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政园原创话剧揭幕中国校园戏剧节!

话剧《雷经天》 华东政法大学 2022-04-25


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
揭幕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


11月17日,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邀请展暨2021南山戏剧节在深圳开幕。由华东政法大学出品,生动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法治建设的原创话剧《雷经天》受邀参加开幕演出,并获得优秀剧目奖。



演出获得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新民晚报、深圳卫视、上海广播电台、新闻晨报、社科报、第一教育、上海教育等媒体平台关注报道



扫描二维码阅读媒体报道



65名华政学生会同50余名深圳校友和深圳大学学生,当晚献上精彩演出。在现场年轻观众眼中,“演出非常成功,深受感动。学生演员的表演真挚而生动,自己被逐渐带入戏中,通过这个剧更加能切身体会当时雷经天审判黄克功时的真实情感,更能深刻理解那场审判的价值和意义。”


校园剧场→专业剧场

魔都→鹏城

长三角→大湾区

素人学生演员

一路收获成长和美好记忆



党史中的法治故事选为开幕大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红色是今年最为鲜明的底色。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带队演出,他表示,“话剧《雷经天》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人法治建设历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艺术创作,演出当天正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个节点上,作为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开幕大戏演出,很有意义。”



《雷经天》将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开拓者雷经天的故事搬上了话剧舞台,以雷经天审断“黄克功案”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一个人人平等的契约故事。


多媒体背景展示的舞台空间再现了延安黄土高原风貌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貌,随着戏剧情景发展,抒写出新中国法制史的精神内核




话剧作为上海市法治文化的特色品牌来到深圳,受到现场专家评委和观众一致好评。一位在深圳政法系统工作的华政校友观看演出后表示,“母校正在启动七十周年校庆,话剧《雷经天》来到深圳演出,传递了华政的文化精神,作为华政的校友非常自豪。老院长雷经天的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舞台到讲台,讲台到舞台


雷经天主审黄克功案,为新中国建立了一个好的法律榜样。为传承弘扬好共产党人的法治初心和优良的法治传统,学校讲活历史故事、拓展教育路径,探索法治教育与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创排大型历史人物话剧《雷经天》,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精神密码。


这部大型人物历史话剧由制作人石春轩子、编剧刘思和导演汪起正等国内优秀青年编导团队,联袂舞台美术设计胡佐、服装造型总设计徐家华等全国一线戏剧艺术家合力打造。




该剧自2020年7月启动创排工作以来,先后获批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选题孵化项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校园大师剧”专项支持项目等资助,入选“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重点项目,5月21日至23日在美琪大戏院的五场公演受到广泛好评。





为打造法治教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符号,学校紧密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专业版话剧《雷经天》获得成功后,精心开设沉浸式课程“《雷经天》与法治文化”。该课程由文伯书院牵头打造,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外师资共同组成,面向华政全校学生公开招募课程学员,课程内容覆盖剧本讲解、台词指导、形体发声训练、表演学习等,着力让学生在沉浸式法治文化课堂中得到全面提升。


“《雷经天》与法治文化”课程以原创话剧《雷经天》为核心内容,聚焦“信仰”“人民”“制度”“历史”关键词,引导学生开展雷经天事迹、陕甘宁边区司法实践调研,学习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时期司法实践,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初心,体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的可贵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并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努力成为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




该课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地融入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深化“三全育人”目标。在夏季学期124个课时的基础上,该课程将课堂时空延展至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和学校之外的自主调研,课程师生在内容上完成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创排的同时,创作了诗朗诵《致敬雷经天,永远跟党走》、琴歌舞《天平》、调研报告等衍生原创文化成果。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在今年夏季学期该课程开课仪式上指出,课程“《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教育”首先是一门“思政课”,将党史、法制史、校史融入其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



今年十月国庆节期间,青春版话剧《雷经天》成功首演三场。本次参演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话剧《雷经天》又一次完成了从舞台到讲台、从讲台到舞台的党史学习教育、法治文化教育的生动实践,“立足校园、走出校园,立足上海、走出上海,立足今天,传给明天”的愿景首次实现。





据悉,中国校园戏剧节创办于2008年,是一项国家级校园戏剧活动,前几届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遴选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6支校园戏剧团队参加展演。期间还将举办演后谈、戏剧家进校园讲座、“校园戏剧之星”评选等活动。



参演学生这样说——


马宝俊(饰演刘三贵):

感谢学校能给我提供这个平台,让我有幸能够来深圳参加中国校园戏剧节,我和雷经天话剧的故事从五月份开始,从一开始的宣誓组到现在有了正式角色,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认识了好多优秀的人,和他们一起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感悟颇深。这次深圳之旅,更为我的人生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我愿与各位优秀的伙伴一道,同舟共济,共同完成这部大作。



王昱暄(饰演农民):

我与《雷经天》这部话剧有着很深的感情与深刻的体会。从暑期课程到青春版成功演出,再到深圳巡演,华政的戏剧走出了上海,更将雷经天精神广泛传播。良法永远是人民的法,是体现广大群众意志的法。此次在外演出,大家跨越数千公里来到深圳,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激动与欢乐的,与此同时,身上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我体验过不同的角色,对主演与群演皆有体会,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大家共同学习进步,用心感受表演。此次演出不仅仅是一次展示机会,更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周新瑞(饰演陕北公学学生):

起初接到通知的时候,没有立刻响应,考虑到学校诸多事情,有些分身乏术。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机会能有几次呢!从暑期的沉浸式课程到国庆的汇报演出,再到大学生戏剧节,就好像看着一个孩子一点点长大,总是想着再陪他走下去,再走一点,不舍和留恋让我踏上了前往深圳的飞机。组织这次活动实属不易,一路上老师和助教团队耐心解决大家各种问题,酒店食宿、出行安全、防疫措施,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达剧场,看着舞台布景和灯光道具,真的很专业,这使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戏剧进校园的非凡意义,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去了解,去体验、去弘扬。



费逸(饰演华政课堂学生):

张学长的一条私信拉开了《雷经天》深圳行的序幕,在紧张考试之余更多的是兴奋。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深圳这座城市,更是青春版《雷经天》第一次走出上海。这次能有幸与《雷经天》剧组在深圳过一把剧团生活,我感到莫大荣幸。在深圳我感受到了与上海不同的繁荣,第一次看到在高楼大厦旁边是一座小山,这种钢铁丛林里的自然气息还真有经济特区的味道。在这样一座城市,传播雷审判长的事迹,显得意义非凡。感恩青春版《雷经天》剧组,感恩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邓爷爷在南海画下的圈圈里,法治精神得以永远流传。

 


余厚桦(饰演战士):

非常荣幸我能够以学生演员身份随从剧组一起来到深圳参加戏剧节。从《雷经天》专业版到青春版国庆节首演,再到深圳参加戏剧节,这一路走来,我们努力以最好的姿态展现给观众,让法学教育的明珠之光绽放在粤港澳大湾区上空。

 



《雷经天》明年再见!



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伯书院
文 | 崔雅琴
素材通联 | 刘滢泉
现场采访 | 申建华
编审 | 李馥华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今晚直播!华政受邀中国校园戏剧节开幕演出!


华政园70周年校庆启动!1号公告发布!


华政园功勋教授文化长廊揭幕!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明年再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