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聚焦咸宁:中国式现代化 百闻不如一见(咸宁篇)

咸宁发布 2024-01-25

10月1日,央视聚焦咸宁

中国舆论场微信公众号
推送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 百闻不如一见(咸宁篇)》

全文内容如下
↓↓↓

当长江以南的风从炙热转为凉爽,地处华中之中、长江之滨的咸宁,迎来了一年中最“甜蜜”的时刻。

城市中、山野间的桂花次第开放,清甜的香气随秋风弥散,渗透至每一个角落,让这座灵秀的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城”。 

花间起舞 暗香盈袖

如果说香是咸宁的气息,那么绿则是咸宁的底色。

咸宁地处湘鄂赣三省中心,位居中部崛起“两纵两横”和湖北“两圈一带”战略规划的重要区域。境内山地、丘陵、平原“三分天下”,植被丰茂,河湖交织,森林覆盖率高达53.01%。

独特的地形、气候造就了咸宁这片“宝藏之地”。

城在景中 人在画中

丰富而特色鲜明的自然资源,使咸宁成为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温泉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咸宁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康养胜地”等美誉。

山水绕城 绿色生态

面对大自然的眷顾与馈赠,咸宁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字,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咸宁。

湿地湖泊 候鸟嬉戏

建设中国桂花城,就是咸宁将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特色资源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代表作”之一。

千年桂乡

绽放新“花”样

2300多年前,屈原途经咸宁写下“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美丽诗句时,谁会想到这一缕香顺着时光的河流延续到现在?

明朝初年,咸宁人工栽培的第一株桂花落地生根时,谁会想到几百年后种出了一个产业?

        千年古桂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绽放新“花”样?咸宁有话说——

金秋时节打桂花




以政策引领

“精雕细琢”一朵花




一株幼苗长成大树,离不开精心的栽培,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在发展桂花产业、建设中国桂花城的路上,咸宁给足了政策支持。

2021年,咸宁市成立中国桂花城建设领导小组,把中国桂花城建设作为咸宁市重大产业项目。

2022年,在咸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咸宁将全域建设中国桂花城。

2023年,加快推进中国桂花城建设再次被写入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桂花随风飘落,洒满一地芬芳

“建设中国桂花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创新之举。”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提出,要把建设中国桂花城作为提升咸宁城市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的一号工程来抓,以建设中国桂花城为抓手,加快把桂花这一特色优势转化为咸宁的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推动建设中国桂花城战略的实施,咸宁一系列的政策落地有声——

2022年11月1日,《咸宁市古桂花树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是湖北省首次为单一古树种保护立法,也是全国第一个保护古桂花树的条例,为咸宁古桂资源保驾护航。

今年3月,《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十条促进措施》正式出台,从设立专项经费、标准化桂花基地建设、桂花产业科技创新等10个方面明确具体促进措施,最高奖励500万元,以“真金白银”支持加快建设中国桂花城。 

咸宁立法保护古桂树

咸宁市政府部门还积极联系涉桂企业,组织参与各类推介活动,加强品牌建设,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认证、注册商标、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提升咸宁桂花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加入桂花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科学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让一个人、城、花深度融合、和谐共生的城市形象逐渐清晰,一系列扶持政策落地,让中国桂花城呼之欲出。




以文化赋能

随风远播一缕香




咸宁是唯一命名的“中国桂花之乡”,植桂历史悠久,境内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桂树达2282株、占全国古桂总量的90%,有中国最大的古桂群。

花农挥杆拍打,桂花如雨落下

金秋时节,走进咸宁乡村,常常可以看到桂农挥杆拍打、桂花如雨落下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古老的生产行为,经过代代传承,打桂花已成为一种民俗,并且衍生出祭祀、歌舞等文化。

在咸宁,因桂花而孕育产生、流传的文化数不胜数。

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大屋雷,以中秋、桂花、月亮为主要元素的祭月活动流传数百年,这一全国独有的神秘仪式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来。

每逢桂花盛开之时,以桂花为主题的节会活动便热闹起来。2022年,咸宁市咸安区举办桂花文化系列活动,通过桂花仙子评选、桂花推广大使等进一步挖掘传承桂花文化,讲好桂花故事。

大学生认养古桂花树

2022、2023年,咸宁连续两届举办“蟾宫折桂”大学生认养古桂花树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桂花文化。

近年来,咸宁围绕桂花文化IP开发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景区、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

桂花博览馆

桂花文化已深深融入到咸宁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主城区金桂路、银桂路、丹桂桥等道路桥梁以桂命名,咸安区建设以桂花为主的景观廊道,赤壁市利用矿区复绿建设桂花主题公园……

墙外桂花香

时至今日,漫步咸宁,可以感受到桂花文化无处不在。你能在精心烹制的地方菜肴中品尝到它的美味,在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听到关于它的传说,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看到它的身影,在房前屋后、大街小巷中嗅到它的芳香……

位于咸宁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桂花盛开

文化内涵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和驱动力。咸宁深度挖掘、弘扬桂花文化,让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交融,为相关产业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和发展动力。




以创新驱动

登高折取一枝桂




        一朵花能撬动多大的产业?

数据显示,咸宁全市6个县市区45个乡镇栽植桂花,面积约10万亩;现有产花树约100万株,年产鲜桂花约150万公斤;桂花苗圃近2万亩,每年产桂花苗2.5亿株……咸宁的桂花品种数量、古树数量、基地面积、鲜桂花产量、桂花品质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咸宁全市现有涉桂企业460余家。

花农采收的鲜桂花

从零散的种植采摘,到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再到精加工、深加工,咸宁桂花逐渐由单一产业发展成为链条,这一切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加持”。

桂花素有“百花营养之王”“天然中药材”之称,含有 70 多种芳香物质、15 种维生素、22 种氨基酸、10 多种微量元素,锌含量极为丰富,非常适合开发纯天然桂花功能食品和保健品、药品。

金桂

丹桂

银桂

从2008年开始,咸宁先后成立桂花研究所、桂花产业技术研究院、桂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湖北省香花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等。

随着咸宁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中国桂花城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技对桂花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2022年,全国唯一的桂花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林业草原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咸宁,这意味着咸宁正在逐渐成为全国桂花科技创新高地。

近年来,咸宁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桂花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提升、深加工产品研发等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等,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5个咸宁本地培育的桂花新品种全部获得国际新品种登录权,取得历史性突破。研发出了具有保健功能的桂花精油、桂花茶等高附加值产品。良好的科创发展环境吸引企业、人才聚集,桂林拓普公司、江南桂谷项目等企业和项目纷纷落地咸宁。

桂花产业科技创新

目前,咸宁市形成桂花食品、香料加工、旅游等产业链条,2022年,桂花全行业产值达14亿元。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建设中国桂花城增添新动能。

桂花系列产品


来源:中国舆论场

编辑:黄亚琦

审核:洪   伟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1.孟祥伟在全市林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持续提升全市生态质量

2.农村新报:幕阜山上 咸宁石山变林海

3.咸宁城区部分公交站点调整

4.200名大学生邂逅咸宁之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央视聚焦咸宁:中国式现代化 百闻不如一见(咸宁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