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达室书单 03

一致通过的陈老师 传达室 2022-05-06

昨天,我刷到《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的一段采访。他说:“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


当年明月写出了畅销百万册的书,至今仍选择留在体制内,现在已是某直辖市政府研究室的副主任。


他讲的这个话,类似的我也听一位朋友说过。这位朋友身处政府核心部门,但跟在企业的同学比,收入还是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走,他就说:“在这里能见识很多东西,知道国家是怎么运转的,比较有成就感。”


在中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资源要素的分配,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就是在了解国家的运转方式。


今天的书便是关于这个主题的。


01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我猜想好多朋友一定都听过或者读过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复旦大学的学者兰小欢。


作为一本偏“严肃”的经济类书籍,它实在是有点火“出圈”,去年还获了好多奖,得到了许多大V的推荐。


为什么这么火呢?


因为他讲的是一个极其容易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政府在经济大发展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是怎样起作用的?


在我们国家,政府不仅仅承担基本的公共服务,还要承担经济发展的目标。通俗点来说,就是不光要“分蛋糕”,更要“做蛋糕”。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来,中国的GDP从当年的0.42万亿美元,增长到去年17.7万亿美元。“蛋糕”变大了40多倍。


在历史的进程中,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也一定有可以总结的经验得失。这本书里涉及到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带来哪些重大影响?跟日后的“土地财政”是否存在关联?


-在大规模投资中,政府的推动力体现在哪?如今林林总总的诸如“城投公司”之类的融资平台扮演了什么角色?


-为什么有的城市能抓住产业革命的机遇(例如中部某省会)?这其中主要官员决心起到多大作用?


-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可以拉近这些差距?以及为什么要提出“国内大循环”?


这些话题,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大。但作者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够成功地结合数据、故事和观点,让经济学的门外汉也能读得下去,读得进去。


02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



上一本书偏重讲经济,这一本书偏重讲政治。作者是郑永年。


他在国内出版的书不少,但似乎专著不多,大都是文章合集。但我感觉这一本编辑的水平高,书的整体性比较好。尽管,前面部分讲内政的,远比后面讲外交的精彩。


网上有不少人批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作者的学术功夫体现在,他能够从政治学的角度,精妙地总结出近年来一些体制改革的实质。


比如作者认为,随着监察制度的完善,形成了党内三权分工合作的制度,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察权。同时,作者也提出了问题:三权之间应该怎么配合?相互之间的边界又在哪里?发现问题之后又如何处理?


书中,诸如此类分析还有很多。


前年八月,郑永年教授出席了最高层举办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这个显示,他的学术是得到官方认可的。


03


《岁月留痕》




书名很小,叫工作纪事;事情很大,几乎都关乎发展的命脉。


顺着主人公的时间线,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主政上海、主管国有企业和主持立法。


邓公曾经讲过,上海是我们的王牌。这张牌打得响,跟上海连续几任主政者是分不开的。邦国同志接棒朱同志,直接操盘了上海的开发开放。从书里会发现,关键的几招,往往会决定一个城市的命运(譬如,洋山深水港)。


上个世纪90年代起,改革进入“阵痛期”,“痛”得最厉害的是国有企业。清华大学毕业的邦国同志,可以说是破解难题的高手。


当时,鞍钢也好、二汽也好,诸多大型企业面临严重经营困难。书中披露,江同志视察二汽时,听熟悉的工程师讲到“家里快揭不开锅”,感到十分震惊,当即责成邦国同志解决。


至于邦国同志是怎么解决的,你们需要看看书。


书里讲的最后一部分,是立法。


过去这个内容表现的不多。以至于大家觉得立法,是不是一个“轻轻松松”的过程。其实,这里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例如2005年的《反分裂国家法》,为什么需要立?立法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拿捏?为什么短短1048字的法律,“犹如定海神针,胜似百万雄兵”?


04


《报国有心 爱国无限:汪道涵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汪道涵先生是上海的老市长。


虽然他在1985年就退居二线了,但是,他在退休之后的发光发热,甚至比他在任时更出彩。


因为他德高望重,学养丰富,既酷爱读书,又交友广泛,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份,这些优势,都使得他能长期扮演着类似“智库领袖”的角色。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他为上海发展、证券市场、加入世贸、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等重大的问题,集聚智慧,建言献策的故事。


在一般人看来,政府的决策的过程似乎是相对封闭的,但他们其实有各种渠道,去听取意见,收集智慧。这也是体制的一部分。


我记得有一个评价说,汪道涵老先生身上有一种“古大臣风”。


他会毫无保留地举荐后辈,遇到赏识的学者,会把他们的作品直送领导人,许多人都受到他的提携。


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老者,书里写到很多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譬如徐匡迪市长的回忆,他和汪老都做过市长,一度住在上下楼。有一天,徐市长回家之后,发现汪老喝醉了,坐在楼道里不回家。于是,那天晚上,两人就坐在楼梯上聊了起来。


这本书可读性其实相当高,里面的作者都是汪老的门生、亲友和同事,一个个都大名鼎鼎。只是书名稍微官方了一点。


05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这本书的作者是岚清同志。他曾经多年主管过外贸。


前两年有部电视剧叫《大江大河》,讲的是一些人在改革初期的历史进程中,自我奋斗的故事。当时的几个标志性事件,包括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对外开放都涉及了。


这本《突围》,就是一部专门讲对外开放的“大江大河”,还原了“国门初开的岁月”。


万事都是开头难。


1970年代末的中国,有广阔的市场,相对完备的工业基础,建国多年培养的劳动力素质,但要实现经济腾飞还是面临着很大的瓶颈:一缺资金,二缺技术。


这两件事,都可以通过开放来解决。


但是,开放两个字说起来容易。时时处处都会遇到障碍:经验的障碍、制度的障碍和观念的障碍。那么,靠什么去突围呢?


答案是,人才。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够惊奇地发现江同志、朱同志等的身影,他们早年都或多或少,在这场开放的大潮中做着贡献,后来又相聚在决策层。


书的开篇,编者问岚清同志:


您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央决策层的,为什么不写这一段的经历,反而舍近求远去写对外开放之初的那些事情呢?


岚清同志回答到: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注:书出版时),首先要把这段创业史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历史也需要拉开一定的距离,至于以江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改革开放事业所做的工作,会有别人写的。


而他说的“别人”,也就是传达室现在所做的工作。



关注这个传达室

并且设为星标

点击文章末尾的“在看”

才容易收到我的消息

识得唔识得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