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甘加环保志愿者笔记|首次转山体验

孙静琪 善觉
2024-08-23

在7月3日这一天,我经历了期待已久的转山环保活动,更加深入地见识了甘加的生态、地貌、人文。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


计划的转山巡护,是为了调查山区里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保还有是否有人捕猎而设计的、普及人文及生物知识。围绕着白石崖(藏语:智格尔)山一圈,全程约23公里,最高海拔接近3950米,走完全程约7、8个小时,再加上调查停留的时间,所以计划早上8点出发,为了尽早出发,前一天晚上我们在甘加草原的冬牧场牧人家住下,早晨开车至白石崖(智格尔)下集合。

 


一位牧人叔叔早晨6:30接我过去,到达时志愿者们已经到达在做准备,大家分装带来的干粮——肉饼、油饼、水果、饮料。



做好准备后,我们开始了这次转山,一开始因为收拾无人机,我落后大家出发,等我追上时,桑杰师父再次来确认我是否可以完成这次转山,既然都来了,也期待了很久,当然不能放弃啊~

一开始就是上坡,在起点海拔就已经3200米了,我爬起来还是比较慢的,牧人叔叔们特别好,帮我分摊了我的书包和无人机包,就这样,手里拿着手机和云台的我,调整着呼吸,慢慢往上爬。周围的牧人叔叔们还会聊着天唱着歌一起讨论着事情,也会拍照片记录,氛围很好。


路上大家一起讨论放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草原上会有一种植物,羊儿吃了之后会产生眩晕的症状,眼球看起来像是一层白色的物质遮住了,走不了,这是如今最令牧民烦恼的状况了。


大家一起交流并拍照记录

 

这种植物之前因为花朵形状像小孩玩的拨浪鼓而取名,后因羊吃后的现象而取名,在藏语中把动物眩晕的病症叫做“གཟའ”,似[θ]和a合起来的发音,当地人叫作眩晕草。这种症状会在羊儿消化完该种植物后消除,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路上会时不时停下休息片刻,分发一些水果和肉饼充饥。


9点一刻,我们到达一个地点,在这里有一个由石块还有五色经幡堆砌的标志物,在这里当地有些志愿者们从家里带来的糌粑和食物还有路上捡来的干树枝一起焚烧,并在上面撒了一些粉状物,还会念着真言围绕标志物转圈并挥洒龙达符。



继续前行,路上遇到很多植物,桑杰师父会牧人和进行一番讨论并认真地拍照记录。下面图中为不同形态的蘑菇,据和牧人叔叔的猜测行沟通,是可食用的。



一路走走停停,还下起了雨,山中雾气也很重,就这样我们走到了最高点!!!



现在就开始下山了,这个沟叫报母恩沟。传说从这里到山腰的一个泉眼人们禁言,并磕长头下山报答母恩的功德更大一些,通常人们至少都会禁言下山。这段路多是石块,加上露水雨水,我下的时候小心翼翼的,不过牧人叔叔们应该是走惯了,看起来比较轻松哈哈哈。



接着的道路基本就是下坡路。



这是报母恩沟的沟底,大家用石块搭建房子,据传说,这里是天人童子建房游玩的地方,在这里建房意味着对报母恩有帮助。



牧人叔叔在讲解景象



像狮子头的石块


在路上桑杰师父和牧人叔叔告诉我在甘加有很多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传说格萨尔王路过甘加,马儿死后身体化为神迹留在草原上,例如下面图的石块,形似马儿的肺状,图中立起的巨石就是格萨尔王拴马的钉子。





在下图右侧这里有一个地方是放置宝瓶的,宝瓶的选址很讲究风水,这里宝瓶所对的位置是它前方的一片山坡(上图),山坡上有很多巨大的石块,形似羊群,在这里放置宝瓶可以祈福羊群壮大。

 


因为考虑到下雨大雾,看不到远方,我们在这个分叉的地方沿着姜拉河出来了,沿着河道一路向下,一路上两旁怪石林立,山顶云雾缭绕,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酥油石,因形似酥油得名


自然奇观


云雾缭绕



在拍摄一种鸟



路上有幸发现一个河边的鸟窝,近距离地拍摄到了小鸟。


路上的一种植物,茎部可食用,很酸,口感有点像芹菜,藏语发音类似“ji mu”



显有贡日仓女活佛愤怒手势的巨石


顺着河流走,到达了白石崖(智格尔)溶洞口,今天的转山活动圆满完成了!这一路上牧人叔叔们对我很是照顾,尽管语言不通,但是大家会用自己懂得的一点点汉语去和我解释,那种淳朴真诚是我最大的收获!

回想这一路虽然爬山有点累,但是有了这些欢乐的人,一路都是充满欢乐的啊~但也是因为一些语言障碍,有些东西了解的不是十分透彻,期待继续学习!

དོན་དངོས་དཔྱད་བརྗོད། ཀུན་ཕན་ལག་ལེན།

有声 | 有图 | 有知识 | 有行动 | 利众生

© 善 觉

扫描二维码订阅


小编:无论是转山体验还是访谈记录,我们都在不断学习摸索之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善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