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记|如果失去网络,人类将会怎样

2017-08-05 王悦 领导文萃

对不少人来说,即使一天不能上网也是可怕的事。

对于伴随着网络社会长大的宅男腐女们来说,《鲁宾逊漂流记》里的生活没什么可怕的,只要路上有Wi-Fi信号就行。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网络的话,会带来灾难片般的后果。

假如短期内(如48小时内)没有网络,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被学生拒绝的作业


对网络的依赖,会让深陷其间的人有“山无棱,天地合,怎敢与君绝”的感受。这种感受,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杰夫·汉考克已经在他的学生身上发现了。

2008年以前,汉考克教授会给在课堂上讨论过,心理依赖的学生留下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即让学生们尝试连续48个小时远离互联网的生活,然后大家坐在一起进行讨论,这样的经历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可这种教学方式到2009年就再也行不通了,当他布置断网48小时的作业时,全班都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拒绝,说这是个不公平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作业。

学生们告诉汉考克,即便是仅仅一个周末不上网,也会妨碍他们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同时会毁了他们的社交生活,还会引得朋友和家人担心他们发生了什么不测。

汉考克只好妥协,取消了该项作业,而且他再也没有尝试布置这项作业。“那时是2009年,现在手机简直是无处不在,我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汉考克说,“他们大概会向大学校长告我的状吧。”


网络行为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除社交媒体外,对于特定群体而言,网络游戏也会让其产生依赖,比如人们常提到的网瘾少年就属于这一群体。在游戏的世界中,这些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由于青少年缺乏自控能力,所以也极容易患上此种“病症”。

对于习惯了使用社交网络的人而言,离开网络后,他们会感到孤独和不安。研究表明,这个群体被放到断网的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严重的还会出现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甚至连食欲都开始衰减。这一适应期要持续12个小时,之后人们才能开始重新适应没有网络的生活。


谁能做到手机离身


有研究证实,对网络的依赖和年龄有关。比如,60岁以上的那代人,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渗透到生活中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技术壁垒”。后来虽然逐渐“触网”,但他们也只是将其当作简单的工具来使用。上个微信,看个视频,刷个朋友圈等,这些就是这代人“互联网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

对他们来说,闲暇时间呼朋引伴下个棋,打个牌,或者跳个广场舞都是更有趣的选择,相比之下,用逐渐老花的双眼盯着小小的屏幕没那么有吸引力。他们更倾向于直接面对面地和人打交道,而不是通过网络和机器产生联系。

手机离身这种情况,在30岁以下这一代人身上是基本不可能出现的。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是真正“网不离身,机不离手”的群体,即使在吃饭、睡觉或者洗澡的时候,他们也要保证移动通讯设备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断网反应


除年龄外,人们对断网的反应也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差异。

虽然工作中可能更需要电子邮件的沟通和往来,但相对而言,处于管理岗位或专业技能岗位的人却不认为断网是什么大问题。对这些人来说,偶尔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比之下,许多蓝领自由职业者,比如水管工和木工等依靠微信或者社交媒体联系工作的人会发现,他们在断网的几天里,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将孩子留在日托所、自己去工作的单身母亲也表示压力不小,因为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她们断网后就无法及时得到信息。

断网会让大多数人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反应。“大多数互联网的设计目的只有一个: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汉考克说,“我们已经适应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交流,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会感到焦躁。”

这种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不安全感。社交网络能够帮助人们舒缓压力和获取动力。在这一背景下,社交网络“点赞”或者关注功能的出现,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让“压力山大”的人获得了被认可的乐趣。无论你分享了什么状态,都会受到朋友的关注,获得朋友的“赞”。在一个又一个“赞”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自我的存在感。不过对这种存在感的需求程度,是随着年龄和收入变化而变化的。

如果整个互联网都遭殃


就个体行为来说,要离开网络是相对容易的。人们可以关闭网页、拒绝来自网络的信息,甚至可以关停某些域名。放大到一个地区来说,如果全球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一致同意在某一天关闭全球的路由器,那么很可能整个互联网都遭殃。

主动断网听起来很困难,但被动的故障却时有发生。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详细阐述了断网的负面影响,该研究认为,互联网连接不畅或大范围断网的行为,仅在2016年就给全球经济带来至少24亿美元的损失。

这种损失可能来自网络攻击。比如“黑客”这种被各种文艺作品神秘化了的群体,就具有很大的潜在破坏性。网络黑客可能会恶意释放某种软件,攻击路由器当中的薄弱环节,造成互联网停滞。

更大的风险来自于天灾。

最具毁灭性的攻击很可能来自太空,大型太阳风暴向地球方向释放的太阳耀斑会摧毁卫星、电网以及电脑系统。耀斑还可能导致磁暴。

尽管卫星在互联网通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99%的全球互联网流量都依赖于海底光缆。这些光缆已经历多起事故,事实上,它们会因为低防卫和高影响,很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切断这些光缆对黑客来说有点困难,但有时它们会意外地遭到破坏。2008年,当海底光缆被切断和受到干扰时,中东、印度和东南亚就在不同状况下遭受了大规模的网络中断。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7年第七期)

稿件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