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威尔伯:意识研究的爱因斯坦
陈寿文/文
西方心理学诞生于两个不同的源头:一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科学测试,另一个则是在医院里进行的临床诊疗。为了建立起心理学在科学上的正统性,于是心理学家以物理学作为实验心理学的典范,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之上,而避开了无法被观察到的内在经验世界。
基于这个理由,实验心理学后来逐渐被行为主义学派所主导。临床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最早诞生于病理学。因为人类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于无意识的驱力,所以临床诊疗便专注于主观及无意识层面的研究,临床心理学与精神医学就这样逐渐地被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导。
行为主义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亦即为人们所熟知的心理学第一势力与第二势力;其主导性的影响力笼罩了20世纪的前半叶。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担忧起这两股势力所造成的限制及曲解,这两个流派似乎无法妥善处理人类经验的所有面向。他们只专注于精神病理学的研究,或者仅以实验室里观察到的有限情况来简化论述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忽略了人类经验的某些重要面向,譬如意识以及格外健全的精神状态(比如圣贤、伟人或天才)。
超个人心理学缘起
对上述问题的忧虑促成了人本心理学的发展,人本心理学即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心理学要研究的乃是人类经验及令人健全的因素,而不是那些在实验室里轻易就能测试出来的答案。其中一项特别的发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促成了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诞生。某些精神格外健全的人很容易有“高峰经验”:一种短暂但极为强烈、充满着狂喜、深具意义而又获益良多的意识扩张经验,亦即跟宇宙合一的经验。
上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对亚洲文化及传统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尝试瑜珈、巫术以及基督教默观等等的灵修方法。对传统价值观的不满使得人们选择了另类的生活方式,譬如自动自发地过起简朴生活,提高对生态环境的敏感度。各大学的研究院也开始探索禅定、生物反馈、迷幻经验等各种超常规意识状态。
超个人研究者鼓励人们采用折衷、贯通与整合的途径,妥当地运用“三种认知之眼”:肉眼、理性之眼及默观之眼。这种做法和其他学派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后者往往提倡或依赖某种特定的方法论。迄今只有超个人学派采取了整合的方法论,他试图将科学、哲学、内省分析及默观方法整合成一门包容的学派,并以适当的态度探测人类经验及人类本质的诸多面向。
因此,超个人学派的范畴格外宽广,他贯通整合了各种学科。这些学科探索的范畴总摄了人类所有高层意识的发展,即马斯洛所谓的“人性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探索整合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人类学、哲学、比较宗教学,并统合了东西方理念。
肯恩·威尔伯的贡献
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是超个人研究领域最卓然有成的理论家,被誉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他兼具绝对真理的无我体悟和相对真理的逻辑归纳能力,擅长运用流畅易懂且带情感的书写方式,来解析艰涩、隐微而又繁复无比的学术议题。
胡因梦在《肯恩·威尔伯与超个人心理学》一文中认为:威尔伯此生的贡献,就是要帮助我们这个时代,发展一个由空性含摄知识万有的整合视野。他的整合哲学是灵性与理性兼具的,他主张我们必须朝着更高的意识发展,而这些高层的意识虽然隶属于主观的内在精微次元,却是含摄科学与理性的。自从1977年出版《意识光谱》以来,至今威尔伯已出版三十余本著作,他开辟了灵性洞见与古代唯识学的现代诠释方式。当人们还没有能力分辨西方心理学与传统灵修的关系时,威尔伯已经提出结合弗洛依德与佛陀的创见。他以自己原创的四大象限典范,清楚地区分出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知识领域和不同的真理声言,然而他所有的立论基础都奠基在唾手可得的数据资料和早已被广为接纳的学术理论之上,因此并不是单纯从古老传统中发展出来的空泛形而上学。
《万法简史》译者廖世德说在他的翻译生涯当中,有两个人(作者)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深而透彻的老克(克里希那穆提),一个是广而透彻的老肯(肯恩·威尔伯)。当然,说老肯“广”而透彻并不妥当;只是“广”是他明显的特点,你不看到都不行。他其实是深而广。说他深而广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本人的见地深而广,一个是说他的研究途径深而广。但这两者往往互为表裡,相辅相成,浑成一体。
从威尔伯年轻时初闻老子之道开始,中间历经各种思辩、取证、论证,一直到后来拈出的“全层次全象限”观点,威尔伯思想的发展──照他自己的分法──历经了五个阶段,他自己称之为威(尔伯)一至威五(《万法简史》属于威四时期的著作)。整个期间他发展出几个基本概念。要了解他,就必须了解这几个时期和主要概念,限于篇幅,在这里只简介他的基本概念:
1全子。这个概念借自亚瑟·柯思勒(Arthur Koestler):任何一事一物都是一个全子,都是“整体兼部分”,也就是,自己本身是完整的,都同时又是另一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
