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直击 | 李奇霖:从固收角度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2018-03-14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


近日,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先生莅临经济学院,主讲学院金融专硕297期实务课程。该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老师主持,金融硕士研究生等共计50余人参加听课。

讲座伊始,李奇霖先生开门见山地告诉同学们,讲座的目的在于给大家提供一个从固定收益角度理解宏观经济的框架,把将来同学们面试银行、资管等机构可能面临的专业问题尽量一网打尽。这也充分体现了其作为首席宏观分析员注重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个人风格。



讲座分为三大块。首先,李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传统债券市场研究框架。2013年以前,宏观经济研究常用金融数据作为利率的先行指标,例如信贷余额对10年期利率走势存在的领先性十分明显,CPI走势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致性更高。2013年之后,随着债券市场创新工具的应用,才使得这种相关性有所减弱。李先生提到,我国之前以GDP为纲的经济实质上是土地融资驱动,这使得地方政府无法承受土地减值带来的信贷紧缩的后果,从而经济高度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这几年强调发展注重质量而非数量的新经济,也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进行融资。高度依赖土地融资的经济增长模式,给宏观利率带来的后果就是利率的高企和随之而来的熊长牛短的“债券市场”。只有发展技术驱动型经济,才是拯救债券市场的根本出路。他引用的一句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率水平与国家文明水平有关”。


 


第二部分他讲了引入同业以后的债券市场框架。其背景是2014年之后,资本项目转为逆差,外汇占款减少,央行发明了一系列创新工具如SLF、MLF等,其目的不止在于宽松信贷,还在于调控经济,通过规定放贷的用途,将经济发展引入到重点领域。但央行放贷对象仅限于大型国有银行,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其获得信贷的途径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型国有行的同业拆借,这便是同业兴起的原因。同时,同业不用缴准、不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刚兑和息差等优点使其迅速发展起来。然而,随着监管的趋严,银行体系内同业套利行为遭受了重大打击,同业套利被明令禁止,使得银行、券商等面临很大的冲击。这便是李先生第三部分所讲的内容。


 


2018年以来,债券市场形势严峻。随着资管新规、流动性管理新规的出台,对于银行理财来讲,非标业务会大大萎缩,保本理财或结构化存款业务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对于信托,多重嵌套限制对于通道业务冲击非常明显,分级业务难以展开;对于公募基金来说,非上市股权投资项目或被终结,短期流动性压力加剧,中长期看起来净值转型是利好,但实则竞争加剧;而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其分级产品、FOF的发展将面临很大的阻力。这一系列的打击,使得大家意识到,金融市场未来发展面临很大压力。



讲座结束后,尹晨副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同时,李先生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就业、行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本次讲座,李奇霖先生带领大家进一步了解一个真实的、全面的债券市场,使大家对学校所学各类知识有了更深刻全面的思考,对大家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撰稿:黄依婷

编辑:黎仲明

审核:何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