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场观察】制造业太难!收到一大堆高学历简历,却找不到一个高级技工

专注于机械行业、专业、职业信息分享

 服务于制造业百万工程师

推荐阅读

【机械设计】非标设备最常用型材——铝型材的二十种连接方式,动图演示,看看就会!

【专业知识】超详细注塑产品缺陷分析PPT,终于找到了,收藏后学起来!

【职场分享】在大机械行业,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项目主管??

【专业知识】这些机械设计的简单题,还会否?喊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相关调查显示,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是5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更可怕的事实是,30年前中国高级技工占比就是5%,这意味着,我们压根没有构建任何技工培训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都处于野蛮时代,企业主把流水线的效率演绎到了极致,工人则渐渐退化成一部机器或者一把大锤,但现在,流水线的这种极致遇到了瓶颈,年轻人越来越讨厌进工厂,单调的工作逐渐被机器人和AI取代,于这种背景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高级技工”的重要性。

号称“灰领”的高级技工差多少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5%,而我国7000万技工中,可称为“灰领”的高级技工仅占5%。按“十五”规划,这一比例应达到15%,因此,当时的缺口达700万人!

12年过去了,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在劳动者中的比例已经提高到40%,我国依然徘徊在5%的低水平上。

麦肯锡公司在201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而人社部在2014年底的数据显示,在我国1.57亿技能劳动者当中,高技能人才仅4136.5万人,比例为26.3%。

“地位卑微”的技工

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很高,且无法只靠天赋完成工作,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于技能、心态、性格、环境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比如一些机器加工部门需要常年跟机械打交道,环境的气味大、夏天热、冬天冷、且容易出现工伤事故,正因如此,车间易冷。

其次,中国技工缺少存在感,最重要的还是制度文化使然,因制度的不健全,中国人的投资观念都是短平快。在这种心态下,整个社会都在崇尚热钱、快钱,都希望能一蹴而就地搞定人生,在这样的环境,技工的存在感实在太低,社会更不会给予其应有的尊重。

“选高校,弃技校”的中国青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017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

但是在多数人的价值排序中,技工教育仍然是相较于学历教育的次优选择。于是,在高校招生的筛选机制下,高分考生大都被高校“揽入怀中”,考不上大学的学子,退而求其次,才不得不选择读技校。

随着大学扩招,技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将会影响到10年,20年以后的中国高级技工数量与质量。

普通的人是绝难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之快感的,他们更享受抢别人女朋友的快感,于是如你所见,学校里、中小企业里都不推崇高级技工的培训,应试教育中,学生专注书面指导和考试,硬背概念、强记公式、涉险考试构成了中国技校的全部生活,至于说实际操作或者试验论证,大多数的学校因经费紧张而敷衍了事,要知道大学、技校中的年华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学习欲望、精力、好奇心都是最旺盛的,我们却慷慨地、毫无察觉地浪费这大好的生命,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也就难怪大学生找工作比上天还难了。

我国企业技工缺乏传承机制

学校的环境不理想,起码单纯,而一些腐朽的企业则更加毁人不倦了,事实上,中国很多企业推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钻研技术的人常常得不到制度的赏识,在薪资待遇方面要远远落后于管理者,更畸形的状况是,中国企业向来内耗严重,很多“劳心者”没有把心思放到“育人”之上,而是放到“人玩人”之上,不懂创造式地开发利润,就只能盯着固有利润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个遍体鳞伤,技工的成长轨迹本就与这种制度文化相冲突,没有存在感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了,既然没有存在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谁又愿意静下心来研究技术,中国技工渐渐退出了中央舞台。

而事实上,通过技工教育同样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与人生的成功。

“中国现在的大学已经不少了,中国现在缺的不是大学、不是研究院,也不是博士生,我们缺的是更多好的职业技术学校。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上大学,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得上大学,考上大学也不一定就能对社会有用,中国有14亿人,很多人需要的是去职业技术学校学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技术。”

以上这段话出自马云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的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上的演讲。

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很高,且无法只靠天赋完成工作,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于技能、心态、性格、环境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比如一些机器加工部门需要常年跟机械打交道,环境的气味大、夏天热、冬天冷、且容易出现工伤事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可蹲在办公室里码字,也不愿意去尝试学习相关技能,更不要提什么攻克技术壁垒,变成先驱之类的想法了,更重要的是,在时下日益浮躁的大环境下,即便有些人立志在技术上寻求突破,也难以不理会外界的各种诱惑。

工匠之路,漫漫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亘古不变,中国社会、企业、学校剥夺了技工的存在感,终将会遭到报复,这种报复体现在产品溢价率低、人员离职率高、销售困难、企业运营难以为继等等,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开始了重新寻找工匠之路。

中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巨大,应该说所有的制造企业都需要高级技工。但我们必须要给高级技工一个定义: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技能工人。“一技之长”、”专业“就是”专才“,而不是那种可以凭借名牌大学、高等学历四处跳槽的“通才”。大多数的通才们往往是啥都懂些,啥都不太精。企业求才之心是非常迫切的,但提供“专才”的培养机构却不是很多。中国的工匠养成依旧任重而道远!

人大代表梁伟浩的提案中就有一项关于“工匠”型制造业人才培养。在制造业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梁伟浩深感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国工匠”的重要性。“放眼国内的制造业企业,都是流水线工人多,中高级技工少。”梁伟浩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对接不起来,所输出的人才距离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未来制造业的转型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为此,梁伟浩建议应创新国内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融合,完善在职晋升、培训等体系,探索和构建“工匠”型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制造转型输送生力军。

梁伟浩建议,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强化百姓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同,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建设中来,尤其是对于支持职业院校教学与就业工作的企业,可为其提供更多的补贴及减免税政策。

“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强国的现代学徒制就很值得我们借鉴。”梁伟浩说,应该让优秀的企业员工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师徒式”教学。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制造企业与职教院校之间的人才联合培养,职教院校可以依托已有专业教学基础,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针对企业的人力缺口开展对口培养,通过校企共建教学生态等试点。

从工人到工匠需要时间的沉淀,梁伟浩说:“回去之后,要继续从我做起,给员工的培训可以再多一些,‘输出’的工匠也可以更多一些。”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工匠精神”也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不同于本平台认同或者持有相同观点。

配套资料分享公众号

今日分享资料:

  1. 【软件资料】SolidWorks2019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视频教程+源文件+ppt

  2. 【软件资料】数控编程培训资料 打包下载

  3. 【小工具】GJ0048: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系统

  4. 【小工具】GJ0049:标准铁件重量计算公式

  5. 【机械类书籍】JX0153: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

  6. 【机械类书籍】JX0154:机床夹具设计与使用一本通 高清版

  7. 【三维模型】3D0179:提升皮带输送机

  8. 【三维模型】3D0180:双作用叶片泵


加微信:15311423147

申请加入机械工程师微信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