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筑梦澳洲】王栋:困境是年轻创业最好的礼物

2017-02-13 裴静怡 澳洲网

 

即使创业已经将近10年,王栋依然保持热情满溢的劲头,他会主动和人搭话,对很多事物表示好奇,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不吝赞美。但外人无法想象的是,王栋的创业路充满了波折,尤其是加入新能源行业后更打击不断,并被推倒重来,他自己笑称,“当前的成功是从失败中一步步走来的”


采访的时候,王栋创立的新能源公司Surpass Energy已经拿下南澳第一个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电站,这是南澳州第一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不仅令业界瞩目,而同时也是本地华人新能源企业第一家,还创造了很多的首次。王栋分享了很多很多细节和一路走来的想法,令人动容。他说,在创业的初期就经历了那么多,自己已经变得务实且坚强,未来不仅要坚持,还要跑得比别人更快更稳。



从开咖啡店到新能源,

为家人心中的“担当”

 

进入太阳能行业已经七年,王栋说,感觉还是刚刚起步,不可有任何松懈;南澳的项目启动后,吸引了不少同行及投资者的询问,同时也有新的项目开始启动,“在别人看来似乎是成绩卓著,但对自己来说只是开始。”王栋一开始就很坦然地说出了真实感受。


王栋其实很感性,他说他开公司不是全为自己,开始是受父母的启发和引导,现在则是为了员工、合伙人,还有供应商、投资人及股东,最后才是那么一点点逐渐成型的梦想,即“在澳大利亚主流行业,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华人能源企业。”他同时认为新能源是一个可以让中国人在世界上骄傲的行业。


这样感性的王栋,一开始没有很宏大的理想。17岁独自到澳洲留学,在研究生毕业后,他最初计划和夫人开一家餐厅,过看上去很美的“吃货”日子。于是在毕业后等待移民的那段时间里,他投资了朋友的一个咖啡连锁品牌店,短短半年就经营得有声有色,“我咖啡冲得可好了!”时隔多年说起,王栋显得还很自豪,他也培养了一批年轻又能干的店员,把店的业绩做到了该品牌第一,从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对开餐馆这个目标更有信心了,“觉得可以自给自足,应该能赚钱。”


但‘开餐馆’这个小梦想,却让双方父母大为‘震惊’,尤其是他经商颇有成就的岳父。他们对刚完成硕士学业的王栋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觉得他应该发挥所学所长,做些更大的事业,有更多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在父母的强力反对中,他被赶鸭子上架,开始了对新市场的探索。在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了解后,他竟一头扎进了新能源行业。如此,便是七年。



从零了解到决定全身心投入,这并不是冲动。澳洲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加上Monash大学商科的学习,王栋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了解——澳大利亚本身是能源大国,新能源无疑是这个国家未来主流的大趋势。王栋本身对能源事业有着自己的看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因为蒸汽机和化石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并将会再一次变革资本市场,我要抓住这次变革的机遇!”王栋充满敬畏并憧憬的说道。


2010年,王栋首次参加在墨尔本举办的一场新能源展览会,当他看到不少本地的能源公司在太阳能产品的摊位前大排长龙,抢着购买电池板、逆变器时,他还是为行业的火爆感到很震惊,“场面很火爆,产品几乎供不应求。”



当时的王栋为中国一大型新能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主攻澳大利亚。他把参加展会的情况和其他调研信息汇总成报告提交,并建议总公司加快研发民用型(户用型)太阳能产品,得到了总公司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王栋的建议获得通过,原本主打商用型产品的总公司建团队研发生产民用型产品,王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口气签下了价值300多万人民币的订单,创下当时该公司史上出口额的最高纪录。

 

风雨前行,写下“挫折百科全书”

 

