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毛泽东的交友之道

2017-01-14 南晨 领导文萃


毛泽东曾经说过:“待朋友,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从其交友往事和轨迹中,不难感受到伟人的高尚情操和统战艺术。

〖★登广告找到“三个半朋友”★〗     

19159月,22岁的毛泽东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这里,毛泽东渐渐地感到,要彻底改造一个社会,一定要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结成一个强有力的团体才行。他在致好友黎锦熙的信中说:“两年以来,求友之心甚炽。”于是,他化名“二十八画生”,在报上刊登一则向长沙各校征友的启事。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忆及此事:“我指明要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我从这个广告得到三个半人响应。一个是罗章龙,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但是以后转向了。另外两个青年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分子(毛未明指,具体是谁无从得知)。那‘半’个响应来自一个没有明确表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听了我要说的一切之后,没有提出任何明确建议就走了。”

后来,毛泽东的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慢慢地我开始认为需要一种更严密的组织。1917年,我和几个朋友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学会成立后,随即加入的会员有何叔衡、李维汉、熊瑾玎、陈昌、周世钊、熊光楚等九人。

〖★ 农民朋友和绿林朋友 ★〗     

19274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在蒋介石开列的被通缉的197人名单中,毛泽东名列第九。不久,中共五大召开,总书记陈独秀的权威受到挑战。据时在中央机关工作的郑超麟说:“毛泽东也有资格争取总书记的位置。可是1927年初他不留在武汉活动,而是去了湖南调查农民运动。”——当毛倡导农民运动时,自己已然身入其中,用他的话说,“我所爱、所交的朋友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

当选为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后,瞿秋白曾要留毛泽东在中央工作。毛又毅然表示,他要上山去结交绿林朋友,去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请求中央批准。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成功改造了袁文才和王佐两位“山大王”,充分显现了他的统战才能。他以团结、信任的态度,与袁、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绿林交朋友,是毛泽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朋友的一个典范。毛泽东在袁王二人的帮助下,不仅创建巩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还学会了绿林游击战术,挫败了国民党的一次又一次“围剿”和进攻。

毛泽东曾说过:“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总是把我当领袖我也受不了。”毛泽东认为,对朋友要真诚、坦诚。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即是很突出的实例。李达是湖南零陵(今永州)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毛泽东的挚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来武汉,曾多次与李达晤谈。1956年夏,毛泽东在东湖客舍下榻时,对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说:“有一个人要见我,你们谁也不能挡。”梅白问:“哪个?是不是李达同志(时任武汉大学校长)?”

19589月,在一次晤谈中,李达同毛泽东为一个口号问题发生分歧和争论。

那一年,湖北鄂城县委门口贴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标语口号。武大的实习学生看到这条标语,回校告诉李达。李达很生气,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这种讲法是唯心主义,属于哲学问题。毛泽东来到武汉,李达打电话给梅白,说“我要见润之”。不料,两人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句话发生了争执。卫士长李银桥要安排吃晚饭,想缓和一下气氛。李达却不愿留下来。毛泽东只好叫梅白送李达回家,并说:“今天你火气很大,我火气也不小。你以国计民生为重,我也这么主张,在成都会议上说过头脑要热又要冷。”

对这次争论,毛泽东后来自我批评说:“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六十五,但不‘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很逆耳,这是我的过错。过去我写文章提倡洗刷唯心精神,可是这次我自己就没有洗刷唯心精神。”毛泽东还叫梅白转告李达,感激他的帮助,约他再谈。李达听了梅白转述的意见后,感动地说:“还是润之气量大,君子之过如同日月,其过也人皆有之,其更也,人皆喻之。”

〖★ 右派朋友 ★〗     

毛泽东有过一个讲话,他说:“我的右派朋友很多,周谷城,张治中,一个人不接近几个右派,那怎么样呢?哪有那么干净的!接近他们就是调查研究么!”

毛泽东与张治中是在重庆谈判中认识的。后来,他们来往频繁,彼此之间无拘无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是19589月,毛泽东请张治中随他一起视察大江南北。两人各抒己见,畅谈感受。之后,张治中把每天的见闻,特别是毛泽东的言论行动都写成日记,整理成册,题名《真挚、亲切、爽快、率直、英明、伟大的人民领袖》。这表明,毛泽东与张治中的交往是非常真诚的。

1959816日在庐山召开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闭幕会上,毛泽东在讲话时说:“我喜欢交几个右派朋友,这是黄克诚说的,周围要有几个右派朋友,左、中、右都要,有道理。同章士钊、黄炎培我都谈得来,有个比较;连右派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在中国社会做工作,没有几个右派朋友,我看你首先就不正确。”

〖★ 外国朋友 ★〗     

毛泽东一生结识过不少外国友人,比如马海德、爱泼斯坦、李敦白、史沫特莱等等,其中与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关系尤为密切,友谊长达几十年。

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夏天,一位新华社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情。当他冒着酷暑赶到毛泽东的书房,看到毛主席正给客人——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递去一条热毛巾,请这位远方来客擦汗。接着,毛泽东笑着对在座的人说:“他是应我私人邀请来走亲戚的,不发消息,也不照相。”然后就劝胡志明把汗衫也索性脱掉。这时,记者才发现胡志明赤脚穿着越南有名的“抗战胶鞋”,被汗水浸湿的衬衫已经脱掉,只穿件汗衫。毛泽东一边给胡志明扇着扇子,一边说:“别客气了,在这里就像在家里一样嘛!”胡志明于是脱去汗衫,袒露着上身,与毛泽东开怀畅谈起来。

(摘自《领导文萃》2016年9月下)

稿件来源:《文史博览》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邮政订购本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