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汕头中山公园的桥桥桥桥桥桥

maker+ 名家志 2024-04-11


汕头中山公园之“桥”建筑赏析


民国时期建造的汕头中山公园被誉为中国四大人工公园之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1921年建园时,时任市政厅厅长为改善都市环境,选择位于市区北部、韩江下游面积349亩的淤积地月眉坞筹建公园。


因其位置在改造规划中的市区中央,故定名为“中央公园”。


月眉坞四面环水,系清同治十三年潮州总兵方耀疏浚韩江梅溪水道,所起淤泥堆积而成,其地形势,很像月眉,称“月眉坞”。


时至今日,在地图上依然清晰可见,梅溪河和月眉河环绕园区、三座桥连接市区;


园区里近百亩面积的玉鉴湖,八座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和神韵的桥点缀,成就半岛的汕头中山公园。


1938年汕头地图(中山公园)


| 建筑档案

始建历时:1926年 - 1969年

桥梁数目:12座

留存数目:11座

最长规模:(九曲桥)全长70m,桥宽3.3m

最短规模:(红桥)全长6m, 桥宽4m

建筑形制:拱桥、廊桥、平桥(直桥和曲桥)

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第一”:九曲桥,我国造园规模最大的一座九曲桥


桥,水梁也。

从木,乔声。

骈木为之者。

独木者曰杠。


——《说文》




月眉河上连接市区的桥梁

北堤木桥  中山桥  月眉桥  迎春桥


由于月眉坞的天然水体隔断,月眉坞四周环水,公园在造园时通过架设桥梁与市区连接。


月眉河上的中山桥、月眉桥、迎春桥三座桥梁,便成为了市民进园的“三选一”的必经之“桥”。


△ 北堤木桥(1934年摄)

△ 北堤木桥(1934年摄)


约公园奠基(1926年)前后或更早,曾有一座名为北堤木桥木质结构桥,在园内搭建使用。


1929年,中山公园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中山桥顺势而生,这座木质桥便拆掉了。


后来由于交通的发展,为了方便中山公园机动车辆的交通,中山桥在1986年拓宽左右两道,与此同时,公园大门也进行了完善。



中山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30年,2010年加固大修

规模:全长32m,主桥宽7.5m,

          宽两侧各3.2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中山桥现貌

△ 中山桥旧影(1930年)

△ 中山桥旧影(1934年)


也有记录显示,1930年10月前后,大同公司经筹建中山公园委员会同意,在公园西北部创建大型综合游戏场,为方便游人进园游玩及观众看戏,在中山公园西南边搭建了一座临时木桥。


△ 民国24年(1935年)发行的二十元(正面)汕头市商库券


作为第二条进园混凝土大桥,在1931年8月8日第三十二次执委大会上,有委员提出第二条进园混凝土大桥的名称应该确定。


几番讨论后,确定桥名仍定为“月眉桥”,另拟礼请著名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书丹。



月眉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58年,2003年重建

规模:全长35m,桥宽8.5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月眉桥现貌

△ 月眉桥旧影


当代潮汕诗家王纪平先生的《一剪梅》则写道:“月眉桥在翠堤中,桥也玲珑,堤也玲珑。”


月眉桥由于后来成为危桥,且为方便中山公园机动车辆的交通,公园于2002年重建月眉桥。



迎春桥

建造时间:1969年

规模:全长43m,桥宽5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迎春桥现貌


1969年,公园新建全长43米、宽5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迎春桥


至此,中山公园形成了“西有月眉桥、南设中山桥、东架迎春桥”的“三桥鼎立”局面,让这座仿佛置身水上的“城市后花园”与喧嚣的市区有了连接点。




园内八桥,“画卷”的点睛之笔

九曲桥   玉带桥   槐荫桥  展虹桥

碧波桥   红    桥   丁水桥  浣花桥


园外三桥别具历史意义,园内八桥也各自精彩。


它们既是连接园区各区域的纽带,也是公园重要的景观组成部分。


贴水成街,枕水而眠,或气势恢宏,或诗情画意,山水辉映,与亭台楼阁、花草奇石,形成一番风光绮丽的景色。



九曲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36年,1973年桥身加固,2006年进行大修

规模:桥宽3.3m,全长70m;亭10.5m9.5m 副亭4.7m×5.2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九曲桥现貌

