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提议建为海鲜大排档的废墟,如今蜕变成世界记忆侨批领地
解读汕头西堤公园
▲ 西堤公园鸟瞰图
- - - - - - - - - - - - - -
| 编者按 |
汕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而侨批文化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侨乡文化。西堤地处汕头市内海湾三江入海交会处北岸,从1860年开埠,见证了汕头由渔村到码头、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承载了汕头几百年的历史风云,是百载商埠繁荣的发祥地。
“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向民众开放之后,位于昔日西堤码头一带的西堤公园便成为汕头的历史性地标。
2013年项目启动建设时,恰逢《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语中强调:《侨批档案》“印证了近代中国国际移民和东西方跨文化联系与相互碰撞的历史”。
欣闻此,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特倡议将“侨批”、“世界记忆名录”等历史文化内容融入公园的规划设计中。
设计以“穿越历史时空,重现开埠文化”为理念,有机地将“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南粤古驿道、古出海口遗址地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处融历史纪念、文化传播、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社区公园。
对此,本栏目邀请项目负责人王丹、侨批研究学者王炜中、项目设计总负责人陈平、项目主创设计师杜与超、项目设计技术负责人陆志荣。共同解读西堤公园——这个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
- - - - - - - - - - - - - -
▲ 汕头老市区民国时期地图
【项目档案】
统筹规划– 汕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建筑设计– 汕头市建筑设计院
动工时间– 2014年10月1日
开放时间– 2016年9月28日
占地面积– 约5.2万平方米
地理位置– 汕头市金平区镇邦路尾
座落片区– 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内涵– 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
获得荣誉–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7)
-------
2013年六月份“侨批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同时经省领导倡议,汕头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汕头西堤公园,并在园区内设立“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
汕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的领导和学者在经过认真调研和进行多方案比选之后,确定采用我院提交的设计方案。并在设计的全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设计意图的圆满完成和落实。
▲ 老华侨参观西堤公园
▲ 西堤公园主题背景墙
1
设计理念
我们对这个项目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西堤公园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市民公园,我们的设计理念是挖掘西堤码头场地的历史文脉,通过侨批这个载体,创造一个能够唤起公众记忆并与历史对话的公共空间。
▲ 过番图腾墙
2
项目调研
什么是“侨批”?“侨批”是如何产生?它的作用以及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是设计初期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
为此,在前期调研阶段,我们查阅了大量与侨批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多次走访了汕头侨批文物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以及汕头市潮汕文化历史研究中心等文史单位,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获得了大量的文史资料。
文史学者王炜中不仅提供了珍贵的私藏文献,还在有关侨批文化方面给予具体的学术指导。
在对侨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我们发现“侨批”不仅是一笔笔外汇流通的记录,它还承载着成千上万个家族几代人的情感抒诉,以及深厚的社会学史料。
侨批其实就是银信合一,侨批史也是移民史的一部分,它是一部关乎人类生存、冒险、责任以及爱的史诗。
▲ 汕头侨批
随着对侨批内容的更深入调研,我们意识到如果没把“侨批”在历史上、地理上的相互关联性梳理清楚,方案设计将会迷失方向。
“侨批”它是纵横两轴线的交叉关系,一是时间或者是历史的轴线(侨批跨越了约150年的时间段),另一个是空间,或者是地理上的轴线(华侨所在侨居国和祖居国的关系)。
而且,与侨批有着密切关联的一个交叉点,即是西堤码头所处的这个场地。
汕头于1860年开埠,而西堤也成为汕头这座城市发展的发源地。自开埠后至1949年,计有数百万华人途经西堤码头过番至东南亚各国,随后这里也成为侨批往来的中心集散地。
