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谈儒家的担当观

2016-08-17 徐月高 汪谦干 领导文萃


儒家担当观的形成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而君子必须具有担当意识。《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中也有关于担当的思想,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中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这些都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

宋代儒家担当观是随着理学的兴起而深化发展的,理学大师们都有很强烈的担当意识,如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较早使用“担当”一词的,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朱熹使用“担当”一词最为频繁,《朱子语类》《晦庵集》中多次出现“担当”这个词。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如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元明时期“担当”一词使用更为普遍,如明代陈继儒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代以来,担当精神不仅为君子、士人所接受,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儒家担当观的主要内涵

责任意识。这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早在先秦时期,担当就是君子的美德。春秋时子产提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孔子为挽救危局,奔走列国,敢于担当,其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孟子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国语》中有“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的担当思想。唐代韩愈也是雄心勃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宋代范仲淹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为无数后人所景仰。

忧患意识。《周易》中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论语》中有“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元史·抄思传》总结了人在三种情况下可成就一番事业,即“知恐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最典型地反映儒家担当观中忧患意识的,当是范仲淹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君子人格。《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强调大丈夫人格,“善养浩然之气”,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正因为儒家倡导君子人格,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文死谏、武死战的优良传统。

奉献精神。翻阅史书,我们可以看到为担当而奉献,甚至献出生命的比比皆是。明代张居正誓言“大丈夫既以身许国家,许知己,惟鞠躬尽瘁而已,他复何言”,作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他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但仍然没有逃脱死后被清算、抄家毁墓的命运。至于因劝谏而遭惩罚的事例,也俯拾即是。即使这样,仍有许多志士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所以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二期)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领导文萃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