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全体市民 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路线图敲定!

2017-09-27 威海日报

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是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参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当前,威海正处于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实现转型跨越、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我市制度政策、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文化环境、舆论氛围等基本条件,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创建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



为此,我市提出,按照“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共建共享、辐射带动”的原则,整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各类创新资源,以新机制、新模式组建运营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发挥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优势,形成“一中心三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创新研发格局,打造立足山东半岛、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


组建一个中心,建好三大平台,促进融合发展

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将按照“组建一个中心,建好三大平台,促进融合发展”的布局,推进中心和创新平台之间相互参股,既互相支持、互相融合,又分工明确、发挥优势,形成聚指成拳、集合发力的发展格局。


国家威海创新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创新型科研经济实体,挂“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国家威海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牌子,主要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投融资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等业务,力争发展成为创新要素集聚、运营模式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运营实体公司。三大平台,即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是部属科研事业单位,是从事电子信息领域政策研究和规范制定、前瞻性技术和共性通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的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面向电子信息、国防科技工业、工业制造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综合应用,推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构建一个贯穿行业顶层设计、重点技术攻关、资源整合提升、成果转化推广、产业综合支撑服务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


哈工大创新创业园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市政府、高区管委联合组建的哈工大创新创业园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重点围绕船、海、车应用领域发展所需要的新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及相关的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一批关键性科技成果,实现科技资本高度融合、高校和高科技企业文化高度融合,打造科技创新源泉、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沃土、大学生创新创业乐园,建成国家级产业孵化创新集聚示范园区。主要任务是完善提升融合支撑的四大功能,分别是技术创新功能、企业孵化功能、创投基金功能、创新创业服务功能。


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由威高集团牵头,采取“实体公司+创新联盟”的形式组建,争取2018年获批成为国家级。主要任务是以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目标,重点瞄准医用数字影像、智能健康监测、电磁相容相关技术、3D打印可植入材料等领域,培育集聚业内顶尖科研力量、创新资源,建设数字影像设备研发中心、临床检验设备研发中心、先进治疗装备研发中心、健康监测设备研发中心、高值医用耗材研发中心五个中心,构建“企业主导、联盟驱动、政府扶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研发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突破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列出8项基础设施和7项重点支撑任务时间表

组建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实施董事会管理,引导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等平台加入,实行企业化运作。2017年年底前组建完成。


建设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由行政总部办公、产业研发基地、科技服务设施、配套设施等四个主要功能区域组成,为大型企业总部、科研机构总部入驻及科技企业研发、加速、中试等提供硬件设施,同时引进政务审批中心、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示馆等配套设施。2017年11月开工建设,2020年投入使用。



建设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研发基地,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中心主体大楼,主要用于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电子产品试验检测中心等工信部相关科研机构入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中心研发基地,用于中心及科研机构项目的研发、孵化及产业化。今年8月启动建设,2018年12月投入使用。


建设工信部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发展研究院。总投资5亿元,建设2万平方米的主体大楼,配套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中试车间及公寓等设施,推动有源医疗器械技术研发和项目入驻,实现电子信息与医疗器械产业的跨界融合。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设哈工大创新创业园。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总投资1亿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内建设,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2017年12月封顶。主要建设自主创新基地(包括12个专业研究院)、结合威海产业特色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服务基地等。


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大楼,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山东高创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研究院等企业及科研机构入驻,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实施的五大领域重点技术研发项目提供硬件支撑。2017年8月主体封顶,年底前投入使用。


建设国家暖温型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试验站。总投资1亿元,在双岛湾科技城北侧建设,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主要从事电子产品黄海天然暴露试验,积累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基础数据,研究电子产品在黄海海洋大气与滨海城市气候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提出防护措施等工作。该试验站已纳入全国军民装备试验体系,用于电子元器件海洋环境暴露性试验检测等。年内交付使用。


建设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园,引入国内网络空间安全知名专家,组建“政产学研用”团队,推进“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建设1个产业化公司、1个技术研究院和1个产业园,打造集科技研发和产业化、企业孵化、文化与旅游、教育与实习、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园区。10月开工建设,2018年底投入使用。


《关于建设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意见》还确定了7项重点支撑任务:高水平参与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高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医疗器械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打造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园区;支持高区发展医疗器械检测、生物医药检验检测、电子信息检测认证、食品及海产品检验检测等,争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依托打造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同时加快推进碳纤维、海洋生物及制药、海产贝类、高端轮胎等创新中心建设;适时向国家申报创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


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此外,我市成立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比如,在政策引领方面,争取或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中心集聚。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围绕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建立健全覆盖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建设全过程的政策链,形成创新政策领先优势。


在资金支持上,整合市级科技类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专项、批准发行地方债券等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专项基金,市级财政从2017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纳入资金池,同时鼓励引导金融、保险、基金等各类资金参与中心建设。


我市还将加强人才保障,纳入“英才计划”享受有关政策,集聚一批首席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高区要加大配套资金支持,对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引进的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给予相应配套奖励资金。建立与驻威高校引进人才联动机制,加快推进海外引才工作站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通过举办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引进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急需紧缺的高端人才智力资源。在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中心,实施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联动办理工作调动、定居落户等事项,实现各类人才服务一站式办理。


zhuan发让更多人知道~~

编辑:刘瑜 

猜你喜欢


【头条】自豪!全国仅10个,省内唯一!威海又获得一国家级荣誉称号……


【聚焦】威海日报推出致敬地级威海市成立30周年系列述评之十一——党建引领 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


【扩散】环翠区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以后办事别走错了!


【抢鲜看】威海最新8分钟宣传片,最美的风景都在这里了!


【文明】《君子之道格言》之 君子进取之道(2)


【公告】招租公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