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礼仪之邦的底线
礼是规矩,是原则。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指的是恢复周礼,周公给国人制订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准则。
《左传》里有三段君臣之间的对话,用事实讲述“礼”对于国家根基的重要。分述如下:
鲁国发生大臣乱政,齐国大臣仲孙湫名义上去“省难”,实际是探虚实,回来后与齐桓公有一番答对。桓公问:“鲁国可以拿下吗?”仲孙湫说:“还不到时候。虽有大臣乱政,但民心未乱,老百姓秉持周礼,循规矩,守原则。周礼是国家的根本,一国将亡,一定先是根本上动摇了,而后枝叶从之。君王图霸业有三个利器:亲近稳定巩固的国家; 离间民心涣散的国家;覆灭君臣昏乱的国家。”这次对话发生在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
公元前537年,鲁昭公到访晋国,自“郊劳”至“赠贿”,均守礼节。晋平公对大臣女叔齐说,“鲁侯不也是很擅长礼吗?”女叔齐说,“这是仪,不是礼。礼的核心内容是职守国家,政令畅通,民心所向。现在的鲁国,政令不出于国,而在卿大夫家,国有贤人,不能任用,违背大国之盟,欺凌小国。国家被卿大夫分割着,百姓只知有卿,而不知有君。鲁昭公身为国君,对如此危险局面茫然无察,却舍本逐末,热衷于表面的仪式,您讲他长于礼,他与礼相差很远呢。”
公元前516年的一天,齐景公和晏子在大殿里闲聊天。晏子阐述了君主在治国上该如何实施礼———“论礼可以为国”。重中之重在于让百姓有归属感,应厚施于民,不可厚敛于民。礼仪之邦的衡量标准是:百姓不移民国外,农民守本,工商业者不改行,士不失职,官吏不怠慢,权势人物不侵占国家利益。晏子对礼的定位是,“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竝!”礼是与天地并存的。
我们老祖宗给“礼仪之邦”划出的底线是,国家建立规矩,君王及各级公务员执行并带头遵守规矩,老百姓把遵守规矩当成体面事情。站在这条底线上观察,可以得出一点认识:一个商贾纷纷移民,裸官猖獗,民怨被漠视,并且“潜规则”盛行的年代,是不宜自诩为礼仪之邦的。
(摘自《组工文萃》2014年第十二期)
稿件来源:《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