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智慧小课堂 | 学会亲密“有间”

Communication人际交往心距离



有些同学在和室友相处的时候,不知道该亲近些,还是该疏远点,感觉掌握不好分寸,不知道如何相处关系更融洽。其实,人与人总是处在一定的距离关系,这种距离关系在特定的环境中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在友好时接近,在对立或关系疏远时保持一定距离。合适的距离取决于你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所处环境。你和对方是什么关系就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那么,如何保持适度人际交往的距离呢?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每种距离又可分为近范围和远范围。


01亲密距离












大概从0-45cm,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近范围亲密距离大约在0-15cm之间,在这个空间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视线交汇,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远范围亲密距离大约在15-45cm之间,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02个人距离












大概从45-120cm,大概伸手能碰到对方,虽然认识,但没有特别的关系。这是在进行非正式的个人交谈时最经常保持的距离。近范围个人距离大约在45-75cm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和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cm以外为宜。远范围个人距离大约在75-120cm,这是双方同时伸出手,两人的指尖可以相互触碰,且能够抓住对方的距离。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03社交距离












大概从1.2-3.7m,就像隔一张办公桌。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近范围社交距离大约在1.2-2.1m,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这种距离是虽然你可以碰到对方的身体,但是无法仔细观察对方表情微妙的变化。远范围社交距离大约在2.1-3.7m,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这种距离是虽然看不到表情变化,但是可以看到对方全身姿势变化的距离。合适的社交距离的范围,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04公众距离












大概从3.7m以上,近范围约为3.7-7.6m,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通常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近范围公众距离大约在3.7-7.6m,大家互不相识,很难建立个人关系,并且双方的行为也不太明显。远范围公众距离大约在7.6m之外在日常的公众活动中,这种距离很难传达言语上细微的差异,但是可以依靠肢体语言来交流。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比如我们在狭窄的电梯里,拥挤的公交车上,人来人往的商场中,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被迫失去了个人的空间距离,即使非常抗拒这种拥挤性,但是我们自身会拥有一种包容拥挤性的心理和行为,暂时性接受这种狭窄的个人空间。

当然疫情情况下,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整体更好的疫情防控,我们是时刻需要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保护好自己,时刻装好自己的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好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除了疫情三件套以外,还要做到五个要,即使身处低风险地区或是相对安全的地区,口罩仍是要带,社交距离仍是要保持,咳嗽喷嚏要遮,双手要经常洗,窗户要常通风。我们要有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从我们身边点点滴滴做起。


Proper communication distance


当我们与人相处时,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提示我们找到合适的交往距离:

这个人待在原地不动,这时就会知道对方对这样的距离感到满意;

这个人后退一步或稍稍移开一些,于是便知道,对方需要更大的空间,或不想再待在这儿;

这个人会上前一步,离我更近一些,这说明对方喜欢与我相处或喜欢与我交谈。


Proper communication distance

我们了解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在人际交往中会更加游刃有余。




文字来源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胡月 彭臣晨 杨晓

图文编辑 | 王伊宁

责任编辑 | 刘娟

近期推送

防疫成“果”,我来守护!

校史馆参观,走起!

“10.10”心理文化月,来啦!

【招新】学生处学生管理办公室学生助理 招新啦!

励志!他们是自立自强标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