可以想象当时的王栋是多么意气风发,更是踌躇满志,但这个辉煌的成绩,却是一系列打击的开始,接下来王栋遇到的“几乎都是坎”。


由于是第一次做民用产品,新产品研发的时间一拖再拖,预计3、4个月能上市,足足拖了7个月,等到终于交付使用,安装的30多台逆变器出现了“水土不服”:由于不能在澳大利亚高低波动的电压下工作,出现持续“罢工”。更严重的打击还是来自市场,2011年—2012年初,澳大利亚政府调整政策,第一次减少对安装太阳能的补贴,原本一路猛进的市场一下子冷淡了下来,下了订单的客户也备受冲击,无法消化剩下的产品,出口过来的产品则被转来转去。


现在回想起来,王栋依然心有余悸,除了要解决产品问题,还要和客户“斗智斗勇”,过程“像演侦探电影”惊险。当时接货的客户负责人私下要求退还之前的货款,并转入其个人账户,引起了王栋的警惕。王栋向同行打听,又去调查其财务纪录,甚至在下班后跑去工厂查看其运作情况,意外发现厂家已经进入破产管理程序。惊得一身冷汗的王栋马上通过正常渠道把产品撤回,并发回中国总公司妥善处理,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随后,王栋开始等待第二代新产品的研发,谁知这一等就是一年,这对于处于火热市场第一线的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噩梦般的煎熬。“行业慢慢开始复原,但我却几乎什么都不能做”。王栋靠帮朋友转卖滞销的品牌尾货来过日子,但因为没有获得正式授权,还收到过律师的品牌侵权警告信,最后什么也没有卖出去。


等待了一年多后的2014年初,第二批产品正式到位,看到一台台崭新的设备入库,王栋又开始变得踌躇满志。为了稳妥,他还特意在家中装了全套的示范设备,也接下了不少的客户订单。但没有一点点防备,已经安装的10多台机器突然全部出现故障。“我很清楚记得当天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本来满怀的信心又一下跌落到地上,一下子又全颠覆。”王栋形容。



经过紧急排查,他们发现第二代产品中存在一个很小的问题,需要对机器进行升级,但这个问题却几乎是“致命的”——因为考虑不周,升级必须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这意味着所有产品需要安装到设备中才能修理。


于是,在当年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墨尔本最炎热的夏季,王栋除了协助员工维修其他客户的设备,自己还忙于把未安装的30多台机器扛回家:从仓库搬运到家,背到屋顶上,安装升级,然后拆卸下来,再搬回仓库,“每个大概是38公斤,每次只能搬5台,一台一台举到约1.7米高的系统处,顶着酷暑,通电后升级,为了节约公司开销也不请电工帮忙,只能一个个自己做下来。”王栋开玩笑说幸亏自己长得比较强壮,才经得起这上上下下地折腾。


到所有的机器升级完成后,迎接王栋却是又一波的考验。本来应该在每年6月进行的补贴政策调整,由于当年装机量过大,一下提前到当年的3月。这意味着是王栋辛辛苦苦升级维护好的第二代产品,很可能因为行业需求下降,面临滞销……


在闯入新能源的头两三年就遭遇了一次次的打击,王栋说,从这中间随便提一段细谈,都是无数大小问题和波折组成的篇章,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挫折的百科全书”。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王栋当时也有灰心的时候,也面临过其他的诱惑。在第二次下降能源补贴的2014年,代购行业已经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王栋身边很多同学、朋友、甚至新能源同行开始卖奶粉卖保健品,干得热火朝天,也赚了不少,只有王栋还在苦苦坚持自己的梦想,并经常打趣道“做什么都比做新能源赚得多”


他说“当时最主要的想法是,这批产品出来,总公司花了成本,我要找到买家,不能退回去造成公司的损失,别人托付的东西就要做好。” 这时候的王栋颇有一种把自己生活前景置之度外的“书生意气”,他甚至称其为“牺牲奉献”精神。


也许恰恰是这样的“书生意气”,成为了王栋的精神支柱,让他度过创业者最难坚持的时候。王栋也不会只是苦守,要摆脱困境必须勇敢往前迈进,这个时候,王栋想到的不是放弃,反而是成立独立的新能源公司,去拓展业务,自己能够主导并处理问题。



