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知识!这位院士能“带你飞”!
“院士进华政”系列讲座已举办两场
文理交锋,思维碰撞
带给过你怎样的启发?
华政与AI的距离有多远?中科院何积丰院士来告诉你!
中科院院士来做荣誉教授!他讲述的宇宙故事有点儿浪漫~
昨天,第三场来了!
继宇宙故事、人工智能之后,
这次我们去探索——
传感器!
昨日下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做客文伯书院“科学讲堂”,为师生带来一场“传感器与智能时代”的科技大餐。
理工科很“冷”?
热爱学术的心很“热”!
在很多人心里,科学家,尤其是理工科科学家,因为多和仪器、实验、数据等词汇挂钩,常让人感到“冷冰冰”。但其实,学术追求背后离不开“火热的内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在昨天的讲座中,褚君浩院士分享的一句诗。在他看来,科学的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就像马克思说的:“只有在崎岖道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也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幸福就要奋斗!”要培育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更要保持永远坚持、永远热爱。
为此,他与同学们分享了“培育飞翔潜能”的6句秘诀:“练就健康体魄,汲取外界养料,凝聚驱动力量,修炼内在素质,弘扬奋斗精神,融入时代潮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科技创新素质。褚君浩院士送给了大家8字箴言:“勤奋、好奇、渐进、远志”:勤奋就是要刻苦、踏实;好奇就是要热爱科学,寻根究底;渐进就是要循序渐进、积累创新;远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
传感器很陌生?
科技大餐让你秒懂!
对于华政学子来说,传感器或许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科技名词。褚君浩院士在讲座开始就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何为传感器: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智能化系统有着动态感知、智慧识别、自动反应的特点,人工智能即是一种高级的智能化系统。”
“传感器分为化学传感器和物理传感器,物理传感器又细分为光、电、磁、热、声、机械等。它是一种程序化的东西。”
传感器如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褚君浩院士娓娓道来:
可以代替部分劳动工作。“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结合,使得乒乓球机器人应运而生,可以作为运动员的陪练。在未来,甚至能制造出配备红外摄像头的灭火机器人,以替代消防员的危险工作。它们有各种自动喷淋灭火装置,能定时全面排查火险隐患,进行更准确、更完备地监控火情。”
可以成为“高科技眼睛”。“在传感器互联网技术时代,发展高性能传感器,可进行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普像识别(光谱分布)等。”
可以运用到航空航天技术中。“中国风云4号气象卫星应用宽光谱的焦平面技术,实现了国际上首个静止轨道干涉式垂直探测仪器,简单来说相当于对大气进行CT扫描。”
更可以运用到各类高精尖技术中。“传感器不仅用于月球光谱介绍、导弹拦截,还能用于医学研究、应用于日常生活监测房屋倒塌、利用传感器报警减少意外事故、研制荧光聚合物炸药探测仪用于安全检查等等。”
“传感器技术也衍生出民用红外探测技术,便携式红外相机即是由此诞生,红外热像技术更是对近期巴黎圣母院失火案的案情追踪起到很大的帮助。”
科技大餐X“飞翔”秘诀
华政学子收益多!
文伯书院 王大龙:
虽然我们是政法院校的学生,但是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也很有必要。我觉得这类活动能很大地开拓眼界,希望学校以后可以多多开展。
文伯书院 邢晋嘉:
褚院士说到的“培育飞翔潜能”的秘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未来我们应该汲取养料,运用好外部资源,修炼内在素质。时代的潮流在呼唤我们!我们要以责任驱动自我,积极奋斗!
文伯书院 桂允仪:
人工智能发展很“帅”。虽然很多最新技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接触到,但听完讲座发现,人工智能现在的反应和所能承担的工作其实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范围了,感觉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
讲座开始前,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与褚院士就华政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进行了会谈交流,并向褚院士颁发“华东政法大学荣誉教授”证书。
院士讲座干货多,
敬请期待下一场!
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伯书院
采写 | 张芮 王宇翔
摄影 | 蒋林勇 郝嘉宁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更多阅读
上新!不只有华政牌粽子!
苏惠渔教授荣获“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
幕后!上海解放中的“华政故事”!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院士进华政,好看!
给我个“好看”我更美!美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