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你走进美国第二老的蒙校

2015-11-18 分析师妈妈 北美超级妈妈养成记

(上图为1906年世界上第一所蒙特梭利学校)


分析师妈妈

家有中犹混血2宝。美国名校MBA, CFA,曾经的金融分析师,现在的全职妈妈,崽崽分析师:)致力于和大家分享美国一流的教育体系和理念,以及犹太家庭独特的育儿观。



在我这当妈的眼里,哥哥的学校就是间神秘的“魔法学校”。


9月开学第一天,班上一个同学都不认识,本来就慢热型的哥哥这会儿更怕生了,紧紧的拽着我的手不让走,眼泪满眶却硬憋着不让流下来。看得我直心疼,他可是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我的。现在呢?2个多月过去了,早上大步流星的直奔教室,转过身来,给我一个飞吻,“MUA! 妈妈再见!”中午去接他,每天都是一路唱着跳着回家。我很好奇,他在班上都干些什么了,这么开心?学校给的课程表除了一周一次的音乐课,一周二次的运动课和每天的操场自由活动时间,都是空白啊!人说咱是蒙校,尊重孩子天性,让他们自由发展,想干嘛就干嘛。


正好上周学校里召开一年2次的家长会,我终于有机会深入了解一下。


社交礼仪

每天早上,校长会亲自站在校门口的台阶上迎接每一个学生,和他们握手,问候“早上好!”放学了,学生们也必须和自己班上的老师握手说“再见”才能离开。有时候我去接哥哥,他看到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往外冲,结果一只手被老师拖住,被要求“请看着我的眼睛”,完成了握手对视说“再见”这道程序才放人。课间的零食时间也很有“仪式感”。他们像小大人一样正儿八经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住。



音乐

每周一次的音乐课是在音乐教室由专门的老师教folk songs(民歌,民谣)。老师教了10来年的Music Together(一个幼儿音乐早教项目,国内也有),非常有经验。我一听乐了,music together 的理念我们非常认同,哥哥从出生几个月就在那里上课了,弟弟现在也去。2个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可是,为什么不是儿歌呢?老师认为民歌表现的情感和旋律更多元化,儿歌的调子比较单一,都是欢快的,他们自己班的3个老师教就够了。据说曾经有女生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曲后,伤心的哭了~~~孩子们对音乐的领悟和理解能力真的是超出我们想象。


当问到是不是现在可以开始学乐器了,她认为取决于孩子能不能坐得住,精细动作有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最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兴趣。6岁以前,都是以兴趣为主。在这件事上,完全没有必要“赢在起跑线上”,因为3岁开始学钢琴的孩子和6岁开始学钢琴的孩子速度是不一样的,他们到了10岁的时候水平通常差不多。


数学

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理科生,又搞过奥数,我本来是对美国人教数学不抱什么期望。3岁的孩子学数1到10很小儿科啊。

可是,当我听到他们开始接触代数的时候不淡定了。什么?!3岁就开始接触二项式代数?!我在努力的回想我是几年级开始学的,但是肯定不是3岁。老师忙解释,是预热,预热啦。我们不教公式,就是感官上让他们有直观的了解,玩游戏一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1301qp211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将来正式学的时候就如鱼得水了




我恍然大悟,这才是美国“轻松式教学”的真相啊!


写写画画

我家哥哥很少主动写字画画,对于这个我有些担心。老师说,没关系啊!我们有个“日常生活区”,里面都是平日里常见的东西,我们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写字用的肌肉一样能得到锻炼。他在学校的时候喜欢用镊子夹干玉米,喜欢用滴管吸水玩。这些都可以锻炼他的专注力和精细动作协调力,为将来学写字做准备。


休息一下

我的第一篇文章里提过 (查看原文请关注我们公众号并回复“秘招”),Time Out现在已经在美国教育界不提倡了。哥哥的班上采取措施是Take a Break (休息一下)。


他们教室进门有一个Love Corner(爱心角),由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本相册组成。相册上面一个大大的红心,里面有开学的时候每个同学带来的2张家庭成员照片。有同学犯错了,老师会说“你是不是不开心了?去爱心角休息一下吧。” 然后带着TA过去坐下,翻翻相册。通常家人的照片会让孩子们的心情平静下来,当TA们准备好了,再重新加入班级活动


我想起了有一天讲睡前故事,正好书里有滑梯。他跟我说,“妈妈,xxx老师今天要我take a break了”。我以为他犯错误了“为什么啊?”“我肚子贴着滑梯滑下来的,我还用脚从滑梯走上去。”(为了小朋友的安全,他们班的班规之一是,滑滑梯要用屁股坐着滑下来,不能用肚子。因为趴着下来看不到前方的东西。)“哦,那你下次怎么坐滑梯啊?”“用我的屁股!”我认为,他能主动的告诉我这件事,意味着老师处理得很恰当,不会让他羞于承认,又知道下次改正。那我就什么都不用多说了。


闺蜜曾说过:你温柔的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在这样有趣,有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难怪他们会高高兴兴上学去,开开心心回家来。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对您来说有启发,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即将呈现。我们只做原创,分享干货!


声明:

  • 本文为分析师妈妈原创文章,如需引用,请联系作者。

  • 分析师妈妈为国内家庭提供高端一对一的教育咨询及规划,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量身定制最合适的策略,帮助孩子进入美国顶级私校。咨询请加第2个二维码。

  • 如果您有意投稿或合作,请发邮件tina.xinghua.chen@gmail.com,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