权。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谁当太子谁倒霉,谁表现突出谁遭殃。加上这时,康熙还要收拾索额图打击外戚势力,胤礽被废也就是必然的了。


然而,令康熙没想到的是太子胤礽被废,让其他儿子看到了希望,储位之争更为激烈。当时表现最明显的除了原来就跟胤礽的太子党分庭抗礼的八阿哥胤禩,还有皇长子胤禔。胤禔认为既然不能立嫡,只能立长,而他是皇长子,他希望最大。他就有了争储之心,他居然昏了头建议康熙杀掉胤礽。胤禔的做法让康熙很寒心,直接告诉他无德不得立为太子。既然被立太子无望,胤禔就推荐自己的母妃所抚养的八阿哥胤禩为储君,接着镇魇胤礽,谁知胤禔的行为被三阿哥胤祉向康熙揭发。居然被对自己兄弟用巫术?康熙大怒要杀胤禔,最后是胤禔母亲惠妃用智慧救了他的性命,但胤禔却被终身幽禁。再说八阿哥胤禩,胤禩因为母妃出身低微本与太子无缘,但因为他个人能力强,又好结交贤才,对外声望极高,号称八贤王,在后来的储君之争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但康熙发现了个事情,这让他更是恐惧。


什么事情呢?废了太子以后,康熙下了一道圣旨,让大臣搞民主选举,外官二品京官三品以上皆可以推举太子,还言之早早地说选出谁,谁就是太子。结果,选举的过程大出康熙意料:按照康熙的想法,太子胤礽再受我康熙鄙视,但是,他毕竟是三十多年的太子,领导着百官,怎么说,大家也该给太子胤礽一个面子。说白了,康熙只是想教训胤礽一下,借着百官推举,找个台阶下,让胤礽接着当太子,但不能太狂妄。谁知,康熙没料到,几乎全部的官员都选八阿哥胤禩。这是咋回事儿?既然跟大家说选上谁谁就是太子,自己也不能变卦,现在咋办?为啥现在都选八阿哥胤禩?康熙想来想去,想了一招,开始追查这次投票有没有舞弊的行为,结果查到了上书房的大臣马齐。据说,马齐在自己手心里写一个“八”字,见到谁,就把手伸开给人看。如果八阿哥胤禩平常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临时找人拉票也是没有用的,可是,这事儿一下子就成了,由此可见八阿哥胤禩早有预谋。康熙感到情况很可怕,就借马齐这个事情把原来的选谁是谁的话推翻了。康熙的理由是因为八阿哥胤禩的母亲是辛者库的贱奴,出身微贱;他本人也没有帝王的气量。但是,康熙这么说,大家都不服气,儿子不服气,大臣也不服气,这怎么办?


康熙看到儿子忙于争储,骨肉相残,心里很寒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想起了皇后赫舍里氏,想起了太子胤礽之前种种的好,他决定再给太子胤礽一个机会,也需要尽快结束储君之争的局面。为了稳定大局,康熙决定复立太子,当时张廷玉也支持复立胤礽,皇四子胤禛也投了支持票,这恐怕也是康熙后来让他当皇帝的主要原因吧。


太子复立,局势暂时稳定。康熙开始琢磨怎么收拾这些儿子们。大阿哥胤褆手握兵权,图谋储位,那就永远圈禁;八阿哥胤禩贤明下士,内外拥戴,那就冷落打击;十四阿哥胤禵立功西北,人望渐涨,那就留在西北,镇守边疆。他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很简单。他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还能当皇帝,这些儿子们,有能耐的都让他们们一边待着去,别让他们威胁到自己。


这里不得不说说太子胤礽。按理说,胤礽经过上次的教训,应该收敛一下,讨康熙的喜欢,等着接班就是了。可他还是故态复萌,重新结党营私,一个崭新的太子党又诞生了。随着太子党的不断壮大,康熙再次出手打击太子党,又废了太子。


只有平凡的四阿哥胤禛捡了便宜,当然,他当了皇帝以后,在皇室内部掀起了一场大清洗,将那些兄弟关的关,贬的贬,杀的杀,才勉强坐稳了位置,但是,权力动荡一直到了乾隆初年,这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康熙废太子弱八子,非皇子错了而是他自己还想继续干下去,关于这点,所有皇子都没看清楚,只有一首歌的作者看懂了这点。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康熙再活五百年,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子——天佑真的是不敢想这个问题啊。康熙是明君吗?其实,他也是个贪恋权力的普通人而已。为了权力,甚至连儿子都可以收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