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职业文化会遇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和“曲高和寡”的窘境?又是谁折断了职业文化“情怀”的翅膀?我想,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问题,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一种社会氛围的映射。

“你一个警察,整天捣鼓这些文绉绉的东西干啥?有这功夫还不如学学炒股,看看养生来得实在……”渐渐地,我已习惯了这种有感于警察这个职业焦虑的善意提醒。实际上,不单单是在警营,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职业焦虑:我们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职业文化呢?我也时常关注有关职业文化相关的报刊、网站——或是信手随笔,或是心路历程,又或是颂情咏志……可我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缺少了些什么?对,是情怀,是职业追求的情怀,是人生理想的情怀。

诚然,在这些职业文化中,不难发现文采飞扬、辞藻华美的文章曲赋,更不乏才气纵横、妙笔生花的才子墨客。以警营文化为例,从公安部到基层公安机关,各级各部门都在鼓励警营文化发展;从公安部影视文化中心到人民公安报、河北法制报……各级媒体平台都在激励警营文学创作。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看、不听、甚至不信成为当前警营文化难以回避的尴尬。为什么职业文化会遇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和“曲高和寡”的窘境?又是谁折断了职业文化“情怀”的翅膀?我想,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问题,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一种社会氛围的映射。

不可否认,审美体系和价值观念是有时代性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文学形象、理想信念也必然不尽相同,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审美与价值评判的核心却是永恒的,一旦我们的眼睛被“实用主义”遮挡,身体向“犬儒主义” 膜拜,那么情怀就必然会被“名利场”禁锢。

当然,情怀毕竟不是柴米油盐,不能替代物质的现实生活。然而,对于一个有着8000多万名党员,肩负着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政党而言,情怀就好比是一双翅膀,插上这双翅膀,即使千里之外我们也能英雄相惜,产生心灵与情感的共鸣;插上这双翅膀,即使我们面对危难也能冲锋在前,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插上这双翅膀,即使我们身处基层也能放眼云端,努力进取,实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中国梦”!

制作团队

主编:马卿轩

责编:秦锋亮 马春阳

校对:辛 懿

编委:点子正

编审:王兵伟

总编:王兰香

立足河北,放眼全国
网评时事,理性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