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南海局势该如何降温?
南海问题降温很难,就在于在这场所谓的国际诉讼背后,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是美国。
南海问题不断发酵,显然不是地区的福音。不久前在美国发表演讲时,前国务委员戴秉国的一些硬话,譬如南海仲裁是“废纸一张”,以及“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但很多人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位中国外交前一把手要求南海问题降温的呼吁。
在各方剑拔弩张乃至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情况下,怎么让南海局势降温,考验的是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虽然形势还远远谈不上乐观,虽然各方在言谈中还颇多过激用语,但相关国家在处理实际问题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理性。
比如,菲律宾是这起南海国际诉讼的始作俑者,但随着政权的更迭,新上任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立刻与前政府立场保持了距离。菲政府甚至公开表示,他们已和中国达成协议,裁决公布后,双方都不发表挑衅性声明,而且中菲还将展开双边谈判,可以在争议地区进行联合勘探。
这其中,有菲新政府理性的一面,毕竟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国际裁决中国不接受,也不可能迫使中国将岛屿让给菲律宾,反而可能刺激中国采取更强硬的举措,导致菲律宾国家利益的进一步丧失。而且,菲律宾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这迫切需要中国的投资,为几座人都无法生存的岛礁卷入与中国的战争,毫无疑问是下下之策。
菲律宾在调整政策的同时,中国也在加强对菲的外交攻势。最近一段时间,外交部的批驳,明确聚焦在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并对杜特尔特多有正面肯定,就是一个信号。很可能的是,中菲会迅速走出南海裁决的阴影,加强全面的经济合作,乃至会宣誓共同开发南海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南海仲裁真的是一场闹剧,只是做出了一个中国绝对不接受、菲律宾也不当一回事的裁决结果,这对这个所谓的国际法庭的“权威”也是一个讽刺。
但安抚菲律宾容易,南海问题降温很难,就在于在这场国际诉讼背后,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是美国。过去5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政策朝令夕改颇多,但唯一确定不变的就是“重返亚洲”。南海问题只是美国的一个抓手,正是借助这个筹码,通过南海问题国际诉讼、军舰“自由航行”,使得美国军力大规模重返亚洲,并离间了中国与多个邻国之间的关系。
所以,南海问题要降温,最主要的就是中美必须有远见、别误判。刺激性言论、挑衅性行为,加剧的是对立和对抗,甚至不排除摩擦乃至冲突的可能。而且,正是美国的强力介入,也让其他国家信心膨胀,试图在大国博弈中捞取好处,进而使局势更加复杂化。
如果中美无法在相关问题上取得共识,结果真可能如戴秉国所警告的, “弄不好(美国)会不由自主地被人逼下水,付出意想不到的惨重代价。”“逼下水”的结果,其实就是中美兵戎相见了,两个核大国直接发生武装冲突,这将是世界性危机,哪怕美国军事实力再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赢家。
考虑到主权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度敏感,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南海问题是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的。那除了走向战争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淡化争议、搁置分歧、扩大合作。中国虽然是大国,但在这些问题上,比当今任何一个大国都更加宽容更有信誉。
其实,戴秉国的美国讲话中,也释放了诸多善意。比如,他说,“我们没有野心统治亚洲,更没有野心统治地球,就是南海,我们也从没有说过全都是我们的。”他还说,“情绪冲动的国家相信也会逐渐冷静下来思考:今后需要世世代代与之比邻而居的仍然是友善的中国而非远在天边的另一个大国。”
其他国家,听出了戴秉国的善意吗?如果无视善意,继续加码,那真的会是一场悲剧了。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6年第十期)
稿件来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