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要的中山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答案在这里!

新传研考 2019-10-31


2018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基础643试题解析


01

简答题

1

新闻和舆论的区别,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应该怎么进行?


解题思路:新闻与舆论的区别这一问属于必拿分的一问,在一轮复习时就应该掌握,区别主要以定义上、功能、特点等角度上去答。

第二问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工作怎么进行,是最近几年必考热点,新闻舆论工作也是十九大会议上重点强调的内容,舆论工作怎么进行最好先回答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工作的困难再针对困难回答。

参考答案:

2

为什么说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新闻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解题思路:第一问就是回答新闻价值的要求所对应的新闻选择的依据。

参考答案:

3

麦克卢汉提出了什么理论,结合微信讨论一下在当代的适应性。


解题思路:首先考察到你知不知道麦克卢汉的理论有哪些,其次考生需要了解微信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人与媒介关系以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①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感官和器官的延伸,印刷媒介是人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得延伸、电视是听觉和是视觉的综合延伸。

③“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调动太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则相反,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接收者在理解时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的配合。


2、媒介即人的延伸在当代生活中与微信的适用性。

①微信中互动机制的延伸。通过微信的语音、摄像等辅助,可以体会到面对面交谈的感觉。网络新媒介包括微信是人整体的感觉延伸,是来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媒介,人们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人们可以通过微更自由的表达出来,可以肆无忌惮的任自己的思想流露。微信使得人们即时互动和交流变得非常便捷,是人类互动感知机制的良好延伸。

②移动机制的延伸和感官重构。微信融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于一体,人们在进行朋友圈视频浏览、网络聊天等活动时,中枢神经高度涉入。微信成为人们耳朵、嘴巴、眼睛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延伸。

③微信的广泛使用突破位置的限制,使人们置身各种信息包裹之中,立体化的媒介环境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讯息,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具有立体感。这时人作为一个整体,微信促进人类的感官重构。

4

当前媒介越来越集中,传播和跨国媒介集团在政治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分别有什么好或不好?

答题思路:此题需要答到媒介集中的原因:解除管制之后的跨国垄断媒介集团建立和发展;互联网公司的私有化性质及资本的高度集中。

参考答案:

1、什么是媒介集团化

是指媒介由于业务发展、市场扩张或竞争的需要,通过新建、资产兼并、股权运作或相关协议等方式,由单一经营方式向多种经营方式转化的过程。媒介集团化的定义表明媒介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应以市场作为主要动力,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对传媒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集团化健康发展的合理途径。媒介集团化是媒介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媒介产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媒介集团化的几个阶段:

广州日报在1996年成立第一家传媒集团之后,经过了一年多的试点和观望,从1998年开始,集团化发展渐入高峰期,到2001年-2002年期间达到高潮。以报业集团为例,2001 年和2002 年,两年时间成立了近20 家报业集团。

2、媒介集团化的好与不好。

集团化的制度局限性就在于造成了区域市场的垄断,集团化并未实现原有传媒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使传媒的发展失却竞争的内在活力。

集团化发展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对原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如合理的集团结构和产业布局,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发展。




02

论述

1

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从业者、政府机构、受众的媒介素养应该在哪方面提升。

答题思路:这道题就是考察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众应遵守怎样的媒介规律。推荐阅读彭兰老师2013年发表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文章《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

参考答案:

1、什么是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媒介素养关注的是信息时代不同群体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的问题。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媒介素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2、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2、(1)媒介从业者素养

①对社会化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虚假新闻、不实信息,是目前困扰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问题。虚假信息的成因复杂,但无论如何,要使社会化媒体在公共信息传播中形成更重要的影响力,就需要在信息的质量方面有更高的追求,而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应该是专业媒体及媒体人。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媒体人,应该有意识地扮演起信息的验证者与过滤者的角色。而这意味着他们也必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素养,因为他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的信息来源。

②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协调、组织与整合能力。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专业媒体需要与公民新闻全方位“对接”,才能实现对公民新闻能量的充分吸纳和转化。这不仅仅意味着建立社会化媒体平台或账号,更意味着要通过有效的业务模式发掘不同信息和不同个体的价值,并将其有机地组织起来。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整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碎片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媒体及媒体人需要完成思维的转变。社会化媒体普及以来,不少媒体人面对碎片化信息,只是简单地批评与抵制,把碎片信息作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未来媒体人的思维与工作模式,需要建立在对碎片信息的价值认同和利用基础上。

 ③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拓展的能力。社会化媒体不仅可以给专业媒体提供补充性资源,更有可能为媒体带来全方位的拓展空间。例如报道的拓展、个人能力的拓展、产品的拓展和品牌的拓展等。只有充分认识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与规律,才能把社会化媒体的潜力真正转化为个人与媒体的能力。

④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数据与技术素养。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的参与带来了巨大的数据量,社会化媒体时代也是大数据(Big Data)时代,要更好地利用社会化媒体资源,就需要有大数据技术作支撑。要应对社会化媒体的挑战,需要相应技术手段的变革,而这一直是媒体的一个弱项。不少媒体人对日益进入新闻生产核心环节的各种技术存在着抵触心理,但是这种抵触未必能阻止技术在新闻业的渗透步伐,相反,只会使媒体失去一些先机。

