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甘加之前,朋友就不停问我,去那里做什么,问多了,我便开玩笑的说:“去捡垃圾的。”从此问我什么时候捡垃圾,便成了他们的每日日常。这导致我对捡垃圾也多了一丝期待。终于在一个机会下,我有了个机会去亲身体验。
3月11日,善觉甘加环保团志愿者队的伙伴们和几位采访人士外出看望万物生灵。去白石崖的路上,风雪交加,浓雾笼罩,给这趟旅程加上了神秘的气息。我们这些“新”志愿者满心满眼的期待,也就老志愿者们,会分神担忧回去的路是否好走。
“到了!”我们迫不及待的下车,风夹杂着细雪,扑了我们一脸,我们不禁眯起了眼。等再睁开时,这便不是给我们带来寒冷和不便的风雪,而是白石崖最恰好的装饰物。雪做了它的披纱,风传来它的气息,雾增添它神秘的气质,一切都那么契合,相互映衬,就这样闯进我的视野,震撼我的心灵。这时的我,除了反射性的赞叹,无暇去思考其他。
遇见白石崖的第一幕
门口祈福消灾的经幡
团队伙伴介绍说,白石崖溶洞是当地的圣地,旁边的达力加山是当地的神山。
我们沿着白石崖的陡峭的小路往前走,四处眺望着这里的奇峰异景,倏一低头,才发现,大家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一人拿着编织袋,其余几人分散四处,寻找着不属于这里的“宝物”。
我们见状,也伏下了身。但是垃圾在哪呢?在本地人一次又一次从我眼前捡到东西时,我想“睁眼瞎”是否是形容我自己。暗戳戳观察后,我发现,原来不是看不到垃圾,而是我们习以为常,便无意识的视而不见。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对待那零零散散的垃圾,已经没有了挑刺之心,而对于在这里生活之人,这些在他们眼里应该很明显很刺眼吧。不知何时,雪停了。突然他们蹲了下来,蹲着围在一起,笑着说了些什么。哦,原来是草绿起来了。一簇小小的绿色,带来了春天的讯息,春天来了,夏天也不会远了,这里的生命又渡过了一次酷寒漫长的冬季。仿佛我们的欢喜触动了一位天空上的王者—胡兀鹫,它自在肆意的翱翔在群山之间,俯视着被它身影迷倒不停拍摄的众人。胡兀鹫毫不留情的退出了我们的视线,徒留意犹未尽的众人。太阳出来了,继续前进吧。伴着雪融化后更加潺潺的水声。当地人说,每一个水源几乎都有着鲁神—一种水域里的精灵,主要生活在水的源头等干净的水域,所以破坏水源就是破坏他们的生存地,这与他们的信仰相悖,所以众人年复一年的聚集在此,无需组织和督促。
又下雪了,又放晴了,藏语中有句谚语དཔྱིད་ཉི་ཞིག་ལ་དྲོ་གྲང་གསུམ། མི་ཚེ་ཞིག་ལ་སྐྱུད་སྡུག་གསུམ། 翻译过来大概是“春天一天三次冷热,人的一生三次顺逆。”今天算是亲身经历了前一句。积少成多竟然也装满了一麻袋。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失足摔死的岩羊的尸体,已经被兀鹫吃空了大半,接下来慢慢的,皮毛也会融归于土地,回馈于土地,生命也因此得以轮回。而在不远处的溪水里,一群卵即将被孵化,出来见见它们生存与依赖的天地与自然。走出白石崖之前,团队中一位大叔怀着敬畏之心去给山上的神灵供水,看着他们虔诚的身影,我更深切的明白他们所谓的敬畏自然,众生平等。
王尔德说过:“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相比于我们这种观光似的环保,对于生养他们的地方,当地藏族人更多的是去爱、去接受与适应,对待万物之灵,它们常怀敬畏之心,这个土地与万物对他们有恩,当它们遇到困难,就是要去报恩。神灵的守护人
万物有灵且美
愿我们都能常怀敬畏之心
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字 排版/梅家慧校对/ 魏怡然
དོན་དངོས་དཔྱད་བརྗོད། ཀུན་ཕན་ལག་ལེན།
有声 | 有图 | 有知识 | 有行动 | 利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