△ 九曲桥旧影(1940年明信片协荣印书馆发行)

△ 九曲桥(建筑设计图纸)


上世纪30年代,位于公园东部的人工玉鉴湖,面积6.3公顷,占全园面积近三分之一。


玉鉴湖于1934年动工挖凿,分南北两部分,北部用湖泥垒筑成龟山、蛇山和五角星山,形成湖山景观。



玉带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40年

规模:全长11m,桥宽3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玉带桥现貌

△ 玉带桥(1930年明信片,汕头梅花摄影室印制)

△ 玉带桥周边旧影

△ 玉带桥(明信片)


由于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挖湖堆山的造景手法,湖上跨水连丘的小桥成为整幅“画卷”的点睛之笔。


同一时期,九曲桥、碧波桥、展虹桥、红桥、槐荫桥、玉带桥、浣花桥、丁水桥八座大小造型各异的桥梁,巧妙地穿插于五个小岛中,如彩带挥舞在水体和亭台建筑之间,错落有致,洒脱却也含蓄的自然意境。



槐荫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36年

规模:全长14m,桥宽3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槐荫桥现貌

△ 槐荫桥旧影


历经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园区里的这八座桥梁,在2015年底由相关工程建设部门对玉带桥、展虹桥、槐萌桥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后,再次焕发光彩。



展虹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35年

规模:全长10m,桥宽3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展虹桥现貌

△ 展虹桥旧影


公园里所有的桥梁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一座——九曲桥,也是我国造园规模最大的一座九曲桥。


它与公园的中山牌楼、假山被称为园中“三绝”。



碧波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37年,2001年重建

规模:全长20m,桥宽5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碧波桥现貌

△ 碧波桥旧影

△ 碧波桥 王丹 画


整座桥九个相互呈直角的桥体呈“曲”字造型连接,桥上度香亭分重檐攒尖琉璃顶主亭一座、单檐攒尖琉璃顶副亭二座,巧妙地与桥有机融为一体。



红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58年,2010年加固

规模:全长6m,桥宽4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红桥现貌


有部分的”园中桥“甚至可用一句诗来概况美态,如:


桥名玉带也,跨涧连丘耳。由是往还,则假山、溪涧交相辉映,诸景层出矣,真奇观也。



丁水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37年,2001年重建

规模:全长20m,桥宽5m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丁水桥现貌

△ 丁水桥旧影


桥以槐荫名之。涯边古槐婆娑,真得溪涧之幽矣。


展虹为桥名,乃镜奁平开,虹影宛舒耳。前值龟山,与九曲亭桥之形势合焉。举目转盼,互有景物,接应不暇。



浣花桥

建造/修缮时间:建于1954年

结构:全长7m,桥宽2.8m

规模:钢筋混凝土结构。

△ 浣花桥现貌



长虹卧波,水浪拍岸。


细品中山公园的桥梁,各有千秋,形态、风格、细节上汇集了多种经典桥梁类型,就连桥名大多引经据典,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和设计者的匠心。


这些桥梁,在组织起交通路线的同时,还变换着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


历经悠长岁月的洗礼,倒映在河面上的十一座桥,连同着夕阳的余晖,仍旧韵味悠长。

△ 槐荫桥 王丹 画





中山公园地址 _ 汕头市金平区月眉路5号




总策编 | CREATOR

郑仲标

顾问 | ADVISER

王丹

文稿 | WRITER

李嫚玉

摄影 | PHOTOGRAPHY

翁志雄  吴钊全

画作 | PAINTING

王丹

图片 | PICTURE

汕头市档案馆

中山公园管理处

汕头图书馆

陈传忠

许锐锋

书法 | CALLIGRAPHY

吴著明

 编辑 | EDITOR

马己芬



你可能还想查阅:






声明:凡转载名家志原创文章,请开头标注完整来源和文末附上以下二维码;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转载,统统关小黑屋啦。


Copyringt ©名家策划管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