⑤社会化媒体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虽然社会化媒体为媒体及媒体人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但随之而来的一个直接挑战是,当媒体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活动时,他们的行为是机构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这之间的界限的把握已经越来越困难。代表个人还是代表媒体,为个人行为负责还是为媒体声誉负责,这成为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媒体人时时要思考与把握的问题。


(2)政府机构素养

①对媒体角色、功能认知及相应权利的保障。要普遍提高政府机构及官员的媒介素养,就应该让他们从现代政治制度和传播规律的角度,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媒体和传媒业。更重要的是,相关政府机构应该调整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媒体正常履行其职责,同时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

②对社会化媒体价值的认知及对公众相应权利的保障。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就像媒体必须进行的思维变革一样,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应认识到,社会化媒体已经是整个信息传播格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公众已不仅是媒体的受众,他们同样是重要的传播力量。公众的表达和传播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与保障。

③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与保障。2007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样一个法规,对政府机构的信息公开提出了制度性要求。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与维护,如何保障相关信息的持续公开,这仍是政府机构媒介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

④与媒体及公众的交流意识与能力

近两年,政务微博逐渐成为政府机构与官员与公众沟通的日常渠道,一部分机构与官员也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但仍有不少政府机构与官员在运用微博时的思维、姿态,都不能适应社会化媒体这块土壤。政务微博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但对政务微博的理解与运用,不能限于技巧的层面,思维、理念的变化,仍是核心与根本。

(3)受众个人

①媒介使用素养。媒介的基本使用能力,成为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媒介使用素养,不仅体现为相关技术的掌握,还应该表现为对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的使用。 

②信息消费素养。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膨胀以及来源的多元化,意味着消费者面临着空前复杂的信息选择环境,因此,作为信息消费者,公众需要具备更多的选择、判断与辨识的能力。

③信息生产素养。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公民新闻日益普及,公众作为信息的生产者的作用不断凸显,普通公众提供的信息对于新闻传播的格局已经形成重要影响,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训练,普通人提供的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传播秩序的混乱。具体而言,这种素养表现为如下两方面:负责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负责地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

④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化媒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交往网络,它有可能拓展人际交往的广度,也有可能加强人际交往的深度,而这种交往的拓展与深化有可能带来新的社会文化。新媒体中的交往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相关技术的掌握,还表现为对交往对象的选择、交际网络的维护等方面。

⑤社会协作素养。个体的社会协作的素养应该包括:与协同工作的其他人达成一致目标的能力;为自己在协同系统中定位的能力;执行协同任务的能力;与协同工作的他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⑥社会参与素养。互联网等新媒体一直被认为将对社会民主的进程起到重要作用。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其基本保障之一是公民的自由平等和理性参与。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但并不必然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素养。因此,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能力,不仅关系到网络世界的秩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人工智能时代给新闻业带来什么影响,新闻工作者应怎样应对。


答题思路:这道题是近两年新媒体传播的热点。需要联想到人工智能给新闻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荐阅读徐来、黄煌《“新闻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新闻模式演变与新闻学教育之思》

参考答案:

1、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英文Artificial Intellegence, 简称AI, 实质上是一种具有机器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起初是为了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而提出的概念。人工智能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人工”, 一是“智能”。“人工”是指由人创造的。“智能”, 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自我、思维等等。它的特征也体现在用机器来模拟人的思维, 或让机器具有与人类相当的智能。人工智能的理念,简单来说, 即是以人类的智慧研究、开发、创造出堪与人类大脑相平行的“机器脑”。这种“类人”化的智能技术, 严格意义上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即在计算机算法基础上, 进行大数据 (Big Data) 的收集、分类、清洗、评估、提取、分析处理与输出, 不断完成“自我升级”。


2、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

①人工智能为新闻传播带来的新变化。

国际上各大新闻媒体组织方式正经历着一场“转型”。新闻媒体业进击大数据新闻领域、成立数据新闻部。2009年3月, 英国《卫报》 成立全球首家数据新闻部;2012年12月, 美国《纽约时报》推出集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2014年英国广播公司 (BBC) 设立“新闻实验室” (News Lab) , 并于2016年实现Open Media的数据采编系统测试并投入实践。

 首先,对于新闻报道方式的影响:开启了数据驱动新闻的全新时代。对于新闻业而言, 基于计算机辅助报道 (CAR) 形式、“使用和通过算法来寻找和讲述故事” 的新闻报道模式、计算新闻、机器人新闻、算法新闻学、自动化报道等应运而生, 其核心均建立在以技术工具为导向的算法思维之上。基于算法的图像数据新闻正进入日常新闻报道领域,极具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效果的交互地图与信息图示迅速发展, 以数据图形来进行信息表达与传递, 充分利用数据分析下直观、有趣、超语言、大信息量的图形优势, 使受众更为高效准确获取所需信息, 香港《南华早报》对香港财政预算的报道、财经新闻网数据可视化实验室2016年中国楼市的报道, 便是这样生动的实例。