两轴一点的框架概念揭示了“开埠”、“移民”、“侨批”和场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也确定了项目总体设计的框架和脉络。
▲ 举办小型音乐会
3
空间形式
项目的主题内容、功能、及其场地环境是空间形态设计的主要决定因素。
如何在不利条件限制下(面积仅有5公顷,场地西南面上方是 石大桥,作为水利功能的原有堤围等)有效地组织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实现能给人们带来良好感受的体验空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场地南面中间,是侨批纪念地的主要区域。通常做法是建立一座较大体量的纪念碑或雕塑,它的目的是让人们去瞻仰。
但侨批纪念地有它的独特性,是创造一个引起公众记忆和情感的场所,并非需要宏伟的视觉造型。
我们想以一种“平凡叙事”的方式,通过对历史记忆碎片的追寻,创造一个平和、引人深思的纪念环境。
因此,在设计中,将侨批纪念地放在一个平缓下沉的空间展现。
▲ 《世界记忆名录》
这个直径为36米的下沉广场如同古罗马露天剧院的舞台,是整体空间构成的汇聚点,而周围的绿地缓坡和它南面临海处的地图广场都是往这一凹点向下倾斜。
由地图广场、过番纪念码头、世界记忆走廊、海滨栈道、体育场地、入口广场等构成了整个公园的空间序列,以身体动线、视觉感知为出发点,在满足各部分的功能要求同时强调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结性和景观的丰富性。
4
主要节点
//下沉广场
如何将一段历史转化为视觉实体?如何从繁杂的文献资料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并在有限的空间给予艺术性的表现。
我们经过反复推演,最终采用在下沉广场上,构筑三道充满张力具有高差层次变化的270°弧线构成一个环形组合,形成了既闭合又开放的空间,而90°的缺口恰是进入“记忆”空间的一个通道。
它产生的空间意境是对“记忆”这一人类多层次心理情感活动的隐喻。两道景墙和中间的“记忆之流”都各有表现的重点。
在长81米,高1-4米的外围弧形墙体立面上,独创性地设计了以锈钢板为材质的壁画,以剪影图像叙事形式简朴地表述了漂洋过海、情系故里、赡养家眷、救灾救国等主题。
在清水混凝土作为背景的锈钢板上的艺术形象,犹如凝重的记忆斑迹浮现在历史长河之中。
在第二道长57米的弧形墙体上,展示了侨批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丰富文献资料,如内容感人的侨批家书、批局字据、水客证件、华侨护照、轮船班次表等。
还特别研发出的特殊的瓷砖工艺,真实地复制了珍贵的纸质文献,让侨批文献走出博物馆,使更多公众接触和了解这一历史文化的瑰宝。
▲ 下沉广场日景
▲ 下沉广场夜景
“记忆之流”水体是侨批纪念地的核心景观,这里集中了近千封具有代表性的侨批,它展开了侨批所跨越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
有早自1883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侨批;
有寄从侨居国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侨批;
也有记载着收批人所在的村镇、户址、名字等信息的侨批;
还有显示出各种货币的侨批以及华侨异国生活的老照片。
涟漪的水面使静躺在水中的侨批和照片若隐若现,似乎平静地述说着被时光淡忘的不完整记忆。
//地图广场
下沉广场南面的地图广场,重现了老城独特的放射性城市网格脉理(如同法国巴黎凯旋门为中心的圆形辐射格局)。
采用民国时期老城区地图,在地面上按比例重现当时主要的路、街、巷的名称和走向,赋予广场空间一种历史存在感,站在地面上,可以见到历史街区、街名和众多侨批局的商号,或许可寻找到自己儿时的老屋位置,随之勾起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 地图广场
//过番纪念柱
西堤码头历史上曾经是大量广东、福建移民离岸乘轮船过番的港口。
在场地西面临海处,构建一座过番纪念码头,是对先辈们当年背井离乡、漂泊异国的艰难历程的缅怀和纪念,同时也说明了移民和侨批之间的密切历史关系。
因此在原有的旧堤围上,设置了一座由九块几何造型的混凝土模块组成的过番纪念柱,上面用中英文刻写东南亚各国及港口的名称及航海距离。
过番纪念柱、过番路线图和地面花岗岩条石上的移民大事记,以景观的方式概括地表述了先人们的“过番”历程。
▲ 过番纪念柱
//世界记忆走廊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它目的是保存文献遗产,提高人类意识,宣传和公开人类的文献财富。
《世界记忆名录》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侨批档案”于2013年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因而才产生“侨批纪念地”项目。
我们认为通过公共空间展示的方式,将能使更多公众了解到世界记忆工程的意义,从而也进一步加深对“侨批档案”作为文献价值的认识。
因此,我们在地图广场和过番纪念码头之间的缓坡上设计了一道长约40米的“世界记忆走廊”,其中选取了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部分文献遗产,也包括“侨批档案”在内的九项中国文献。
▲ 世界记忆走廊
▲ 世界记忆走廊(局部画面)
5
链接
五年前的今天,我根本不敢想到礐石桥工地留下来的这片废墟会成为一个以侨批为主题的公园。在那不久前还有部门提出将此地做简单绿地建设,甚至做海鲜大排档。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这个西港河出海口,一个不到两公顷的小公园也建在这里,恰好我也参加了这个项目的设计。后来由于礐石大桥的建设,公园被破坏得荡然无存。
没想到三十年后,我从设计的角色转换到建设管理的角色,我更理解设计者在项目中的处境。我能做最大的努力就是给设计师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在设计过程,不去干预他们的想法。
