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楫搏浪拓新局!黄山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曾辜负!

黄山日报
2024-08-2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不曾辜负的时光,见证了黄山这座城市的执着坚毅奋斗和成长。



2020年,注定不寻常。


这一年,我们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水灾情的不利影响,稳住了发展基本盘,努力于危机中寻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一年,我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如愿捧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拟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梦幻黄山 礼仪徽州”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增色添彩。


这一年,我们信守承诺、善作善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回望这一年,每一个成绩和荣耀的背后都回响着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本报资料图



扩大有效投入 改善供给结构


12月12日,我市贯彻“六稳”又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项目9个,涵盖精密制造、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文旅康养等领域,总投资45.3亿元。

本报资料图

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有效投入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能。一年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六稳”“六保”要求,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生命线”,抓稳有效投资“压舱石”,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抓招商增后劲。


严格落实“四督四保”“集中开工”机制,扎实推进299个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1-11月完成投资259亿元,超序时进度20个百分点。共集中开工10批次71个重大项目。全年将力争实现重点项目开工超100个、竣工超60个、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300亿元目标,昌景黄高铁、池黄高铁、芜黄高速、东黄山国际小镇、小罐茶运营总部基地、青云科技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聚焦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持续深化与北京、上海国企、央企省企、知名民企、高校院所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开展产业链招商、存量招商、以商招商,1至11月共招引项目474个,到位资金313.4亿元。特别是成功举办第二届黄山发展大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5个,总投资额711.5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投资企业占比6成以上。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各地紧盯有效投资这个关键,强化支持、优化服务,持续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效益。

本报资料图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各地紧盯有效投资这个关键,强化支持、优化服务,持续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效益。


一方面,积极推动以智能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加快推动食品加工、汽车电子、绿色软包装、新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年预计完成技改重点项目150个,完成“机器换人”项目100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以上。


一方面,组织开展高新企业和战新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战新高新产业,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总数达166家。


同时,市政府围绕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未来五大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出台14个方面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实化支持政策和措施,全面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本报资料图

办好民生事业 共建共治共享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洪灾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市各项民生工作力度不减,民生工程支出保障有力。截至11月底,全市有任务的30项民生工程共完成投资53.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1.3%。

本报资料图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胜利在望。全市1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万人实现稳定脱贫……通过精准扶贫,做到了村村有卫生室和村医,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全市实现义务教育零辍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全面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完善中心城区路网,全面推进道路“白改黑”,消除“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城乡停车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强化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整治,加强市民素质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我市成功入选。


推进高质量发展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在“十三五”即将收官之时,盘点我市高质量发展成就,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


创新发展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为主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精致农业中茶叶出口量占全省80%、全国10%,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超过40%,产业内质显著改善;


协调发展上,全面完成全国“城市双修”试点,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有城的品质、镇有镇的特色、村有村的景致成为黄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写照;


绿色发展上,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主要生态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即将完成三轮试点,试点经验全面推广,“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实验区”写入中央文件;


开放发展上,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融杭接沪”步伐,成功打造黄山发展大会等开放平台,形成了以高铁高速为主干的大交通体系;


共享发展上,民生工程走在全省前列,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拟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主要均量指标位居全省中上水平。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黄山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为“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本报资料图


作者: 胡利龙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汪鼎  二审:徐海生   终审:肖平

推荐阅读

7·7洪水中大哭的歙县茶企老板笑了!
【黄山影派(35)】凌云龙:以影为媒富桑梓
黟县获全国荣誉!全省唯一!
黄山风景区连续迎来降雪(附冬游攻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