2二十条法则(the twenty tenets)。凡是全子,都依照这二十条法则运作,是为其运作的模式。老肯后来补充了两条,说是“凡是全子都要写借据给法界,所有的借据都会在空性中赎回”,十分有趣,十分有意思。
3前/超谬误(the pre/trans fallacy)。这是作者对于灵性发展的理解一个最有贡献的理论。我们常把前个人(prepersonal)状态误为超个人(transpersonal)状态,因为两者都是非个人(nonpersonal)。他常以纳粹份子的集体心灵状态说明这种谬误。很多人都羡慕儿童的“无我”状态,说是无异于“得道”之人;或是反过来,说某些“得道”之人都有一颗无我的“赤子之心”云云;都是前超谬误。其实一个是根本尚未通过,一个是已经超越而又包容,不一样。
4(学说的)五个阶段(the flve phases)。老肯的学说,他自己分为五个阶段,称之为威一至(目前的)威五。一般评论家评论他时,依据的常常是他较前前期的著作,很麻烦。
5 四大象限(the four quadrants)。要理解人的意识发展,必须从这四大象限来看才算完整:集体、个体、内在、外在;又可说是社会(集体外在)、文化(集体内在)、意向(个体内在)、行为(个体外在);又可说是互为客体(集体外在)、互为主体(集体内在)、客体(个体外在)、主体(个体内在);又可以简化为我(个体内在)、我们(集体内在)、它(外在);又可以说是真(外在)、善(集体内在、互为主体、我们)、美(个体内在、我),又可以说是佛(个体内在、我、美)、法(外在)、僧(集体内在、我们、善)。
6 整合哲学(lntegral Philosophy)。整合哲学志在整合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哲学的精髓,但也要避免其中任何极端的形式。
7 十个层次(the ten levels)。作者针对人的意识发展,提出这个十个阶段说,包括四个前个人、三个个人、三个超个人阶段。每一个阶段如果发生问题,也都有每个阶段特有的病理。
8 整合政治学(Integral Politics)。作者近年来开始将他的整合途径延伸到政治之上;他提出的观点是以自由主义的灵性(liberal spirituality)和神秘人本主义(mystical humanism)容纳左、右、上(up)──这个“上”是左右派一向都忽视的。
9 进化与内化(退化)。他的观点从头到尾都是进化的观点。有进化,会进化的,不只是自然界,文化、灵性也都会进化。奇妙的是,在背后支持这一股进化驱力的,却是退化(内化)过程。
10 三种科学(three types of science)。他重写科学哲学,不但容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且加入另一种科学:打坐、瑜伽、禪修。他要求那些否定人有灵性层面,否定人的意识还可以超越理性阶段的人自己做实验,有了实验所得资料再来评论。因为那些打坐、瑜伽的经验都是可以依循相同的过程复制,如同科学一般,所以他说那是另一种科学──“软科学”(soft science)。
11 法界(Kosmos)。他认为整个宇宙不只是物质,裡面还有神性。为了完整表达这样的意思,他借用了毕达哥拉斯的Kosmos之说,中文恰好有“法界”一词在意义上与之相应。
这几个基本概念贯穿于他的各个时期之间,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路标,在我们跟随他的思路寻思的时候,知道自己走在什么路径之上。透过这些基本概念的穿针引线,我们回头再看他论证创造中的神性,就知道他是两头衔接。一方面当然是在进化历程中找出一个逐层渐完整渐高超的发展模式(不是机遇,不是偶然);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过去曾经有少数精英、天赋异稟之人或所谓‘时代先驱’达到这种高深阶段”背后的模式,印证两者的相符相应,拈出人在进化路上终必走到灵性的、超个人超理性的阶段。他甚至说,这个阶段事实上“已经在街边路角等着我们”。
威尔伯还认为灵性领悟主要分四个阶段:信仰、信心、直接的体悟和永不退转的成就。
信仰是灵修最初的阶段(也是最普遍的情况)。这一切都是头脑的信仰,通常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或感觉,但这并不一定是体悟了上智的心灵实相,他们只是各种转译的形式罢了:因为你丝毫不必改变目前的意识层次就可以拥有这些诠释。信仰只能提供纸上谈兵的观念,无法供给灵魂热量,任何一种头脑中的信仰迟早都会失去说服力。
在放弃信仰和发现直接体悟的过渡期,信心是唯一能支撑我们的东西。信心正站在超个人经验或上智的门槛上静待着你。缺少了教条式的信仰,你的心得不到安全感;直接的体悟还没有发生,你的心有没有一份确定感。问题成千上万,却没有答案,只能凭着一份决心去发现灵魂的居所,也许终究会发现那直接的体悟。
直接的体悟很确切地回答了信心不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直接的体悟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高峰经验与高原经验。高峰经验是进入超个人和上智层次的最高点,通常是短暂的──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高原经验则是比较具有持续性的,并且逐渐会变成一种永不退转的成就。如果要把高峰经验变成高原经验──从意识转换的状态进入持续不断的觉知──长时间的练习就是必要的。真正用功的学生可以将这份微细专注力持续到梦中,当逐渐趋近自性次元时,他们已接近开悟的边缘了。
永不退转的成就意味着持续不断地始终处在一种意识状态。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演化到物质、肉体、心智的次元。有一些人则进入了超个人次元,而爆发了高峰经验。透过实修,我们可以进入这些高等次元的平原经验,这些平原经验又会因持续不断的修炼而变成永不退转的成就:随时可以进入通灵次元、精微光明次元、自性次元,偶尔也会出现不二境界,如同能觉知到物质、肉体和心智一样轻而易举。同样的,你也可以在醒、梦与深睡这三种状态当中维持不间断的觉知,即自然无念的一味。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可收听荷兰yvonne老师录制的大脑活化之旅:与右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