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山需正视差距!更要攒足精气神

黄山日报
2024-09-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山系人文 Author 山系人文


5月21日,一篇题为《年轻人都在逃亡这座城市,黄山这座城市正在死去》文章引起朋友圈热烈讨论,随即一篇《黄山在衰败?告诉你真相!黄山人要有精气神!》文章对此作了回应,同样也引起热议。全国“两会”召开之际,黄山人应加油鼓劲!我们应客观理性分析黄山实际,既看到优势,也正视短板。黄山市是一个好地方,是一个有希望的地方,是140多万黄山人正在生活、我们子孙还将生活的地方。坚持梦想,脚踏实地,直面困难,咬紧牙关,政府、企业、群众凝心聚力,努力打拼,勤奋工作,黄山一定会更好!黄山日报摘录山系人文《黄山在衰败?告诉你真相!黄山人要有精气神!》部分内容,以此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评论。

黄山在衰败?告诉你真实的黄山!
1.黄山常住人口实际是逐年增多。黄山的户籍人口是148万左右,常住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137.4万。那么最近5年来是个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来看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黄山的常住人口,2014年136.3万、2015年137.4万、2016年137.9万、2017年138.4万、2018年140.7万、2019年142.1。很明显看出2014年的人口比2010年普查时少,说明2014年以前人口确实是流失的。但是从2015年开始,常住人口开始逐年上升,且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大,最近两年上升的幅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这在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十分不易。我个人很明显的感觉是,身边皖北、山东、河南等地来工作定居的人多了。常住人口的变化,直接反映出,黄山人气越来越旺。
 
2.房价是压力是阵痛更是价值体现。黄山房价高吗?高,确实给大家带来很大压力,但我认为这更是价值体现。2016年以前,黄山房价与池州大致相当,但是2016年开始,大幅上涨,到如今成为全省第三。上涨的因素,清道夫归咎于棚改。我认为不是!2016年以来的上涨,是全国性的,每个地方都在涨,为什么黄山涨得更明显、幅度更大?棚改货币补偿是助推全国上涨的因素之一,但全国都在棚改货币化补偿,难道他单单助推黄山涨得更明显幅度更大?我看黄山上涨因素至少有三:一是刚需的增加,刚需就是人口,第一点说过了。二是人居环境的吸引,黄山没有霾,外地人都想来,再加上这些年黄山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三是交通更加便捷。正是这样的价值提升与全国性因素叠加,带来了黄山房价的上涨,我认识的不少北京、合肥的朋友就来黄山买了房。这种价值的提升,带来的压力是阵痛,这种因素的叠加不会一直持续,进入平缓期,就是房价稳定等收入了。同时,另一方面,价值的提升、房价的上涨,给黄山人民带来了保有财富的增值和身价的增加。
 

3.产业发展有基础更在孕育突破。清道夫说黄山不能单靠旅游业。这我赞同!他又说,黄山特别是高新区没有工业,这我不赞同。黄山发展不能单靠旅游业,这是最近这些年的一个共识。至于工业,我说三句话:一是发展思路,走出了误区。前些年,很长一段时间,黄山思路是只保护,工业发展缓慢。但现代工业与保护并不冲突,所以这几年官方理清了思路,很明确的导向要发展工业。二是基础在不断筑牢。黄山有发展工业的基础,歙县、徽州区、祁门等都有不错的企业,这些有底子的企业和行业不断在谋求更新发展,老企业有倒闭的,但更要看到老企业也焕发新光彩,比如皖南机床厂等。三是新产业在孕育在突破。清道夫看到了高新区一些企业落寞,但是也应当深入看看新企业在腾飞,看一看黄山还有一群人在努力奔跑。去年黄山发展大会,签约近600亿元;绿色食品上,小罐茶落地,全市茶叶出口量占全国七分之一;智能制造上,富田精工异军突起;数字经济开始破题,中国银联黄山园区加快推进,而且我看银联发公告已经在招聘黄山的工作人员了,说明50个亿的大项目走近了;看新闻,前两天杭州又来人对接杭黄绿色产业园了……等等,这就是我们的新产业,我点的不全也不专业,但是确实是在孕育在突破,一群人在努力、在奔跑,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希望清道夫能更全面地看待。
 
