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 // 无话找话十首(年终总结之九)

孙文波 大岭古 2021-07-02

无话找话十首





寻找的语言
 
 
——空洞。缺少活的形象。都是理念
在诗中纠缠成一团。一丁点具体性都没有,
譬如没有火柴燃烧,照亮屋内的一角。
没有隔壁邻居的开门声传来。犹如落叶停顿
在意识;发黄的,布满黑斑点的落叶。
只是在文字节奏中能够感到,某种意识的跳动,
像青蛙在水塘的荷叶间跳动。激起
下面水的波纹。需要凝神观看,才能看到
平静的变化。谁有这种耐心?人们都在匆忙寻找
怪诞而醒目的比喻,文字转换法,
事物从不相干处寻找某种联系。吸引人的不过是
抛弃的法则,让乐观的坠入悲观。就像走在街上,
突然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奔跑。前方有车祸发生,
警笛拉响。这必定隐喻了什么。什么?
不平静意识。或者换一种,面对海被汹涌波浪吸引,
幻想肯定是大鱼在下面搅和。什么样的大鱼?
鲨鱼,巨鲸?来自想象。历史的记忆。终于意识到
时间关联。其实一切与时间有关。每一个字都是
历史记忆的产物。都在头脑中蜇伏着。
这一次,它们风暴一样掀起想象的涟漪。这一次
一块岩石兀立在眼前,挡住的,是一次思想的
形象,没有把文字图片化。而是,找到精神。
 
 
诗的结构
 
 
——溪涌海岸、洞背村,一所学校
和一幢楼,开放的空间和封闭的环境,
沉思在其中的利弊,已经显现出来。
外界喧嚣不为所动。无论轻松过关到红磡,
还是进城到万象天地和欢乐海岸,
都不能代替你呆在此处,目睹日升月落。
你已经习惯每个下午沿绿道登山,
站在崖边眺海,对面起伏的山峦,如水墨。
而头脑中则完全是另外的景象,
取决阅读的书,昨天是晚唐的混乱,今天是
爱尔兰或加勒比海。激荡风云在心中翻滚。
如何谈论?可能是关于天气的一次记述,
可能是从书中获得的材料的整理。
哪怕其中谈到了季节,植物生长和凋零;
金盏花、桃金娘和石斑木,来自想象的营造。
具体描写并不具体,是臆想和领悟。
其中很多细节:某个傍晚被花吸引,不顾扎手
折下一枝,或者突然出现的爆炸事件点燃
游行队伍。这些意味什么?是大脑非常活跃。
身在一处固定的地方,重复度日,
如果没有想象,相当无味。而写作是纵横术,
天经地纬,东南西北,需要的是不拘一格。
对贫乏的超越。有些甚至是臆造。就像只是
一个闪现的念头,历史就被迅速穿越
分明中,犹如驭云术,从空无中寻找实有。
落实下来,也许是对李商隐的沉思,也许是
看到欧洲的一条街上,某某某正在散步。
 
 
论大脑的构成
 
 
——把众多的词搬到纸上,是我的工作。
依靠的是什么?多年来一边干一边疑惑。
曾经觉得是才华,天赋来自造物主。后来觉得
还需要加上劳动,像种田的农夫,不断地
在词的世界里折腾——现在,觉得这些都很次要,
关键还靠运气,突然脑袋里冒出一些念头,
赶快记下,让它们变成写下的东西。说它东西,
是确切的,有时并不知道写下的是什么,意义何在。
只是觉得看着舒服——韵律,铿锵的节奏。
这样的东西被阅读,悦耳悦心。就够了。像现在,
突然冒出蚂蚁、苍耳、扁担、水桶、镰刀等词,
它们连接成句子排列起来,尽管奇怪也不是不可以。
尤其还有超市、影院,傍晚等词语也在其中,
说明什么?说明偶然性无处不在,自有存在的逻辑。
看似无序,也不是不能构成意义。就像这篇东西,
说它是什么呢?没有来由,没有预设。
只是偶然记录。它成立吗?如果到最后,再加上
一个阴沉的上午,加上喝咖啡之后,加上窗前
望着天发呆,一堆词在脑袋里扑腾。应该成立。
 
 
具象·抽象
 
 
语言的具象——能否停留在一场雨中?
它落在树叶上的声音,不是滴嗒,是簇簇。
侧耳聆听,犹如虫子在啃食。或者,一辆车
缓慢地驶过,车轮摩擦的声音,轻柔的
犹如有人用棕毛刷擦洗衣裳。怎么给这样的具象
形而上的意义,需要想象牵强附会。
一个人孤独的呆着时,联想成为瞬间发生的事情。
它带来的是细致的倾听,万物在这时放大。
在家里呆着亦犹如置身荒野。能够想象空间的阔大。
直至世界上仿佛只剩下自己。这时候,
所有出现的事情关系到绝对。这是绝对的雨,
甚至是一千年前的雨,下在江南,塞外的雨。一场战事
正在进行中落下的雨。曹操碰上的雨,陆秀夫碰上的雨。
搅乱国家对垒的胜负结局。也使得久旱的植物
重新获得生机。这种时候,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饱满精神。当然具象可以更加具象,一场雨积下的水洼,
倒影里树倾斜扭曲犹如儿童涂鸦。局部变形修正感知。
凝视,带来更多的认识。包括怎样理解
三天后水洼的消失。具象的确实,带来了抽象意味。
具象,也是抽象。不管是从一滴雨看到的世界。
还是没看到世界。不管了,它带来诗的诞生。
 
