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距今644年,咸宁一座明朝石桥成湖北之最!

咸宁发布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张爱虎

湖北省现存最古老石桥是哪一座?幕阜山脉的崇阳县石城镇塔坳村的双港桥。

据考证,这座单拱石桥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由青石板砌成,两旁青石板护栏,双檐布瓦顶,长13米、宽8.6米,距今已有644年的历史。


见证乐善好施


初夏时节,天气晴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崇阳县城出发,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塔坳村。


双港桥南北横跨两山之间,数十米外是两条小溪交汇处,当地人分别称为大茶港、小茶港,双港桥因此得名。站在南山北望,双港桥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这座风雨廊桥刚翻修不久,桥顶成色很新,桥面和柱础因年代久远绿苔隐现,两旁的护栏成色新旧不一。桥上雨檐处,上世纪30年代的红色抗日宣传标语仍然清晰可见。


石城镇文化站站长龚益来介绍,2015年6月2日暴雨,石桥部分被冲毁。他联系上从塔坳村走出去的加拿大籍华人汪十友,募资10万元,加上乡邻捐助,花费13万余元于当年9月重修。为整旧如旧,桥基上的垒石仍保留当年瑶族先民的遗存,清光绪十四年的修桥记录原样保存在前面横梁上,此次修桥记录则刻在后面横梁上。


据当地历史记载,双港桥最初是明代士绅李明瑞捐资修建。据说,李明瑞原是当地的茶叶挑夫,无意中发了大财,积攒了10缸金银,但他乐善好施,捐桥兴乡。这一点为双港桥上游新桥村的李家后人证实。


此次修桥期间,人们在河里打捞出了多块功德碑,分别属于清朝、民国时期,与现在的功德碑一并树立桥头。此桥数百年横亘山间,不断有人为之捐资修复,乐善好施的淳朴民风,代代相传。



承载历史风云


双港桥当年是南来北往运茶的商人、脚夫乘凉、歇脚、喝茶的好去处。现在此地茶园少见,但沿着双港小溪最终汇入的虎爪河一路找寻,便有一栋当年茶商的建筑。从门缝内窥,高耸的门庭、粗大的石柱、精雕的石鼓,可以想见当年茶业的兴盛。


双港桥的北面,是一条茶马古道。随行的崇阳县文联工作人员成二春曾沿茶马古道一直寻到了江西修水县上杉乡,在《修水县志》中找到了往昔光辉岁月。她介绍,翻越大盘山,茶叶就运到了赤壁市的羊楼洞、赵李桥,最终进入万里茶道。时光流转,茶马古道早已被公路替代,古道逐渐湮没在荒草之中。


进山途中,可以看见不少垒石痕迹。据当地文化专家考证,这是当年瑶族先民的遗存。如双桥港的拱桥部分,石砖间的糯米三合土遗迹犹存。这些垒石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洪水冲刷,仍在发挥作用,足见先民当年的匠心。


塔坳村村委会旁的实竹坪,是当年湘鄂赣边区中心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围绕这个旧址,散落着兵工厂、被服厂、红军医院等。老一辈革命家罗荣桓、钟期光等曾在此领导边区革命工作。


这里还发生过以少胜多的矛湾大捷、宋家山惨案等多起革命故事,如今挺立的纪念碑,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的往事。


崇阳县妇联副主席李玉娥,曾任县党史办副主任10年,长期研究湘鄂赣边区革命史。她建议,当地可以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为发展红色旅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保存资料。

【政务】丁小强:要做新时代“五个过硬”的好干部

【聚焦】咸宁市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公告

【政务】湖北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咸宁市反馈督察情况

【扩散】咸宁市委宣传部发出紧急通知,关系每个家庭

【政务】咸宁召开市委巡察问题整改专题会,要求从7个方面自查自纠迎接省委巡视!

【提醒】咸宁新增一批电子警察,专门抓拍各种交通违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