4.黄山这座城市依旧欣欣向荣。疫情之下,是非常态的状况。没有了游客,城市自然平静一些。不仅仅是黄山,北京、上海、杭州等哪个不是如此?这种非常态随着疫情结束,也会结束,城市也会恢复常态。不能拿一个非常态的样本定义一座城市去定义正常状态。同时,在这个休憩的期间,黄山旅游也在努力提档升级,夜间经济意见出台,一连串组合拳发展夜间经济,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动旅游数字化转型,老街提升紧锣密鼓等等。非常态下准备,将在常态后结出硕果。

黄山人不能失去自信力!
我是地地道道徽州人,时常和家里人、朋友们说一个定义,叫徽州人的劣根性。认为这种劣根性最突出的一条是:自我感觉良好。守着山旮旯,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错,跟别人比起来,都是“我家里的好歪、我们的好歪”。这是徽州人骨子里的自信,血液里流淌的对家乡的自豪,也是与身俱来的底蕴。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觉得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太过自信,会迷失自己,会失去动力,会找不到准确的位置。
 
可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用随笔和大家谈论黄山人民是否失去自信力的问题。可今晚真的害怕了,清道夫的文章把这个城市描摹得一无是处,而下面的评论,也多为负面情绪。我开始担心,咱们的父老乡亲是不是对城市失去了信心?
 
一座城市,如同一个人,真的不能失去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必然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一座城市,如果失去信心,市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城市,谁还愿意来这座城市?谁还愿意建设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哪里还有机会昂首向前?
 
如我前面一段说的那样,正确认知黄山,并不是如清道夫说的那样,咱们不能失去自信!
 
黄山人醒醒,拿出徽骆驼的精气神!

黄山大交通枢纽地位建立,与杭州上海距离实现革命性重塑,长三角一体化、新安江流域补偿机制试点等带来一连串政策。黄山的发展,可以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但躺着是发展不了的,把这种好的优势变成发展成果,最重要的是奋斗。
 
我们的老祖宗们,一篙一篙撑着、一步一步走着离开大山,闯出徽商伟业。靠的就是精气神。

刚刚过去的520,去国脉对面的某个花店给爱人买花,等花的过程中,和老板聊天,她说生意还好,疫情有影响,撑过去就好了。打车,出租车司机说,收入确实少了,但是日子得过,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旅游恢复就会好起来。同学是导游,前段时间完全没事,最近有客人就带带,没客人微信卖卖黄山农产品。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市民,他们没有什么抱怨,没有颓废,而是在咬紧牙关坚守,在自强不息的找寻出路,这就是精气神,是徽州人骨子里的精气神!
 
我们该让这种精气神爆发,抓住一个机遇、走好两条道路。
 
抓住一个机遇,就是“融杭接沪”。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融入杭州对接上海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必须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而且必须落细落小、项目化的坚持下去。我们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这些年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我们把一件大事落细落小、落到一个个项目上了。“融杭接沪”也是一样,必须坚持不懈,必须落细落小,必须落到项目,必须坚持不懈的落细落小、落到项目。
 
走好两条道路,就是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不是所有工业都是黑烟囱,都是高污染。我们要服务好银联,让黄山园区切切实实地建好建强建出示范。有了示范就可以争取更多的数字企业将后台放在黄山,甚至阿里巴巴的一部分后台放过来也不是不可能。有了示范就可以延伸产业链,以此为突破口,与杭黄绿色产业园呼应,打造数字产业集群。黄山是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徽州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必须保护好、发扬好。我们的旅游还是处在较为初级阶段,我们要推动旅游数字转型,把旅游与更多的产业结合,给游客供给更多产品、更好体验,创造更多的收益。
 
这两条路,其实就是党委政府现在正在努力探索的,我只是根据报道,加上自己的理解,简单粗略说了一下,并不准确,更不全面。
 
最后要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是黄山,是我们的家;我们怎么样,黄山便怎么样,家便怎么样;我们是什么,黄山便是什么,家便是什么;我们有精气神,我们不抱怨,我们奋斗,黄山必定越来越好,家也越来越好。


来源山系人文

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责任编辑:程红妹 二审:徐海生  终审:金一梅

推荐阅读

二等功!黄山籍军人程逸群真棒!

每人10000元!黄山区6名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收到“爱心红包”

中心城区两地块成功拍出!位置在……

两会,将这样影响“小明”的生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