汕头市建筑设计院院长陈平和杜与超教授都很有汕头的历史情结,而且都是华侨的后代,还有原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王炜中先生,他是侨批研究学者,这次他在侨批专业方面也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幸运的是一系列的巧合促成了西堤公园的一个个精彩章节,首先是二〇一三年,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再而汕头又掀起一场开埠文化的一系列活动,西堤这个原来不起眼的地方竟然就是汕头开埠的发源地,那时这里有国际著名的太古、怡和老字号的码头和水上机场,成为华侨和侨批的出入门户,更甚者,此处云集着近八十个侨批局……
其时汕头正掀起“绿满家园”建设,许瑞生副省长给市委书记和市长来信,提出将刚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的元素植入西堤公园的建设,并亲自搜集了大量的素材,提供给我们,还提出许多创意,为公园的建设制定出方向,于是世界侨批纪念地落户在此。
西堤公园的建成,给汕头市民带来了汕头历史的记忆,也给旧城带来了活力,它和旧城的恢复一脉相承,去年它获“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更应证了它的成功。
——王丹
西堤公园项目负责人
汕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总工程师
高级园林建筑师
▲ 饶宗颐题:海邦剩馥
去年9月,“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向民众开放之后,位于昔日西堤码头一带的西堤公园便成为汕头的历史性地标。
侨批,是我国的著名侨乡之一——潮汕地区的“特产”,它发轫于海外移民,潮汕先民为生活所迫,乘坐红头船到异国他乡谋求生路。
他们在海外谋生时,牢记着“钱银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及妻房”的临行嘱咐,将得来不易的血汗钱尽快地托寄回家乡,恪尽赡养家庭的义务。
在金融和邮政机构尚建立或极不完善的情况下,侨批是最为理想的托寄方式。
开始,水客和侨批局员工是乘坐红头船将侨批带回家乡,送到众多的侨眷手里,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汽船首次抵达汕头港,尔后的侨批便逐步从樟林港转移到西堤码头一带登岸,成为海外侨批的集散地,因此,汕头的侨批业尤为发达。
1930年以后就有66家,占当时广东全省侨批局总数的70%;占当时全国278家注册侨批局的近四分之一。
由此可见汕头侨批业的重要地位。据统计,在汕头“四永一升平”的侨批局旧址,至今仍有27处,这些都是汕头作为侨批主要集散地的历史见证。
侨批具有独特的“个性”,从中可以解读出海外侨胞和家乡家庭的“家情”、侨胞故里的“乡情”、侨胞侨居国和祖居国的“国情”、世界风云变幻的“世情”和侨胞对祖国、亲人的“亲情”,可谓是跨海越洋的“两地书”,近代华侨社会的“百科全书”。
故国际汉学大师饶宗熙教授高度评价潮汕侨批“是研究社会史、金融史、邮政史以及海外移民史、海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的宝贵历史资料”,“可谓是继徽州契约文书之后在历史文化上的又一重大发现”。
由于侨批记载翔实,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涵盖面广,具有原始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文献特征,因此,于2010年、2012年相继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并于2013年,在《共产党宣言》、《人权宣言》等之后,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跨身于世界记忆遗产大雅之堂。
作为侨批主要集散地的汕头,也因此增添了光彩,成为“百载商埠”一张城市“名片”。
所以,西堤公园“世界记忆名录纪念地”可谓实至名归。
——王炜中
新华社高级记者
侨批研究学者
▲ 学生参观“记忆之流”
| 后记 |
2017年10月,西堤公园荣获国家住建部“2017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彰显了西堤公园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现代形象的时代意义。
与此同时,西堤公园的落成,既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精准实践,对提升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将对古海丝和南粤古驿道重要节点的建设和开发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如今,西堤公园不仅仅是个户外公园,其中的“地图广场”和“记忆之流”已经成为许多汕头市民的记忆载体,不同于展示橱窗里冷冰冰的文物,而是看得到、摸得着的记忆,使其更具纪念意义。
由此,西堤公园也成为了许多游客,海外华侨的观光圣地,特别是对海内外潮汕华侨和本地居民来说,西堤公园代表着专属潮汕族群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谱系,是赋予高度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的永远骄傲
▲ 西堤公园
总策编/郑仲标
资料/汕头市建筑设计院提供
图片/市建筑设计院 西堤公园管理处
摄影/ 马卡 张烈华 陈臣哲 吴钊全
书法/吴著明
编辑/马己芬
刊载于《汕头建筑》NO.28
Copyringt ©名家策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