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记|毕业季,听他们讲第一节社会课

2017-07-04 综合 领导文萃
你的存在能让他人变得更好

Facebook公司首席运营官 谢丽尔·桑德伯格

当钱颖一院长邀请我今天来做演讲时,我想,来给远比我年轻比我酷的人演讲,这事我能做。在Facebook公司里,墙上贴着提醒我们要有远大目标的海报——挑战自我,每一天都要做得更多。这些海报中蕴含了一些重要的有关领导力的经验。今天,我想分享其中我认为会对你们有意义的几点。

第一,命运偏爱勇者。扎克伯格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勇气。能像扎克伯格那样这么早就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我花了长得多的时间才发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在我穿着学位服参加毕业典礼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到Facebook工作,因为那时互联网还不存在。但是,当我在美国财政部工作的时候,看到了科技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于是我改变了想法。回过头看,这似乎是一个明智的举动。但是在2001年,这是个被质疑的决定,因为那时科技泡沫刚刚破灭,大公司都在大规模裁员,小公司倒闭如潮。我给自己4个月的期限要找到一份工作,但是我足足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第二,以身作则。当刚入职场时,我观察那些身处领导岗位的人时会想:“他们太幸运了,他们有那么大的掌控力。”所以你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我在商学院选修领导力课程时被告知,职位越高将会越依赖他人时,我有多么的惊讶。其实教授讲的是对的。我依赖我的销售团队,而不是反过来。如果他们达不到销售目标,是我的责任。我相信有一些领导力的原则是世界通用的,其中一条就是激发总是好过指示。伟大的领导者不仅仅只是需要完全的服从,他们想要的是激发出员工心底的热情。他们不仅仅是要得到团队的智慧,而是要赢得他们的心。 

哈佛商学院弗朗西斯·福雷教授曾经说过:“领导力表现在,因为你的存在能使他人变得更好,而且当你不在的时候你的影响力还能一直持续。”你们也应该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为他人做到这一切。



学会以“无用之用”对待人生

人民大学教授 杨念群

这个时代的英雄故事永远是由财富和名望堆积起来的,却没有人意识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一般人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聚光灯下大摆各种pose的资格。那么普通人该怎么办?我在美国访学的时候,和一个中国博士生住在一起,他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可是在他的书架上总摆着钱钟书的《管锥编》,那是一本很难读懂的文学理论书。我说你一个理工男看这东西有啥用啊?他说每天看一页,就有兴趣,就是享受,没别的什么理由。由此我悟到了,兴趣和有用不一定关联,兴趣和成功也不一定成正比,对一件东西有兴趣,不一定能保证你成功,不一定能使你成为马云或乔布斯,却能让你从每天职业化的奔波中解放出来。感受这种“无用之用”,学会用“无用之用”的态度对待残酷的人生,会使你的生命中洋溢着一种充实感。它不一定有镁光灯闪耀下的那般奢华绚烂,却可能长久流淌在你的心灵之中伴随一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道理。

我是教历史的,最怕学生上了半天课,最后问一句:“学历史有什么用?”那时我甚至会勃然大怒,因为如果你老是用这种功利心而不是某种释然的心态去读史,那么你还不如直接去炒股票。用物质和实用的标准给成功披上华丽的外衣,正是我们教育失败的最大症结,也是我们的生活缺乏诗意的原因。 

在人大的英雄谱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何干之、胡华的名字,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奠基人,是成功的典范;同样也可以看到王小波的名字,他一生潦倒,小说书稿因过于先锋,不被主流文学界所接受,一次次被退回,死后才爆得大名,但并不妨碍他一直是年轻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也验证着我刚才所说的“无用之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无可撼动的地位。


自拍时代,不能忘记责任

哈佛大学校长   德鲁·福斯特

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不要误解我,自拍真是件令人欲罢不能的事,而且在两年前的毕业典礼上,我还特意鼓励毕业生们多给我们发送一些自拍照,让我们知道他们毕业后过得怎么样。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开始过上整天自拍的生活,这会是怎样一个社会呢?对于我来说,那也许是“利己主义”最真实的写照了。  

我们无休止地关注自己、形象、得到的赞,就像我们不停地用一串串的成就来美化我们的简历,去申请大学、申请研究生院、申请工作,借用谢普德的话来说,就是进行不停的“自我放大”。正如一位社会评论家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都在不停地为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努力。我们花很多时间盯着屏幕看,却忽视了身边的人。  

当然,适度的利己是我们的本性。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自我迷恋会有个令人不安的后果。它削弱了我们对于他人的责任感——一种服务他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正是哈佛大学的使命:让毕业生们不断成长,超越自我。这种成长并非仅仅是为了每个人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他人和整个世界。过度的自我关注掩盖的不仅是我们对于他人的责任,还有我们对于他人的依赖。

主张大学已经没有存在意义的断言来源于人们对于机构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的根本在于我们对于个人权利和感召力的陶醉以及对于名人的崇拜。机构体现了我们与其他个体之间持久的联系,它们将我们不同的天赋和能力拧成一股绳,去追求共同的目标。同时,它们也将我们与过去和未来维系起来。机构促使我们放弃眼前即刻的快感,思考更远大的图景,更长远的全局。它们提醒我们世界只是暂时属于我们,我们肩负着过去和未来的责任,真正的我们要比我们的自拍照广博得多。


(摘自《领导文萃》2015年2月上)

稿件来源:《做人与处世》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本刊

领导文萃公众号

微信号 : ldwczzs

新浪微博:@领导文萃杂志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