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宋朝官员的拒官之好
宋朝的名相名臣,几乎都有过拒官记录。包拯考中进士后,朝廷安排他出任大理评事、建昌知县,包拯“以父母皆老,辞不就”;范仲淹任边帅,迫使西夏主动讲和,军功赫赫。谏官欧阳修等一批人,极力举荐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宋仁宗欣然同意,下了任命诏书,范仲淹却说:“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坚决推辞;而宋仁宗、神宗时的宰相富弼,一生拒官竟多达近百次,更是史上少有。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国大兵压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十县之地,战火一触即发。当时,朝廷急需一位能臣干将赴辽谈判,然而,辽国气势汹汹,赴辽如同赴死,大臣们无一敢蹚这趟浑水。宰相吕夷简推荐了时任知制诰的富弼,官轻势微的富弼不但接受了宰相的推荐,而且在面对皇帝时慷慨陈词:“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宋仁宗非常感动,提拔他以枢密直学士使辽,富弼却说:“国家有急,义不惮劳,奈何逆以官爵赂之?”坚决推辞了这一任命。
在使辽的过程中,面对咄咄逼人的辽国国主,富弼动之以情,晓之以利,经过数轮艰难曲折的谈判,最终以“二十万岁币”与辽签订了和约。花钱换和平,使辽国取消了南侵计划,免去了一场战争灾难和失去领土的危险,并带来了此后长达四十八年的南北友好。此行,富弼不辱使命,劳苦功高。当宋仁宗要厚赏他,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时,他又非常诚恳地推辞说:“增岁币并非是我的真实意愿,目前西夏扰边,朝廷无法他顾,因此,对于辽国的无礼要求,我不能以死抗争,只好用此权宜之计,这哪有什么功劳呢?赏赐,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庆历三年,宋仁宗拟用富弼为枢密副使,这种职务只有军功卓越、年长德高的大臣才可能任命,他“辞之愈力”,宋仁宗改授他为略次的“资政殿学士兼侍读学士”,他接受了。当年七月,宋仁宗又以他使辽之功,任命他为枢密副使。富弼面见皇帝说:“目前与辽国修好,边境无事,百官会说这是使辽之功,一旦辽国撕毁和约,卷土重来,我则百口莫辩,罪不容诛,请您不忘辽国轻侮之耻,卧薪尝胆,以图振兴”,他把任命诏书当面还给了宋仁宗,再一次拒绝了委任。
富弼以京东路安抚使出知青州期间,恰逢河北大水,流民涌向京东,富弼设法腾出公庐私舍安置灾民,动员所辖地方官府和富户捐粮救灾,开放山林河泊,任流民取以为生,又募数万饥民为兵,通过多种形式,共救活濒临死亡的灾民五十多万人。为此,宋仁宗又要提拔他为礼部侍郎,富弼认为这是作为地方官的本身职责,“辞不受”。
至和二年(1055年),富弼被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当上了宰相。嘉祐三年(1058年),富弼母亲去世,他辞官奔丧。富弼归家后,宋仁宗一直没有安排其他人接任,而是虚位以待。不久,思贤心切的宋仁宗就连连下诏,要求富弼复职,富弼却以这种只适应特殊情况而设的“起复”制度,不宜施于太平之时为由,连续五次上书,态度非常坚决地拒绝了皇帝的复职要求。
富弼一生克己奉公,忠君爱国,入仕50余年,累计拒官近百次,是士大夫间难得的谦谦君子。翻阅《宋史·列传》,“固辞,坚辞,力辞,辞不受,辞不已,辞不就……”,这些在今天看来异乎寻常的词语,当时的使用频率却非常高,几乎俯拾即是。这是为什么呢?
从富弼的这些拒官行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宋朝的用人方向和官场风习。宋朝取仕讲究才学,讲究德行,讲究能力,违反这些条件,靠送人情走后门拍马屁之类的手段,是绝对跑不出个学士宰相来的。同时,宋朝士大夫拒官也并非真喜假拒、装模作样,而是发自内心、真实表达的。他们一个个都是学出来的、修出来的、干出来的,懂得珍惜岗位资源,讲究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的突击提拔、违规提拔乃至暗箱操作,是会被御使们弹劾的,是会被同僚们耻笑、被唾沫淹没的。而最为关键的,是他们认为当官要有官品,德才与位子相称;升官要能服众,名声与提拔对等。
所以,拒官成为宋朝官场风习,许多人甚至数十上百次地拒官,便不是一件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6年第一期)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