再次,对新闻报道交互式体验时代的来临。从传统新闻报道“我写你看”的单向传播模式, 到信息化时代的新闻双向传播模式, 再到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的阅读中交互式体验不断增强, 新闻报道对于读者而言不再仅仅是内容的呈现, 还是体验的过程。

最后, “机器人写稿”开始在各大新闻媒体网站上加速布局。写稿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对信息处理的超强能力。通过对大量数据资料的快速收集、加工与整理, 再按照文字模板编制而成的新闻稿, 目前已广泛见于财经资讯及体育新闻上。

②人工智能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的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使新闻机构和记者的工作面临被取代的危机。当算法实现逐步优化, 人工智能通过用户浏览行为数据能准确将个性化、聚类化、标签化的新闻信息投送给不同的新闻受众群体, 大量的传统新闻机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事实上, 基于这种个性化新闻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家没有记者的新闻媒体”即美国移动新闻服务运营商News Republic已然产生, 并与全球超过1650家新闻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写稿机器人”成功落地福布斯网站、美联社、彭博社、《洛杉矶时报》《今日头条》等各大媒体, 人工智能有可能在未来的阶段实现从弱人工智能 (Top-down AI) 到强人工智能 (Bottom-up AI) 的升级,届时人类记者的优势将受到更严重的挑战。

 其次,对新闻专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人工智能技术给新闻业带来的变化, 不仅限于大数据所带来的冲击, 更加涉及对整个新闻行业的立足点———专业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与质疑。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背后, 实际承载着新闻从业者本身所肩负的人文关怀、社会告知与权力监督等使命。然而, 人工智能的技术运作逻辑是“一切皆可量化”, 在“算法”逻辑思维下, 其得出的数据结果只会造成“主体建构被抹杀”和“生活意义被取消” ;同样, 当下的人工智能只会根据新闻的阅读点击率去判断该新闻的热点价值, 而不会像传统新闻记者那样, 会以秉承新闻作为“社会公器”的专业主义视角, 去进行社会新闻的选取与生产。

再次,对新闻时效性的冲击。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是新闻存活及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 但媒介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使人们的时间观念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机器人写稿”的出现, 则使得人类记者在新闻报道“时效性”上更是望尘莫及。

最后,对新闻“客观性”的冲击与“后真相”时代的来临。客观性新闻原则是新闻工作的准则与依据, 由此衍生出的“新新闻主义”、调查性报道、精确新闻学、公民新闻学等系列学说, 更代表了业界学界对新闻客观真实性的不懈探索与追求。然而, “后真相”一词近年来的不断闪现, 无疑对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基本原则产生动摇。技术促进了人的延伸与连接, 通过网络聚合相同兴趣、观点、情感、价值观的个体, 并以此形成网络社群。人工智能技术“个人定制”的推荐系统的出现, 更是利用算法机制精准地生产和推送信息,,不仅满足用户个性化、社群化的信息兴趣和需求, 而且还加固了社群, 使成员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不断强化其各种认识偏见, 最终进一步加剧了“后真相”时代特征。


3、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工作者应该:

①探索人机相互补充的模式。是通过人体与非有机计算机设备结合形成新一代的“半机械人” (Cyborg) 以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潮流, 还是不断探索机器人永远无法模仿的、人类“独有”的灵性领域。

②“慢新闻”理念。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写稿一秒传千里的“快时代”的当下, “慢新闻”的理念已经得到一些专业媒体的推崇。新闻界不能单纯为了追求速度而气喘吁吁地往前赶, 而是想要精心打造一套成熟的编辑理念。“快”是属于技术的时间;“慢”节奏是属于人的时间。“慢新闻”留给人类记者来做, 以推出更具思想深度与人文厚度的新闻产品与以“短平快”见长的机器人新闻稿并存。

 ③维护新闻本身的“客观性”,新闻记者需要承担更多责任,提供可靠的、系统的、“慢新闻”式的深度报道。因此, “后真相”时代的来临对新闻解读的专业度、权威性和公信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它不仅可以衍生出更高的公众参与度和媒体品牌忠诚度, 也直接决定了用户为“真实有深度”的内容付费的意愿和花费在获取新闻内容上的时间。


大TIPS: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主观题有很多种思路。稍加选取,适当删减!


编辑:王仁靖

图片:网络

参考文献:彭兰教授《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

                徐来、黄煌《“新闻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新闻模式演变与新闻学教育之思》

                彭兰教授《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

戳戳戳,请尽情的戳~


只要你对新闻实务无法下笔,担心无人点评,加入我们!这些烦恼统统解决~


我们会有很多期,错过一期就失去一次新闻实务练习点评的机会哦~


还在等什么,快来加入吧!


还没有心动么?


老师逐句点评


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导新角度思考


怎么样


这下子,该心动了吧


心动了还不赶快行动!


详情请联系陈老师微信:shendusikao1


我们在这里等你!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