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真实!救人的华政小伙儿潘越当过兵~

帅气的 华东政法大学 2021-01-17


这名在夜晚苏州河畔勇敢救人不留姓名的“阿兵哥”正是华政2016级军事法专业研究生潘越!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你心目中的军人是什么形象?《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耿直,《战狼》里的敢打敢拼,还是《红海行动》里的沉着应对?


在这个军人的节日里,我们跟随华政人潘越~

敬军人!

敬勇气、敬坚毅!

敬普通却未必平凡的每一个真实!

 


“当兵给了我救人的勇气”

 

今年4月10日晚7点,一位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的老人吵着要去华政长宁校区河东操场“散步”。因近期老人一直表现出轻生念头,所以在阻止不了的情况下,家人一直跟在身后以防万一。老人行至苏州河近水平台处时突然跳入河中,即使家人及时跳入水中施救,但仍因水深天黑,力气殆尽,爬不上岸。途经此处的潘越见状,立即跳入水中营救,拼力将老人家救起并报警。事后,在家属的一再要求下,潘越留下化名“潘浴东”便悄然离去。

 

下水救人本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加上时处黑夜,风险程度不言而喻,但潘越却直言没有考虑任何一种曲线方式,以最简单、最高效也最勇敢的方式进行了救援。在他看来,看似联系遥远的部队生涯,却成为促使他下水救人的原因之一。

 

“部队生活教给我的勇敢和坚毅,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对救人这件事情而言,也可以说是直接的影响。”声音中的坚定让这份意义显得更加明显。

 


2010年底至2012年底,潘越在兰州军区68307野战部队服役两年。常时间驻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让从小在南京长大的潘越一开始“很不适应”。再加上身处野战部队,日常训练尤为艰苦,五公里、定向越野、射击训练、班排连战术等强度训练乃是家常便饭。“刚开始真的觉得很苦,适应不了,气候、饮食、训练强度等等。尤其是夏天,虽然没那么热,但这里海拔高,紫外线是真强,晒得人受不了。”

 

两年多的军队生活,活生生把本来肤色白净的他晒成了个“黑煤球”。“你看我现在黑得呀!”潘越忍不住笑着说。

 


熬着熬着,“吃苦”熬成了“习惯”,就好了。潘越说,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适应,其实就是“习惯了”,这种“习惯”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与意志,更磨练出自己“宠辱不惊”的心态。“俗话说得好,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习惯了这些旁人看来很苦很累的事,再回归到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事都不是事儿了!不管是艰苦也好、荣誉也好,看待事物的心态变得平静。”

 

或许也正是这种“习惯后的平静”,让潘越在下水救人后化名“潘浴东”悄然离去。

 

“潘浴东这个名字,就只是家谱里的名字,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我救人这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不把它看得很大,我就是做了这么个事。”朴实的话语背后,是潘越身上折射出的宠辱不惊、低调内敛的优秀品质。


 “我就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救人之后,一封感谢信寄到了学校,通过网络传遍了华政校园,传到了更多地方。一时之间,潘越、潘浴东这两个名字成了不折不扣的“校园名人”。校园媒体和社会媒体的采访也随之而来,但这些报道的开头总是他说的一句“这件事没啥值得学习的,举手之劳而已”

 


因为他说:“我就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因救人而“出名”,却将它归于“举手之劳”,在潘越看来,这不是谦虚,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他心里真实的一份平凡。

 

虽然已经接受了大大小小各类媒体的采访,但潘越表示,这件事对自己的生活其实“没啥影响”,今后也不大会主动提起这件事了。当被问到“为什么?”,他反问记者:“为什么要提呢?这么个小事,没有什么老提的必要吧。”

 


现在,研二升研三的潘越正在律所实习,为了未来而奋斗着。本科学习电子专业的他,2016年考上华政国际法学院军事法学专业研究生。跨专业考研,是因为“其实一直对法学很感兴趣,早就想学法了。朋友们也建议我考华政,华政是很好的学校”。


 “华政教会了我思辨,让我的逻辑更为清晰,看待事物也更加理性。从理工科到文科,学的东西很不一样,学法让我受益匪浅。”

 

他说:“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还会去救。”他说:“这件事不算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是举手之劳。”他说:“部队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勇敢的性格、坚毅的品质和不认输不服输的性格。”


世界上的伟大没有那么多,但世界上的美好总在我们身边流淌。


采访后记:


在写下采访提纲时,我预计他会有一些宏大的主旋律式回答,像很多新闻报道里出现的人物一样。但他的回答,确是平凡简单的,每一句话都是贴近于生活的朴实和真诚。突然感觉,我们感觉军人崇高、伟大,我们以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和普通人有着不一样的心,我们以为这些人往往脱出于平凡的生活。但事实上,世界上可能不需要那么多敬仰,不需要那么多看起来伟大的距离,其实在身边的真实,本身就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了。


采写 | 李一凡 叶子芩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张耀艺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 @华政报 / 官网 / 微博 / 头条号 / 澎湃问政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