2014年底,王栋和结识多年、曾经在本地一家能源公司担任CEO的伙伴合作成立Surpass Energy 公司(SSE Australia),两人配合默契,也有充足的行业经验,SSE的业绩开始稳步上升。很快,两人把目光转向了商用项目市场。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但王栋愿意放胆去试,“当时民用市场非常依赖政府补贴,政策随时带来致命打击,业内低价竞争也越来越恶劣,可以说看不到前景。反观商业屋顶及大型太阳能项目,竞争还未起来,同时前景可观,如果定位合适,反而容易突围成功。”这是王栋已经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胸有成竹做好盘算。



现在看起来,可能就是因为有很多事情王栋敢于去做,也能硬着头皮坚持走下去,才能一次次困难中走出来,拽着往前走。SSE在商用市场上颇有斩获,短短一年多就站稳了脚跟,在项目开发上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王栋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也开始涉猎更深更广,一步步走向更大的目标。



2016年,SSE拿下了南澳州在Whyalla(瓦亚拉)市的第一个政府公共事业规模级别的太阳能电站,并在12月底正式动工,投资超过1500万澳元,预计将在2017年中旬投入使用。项目令业界瞩目,SSE打败了包括本地及国际几个能源巨头,并且摆脱了需要政府拨款的“套路”,成为首个华人新能源公司开发南澳大型太阳能地面电站。

 


虽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但其实整个过程其实也曲折惊险万分,甚至在SSE已经通过重重考验拿到项目后,还遇到过承建商“开小差”,甚至遇到过以合作为名的职业诈骗犯,后者套取了项目资料,并游说政府把项目收回批给骗子公司。最后的结果当然令人满意,包括南澳州政府、Whyalla当地政府和居民都给予SSE高度的评价:正是SSE 令这个项目真正“落地”,也为这个传统的钢铁工业镇带来新的发展潜力。当前的项目已经开工,后续项目还会扩建,据悉政府已经承诺了再批准80公顷的项目建设用地,预计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5亿澳元。



要往正确的方向

坚持下去



很多人的成功靠运气,但王栋似乎不是最有运气的那个,他说最幸运的地方是有两家父母及自己夫人的支持,正是他们给予他人生的各种启发,一路鼓励,也让他没有太多后顾之忧,能认真坚持地做点事情,追求更大的人生舞台。


让我们感到很奇妙的是,王栋在讲述过去成功的经历时往往一笔带过,讲到目前的优异成绩也很轻描淡写,讲得最多的是他的“挫折百科全书”,在他看来,各种各样失败的经历比成功更能让人学到东西,“我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在创业一开始,就遇到那么多困难,吃亏吃得早,现在遇到再多的波折也能很淡定,能坚定的认清自己的目标,朝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他希望的是,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像他一样的留学生,看到他的经历后有所启发,能够沉下心,洗去生活和时代带来的浮夸急躁,不片面的急功近利,要勇于在西方主流社会中发挥自己更大的力量。


现在的王栋还很年轻,创业已经将近10年,他身上没有一丝丝疲态或者自满,反而勤快、乐观又仗义。很多的场合上,第一个冲到前面的人是他,妥当安排好所有事情才离开的是他,就如在事业上,勇于迈出第一步闯入未知领域的是他,遇到风雨坚持不懈的依然是他。王栋说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的人——一旦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自己会想办法给它施肥灌溉,一直不停地去push(推动)自己做这件事情,让种子发芽生根不断成长;而当遇到挫折时,心里还会有一种不妥协,如果没有做到让自己满意的答卷,或在失败的时候退出,可能从此就是失败的人生。



也许对于这位年轻的创业者来说,现在更懂得如何风雨兼程、勇往直前,最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成果,早已经不在他顾虑的范围内。王栋说,找到正确的方向,坚持不懈,哪怕道路再曲折,也终将能够走到心中的目的地,而在这过程中要战胜的只有自己。

 

喜欢澳洲网公众号?快去置顶!!!



审核:Peter

统筹:Tiger

编辑:Gloria


享受精彩  享受福利  长按关注”澳洲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