 
无话找话
 
 
——用一物,比喻一物,就好像从
稻子中寻找杂质,一粒稗子最终被捡出。
比如现在,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
把什么拿来比喻?好像天下降下蹩脚歌手。
工业化产物。其实,应该想想飞机的好处,
拉近一地到另一地的距离。
日行万里,不再是神话的夸张,是神奇的存在。
尤其第一次坐它空中碰到气流造成的颠簸,
带来的紧张,记忆中保持很久。
说这些是不是无话找话说?必须使思绪不断绵延。
如果转而说到食物,想到石头。说到某一个人,
想到一条猫。说到夜晚,想到结冰的河流。
说到一本古代的书,想到仙鹤。白色的身影,
飘缈如烟。无限推衍,带来永无结束的想象。
正是如此我才由一本书想到一大堆蚂蚁,
由一朵花想到人死。这些丝毫没有关连的事物,
组成的文字,看起来反对逻辑,
但是构成的,不过说明语言是词语的组合。
要是绝对一点,我会这样结尾:把一物比喻成
另一物。我已从一堆垃圾中发现一所学校。
从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听到人变成机器。
 
 
现实主义诗学
 
 
一个你在北方,耳朵有撕扯的疼痛,口中
哈出白气。抬头望树,只有枯枝,和喜鹊巢穴。
迎面碰上的人,个个缩头,犹如直立行走的乌龟。
另一个你,在南方,酷热,迟迟不肯退场,
还在空气中搅搔,一动不动仍然汗流如爬虫。
本应该每天徒步锻炼,也懒得动,坐在屋内呆若抱窝
的木鸡。还有一个你,是灵魂出窍的假仙人,
不在北方也不在南方,在想象中盘桓;一会是尧一会是禹,
一会射日一会阻水。还有的时候,是从北方南渡的
某士族长者,或者是为了求金,不惜越洋落脚
到另一个大陆冒险的人。总之,你可以是你,也可以不是你,
你只是你的变形者。一个人可以是很多人,一个人也
可以谁也不是。对于我来说,任何人都是你。你不是任何人。
由此产生一个疑问,你是谁?你到底是谁?你是我吗?
或者,你是他?如果见到你在北方都城,你会是某校的教授,
某衙门的官吏?如果你在南方某岛上,
你是渔夫或者渡轮上的领航员?都可能太可能。这样的你,
是不是真正的你,没有意义。真正的意义是,一个你
也是另一个你。所有的你,等于是一个你。永远在我的对面,
受到我的注视和琢磨。只是我的注视和琢磨
非常费劲,犹如花掉九牛二虎之力。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全是无用功。我觉得,谈论你其实是在谈论远与近。
是近比远还远,远比近还近。让我觉得很多时候我只能使用
比喻了;一个比喻是,你是一张丝网,疏而不漏。
另一个比喻是,你是一场雨,没有下时有形,下了后,
要么泛滥成水,要么落在地上很快消失。还有一个不是
比喻的是,根本没有你。你不过是一种捏造我就是你。
 
 
创造的意义
 
 
如果不认识椴树、梣树,却想描写它们
怎么办?仔细分类,看到它们各自的用途,
从自然到不自然,广泛的应用,
与人类的需要有关。至于它们是生长在山上
还是在水边,并没有关心的必要。
说到这里,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我其实想说的
是一只犀鸟,它栖憩在高大椴树的枝桠上。
脑袋转动打量上下左右。它要干什么?不过是构成
一幅画。的确是一幅画。不远处还有梣树。
只是,如何能成为一首诗?意义在哪里?没有意义
要不要添加意义?不用了。我只是想
说出椴树、梣树这样的词。在一首诗里一种树
并不是另一种树;椴树不是桉树,梣树也不是木棉树。
在一首诗里,椴树和梣树,不开花,也不结果。
它们到底有什么用途?火柴、铅笔、白蜡这样的物品与
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些不足以构成意义。
什么又是真正的意义?在一首诗中,椴树和梣树,
以火箭一样的速度生长。在一首诗中,椴树和梣树,
枝繁叶茂,挺立在我想象的大地上。
它们促成一些音节的诞生。它们是无中生出的有。
现在它们进入你的视线,就是意义。可不可以?
 
 
准备开始
 
 
引言:天蝎座的月光比狮子座的月光冷。
引言:蘑菇从树根长出,发出的光刺人眼睛。
引言:在父亲的命令下,他跳河而死。
引言:玛丽亚,玛丽亚,天上雷打在了汤姆的头上。
引言:铁牛潜在水底,见到天日,大旱来临。
引言:沧浪浊兮,碣石矗立,守望之士,犹如此石。
引言:东山有玉树,照夜如昼明。名士如花蕊。
引言:千万别回望。一直向前不停地跑。回头就会死。
引言:地狱之火熊熊燃烧。滚烫油锅发出丝丝响。
引言:蛇吐出红色的舌头,殷红苹果落在地上。
引言:混乱来自臆想的头脑。它不过是被疯狂纠缠。
引言:一座火山喷发了,浓黑的烟尘笼罩大地。
引言:收割后的旷野。乌鸦成群落下犹如黑色墨汁。
引言:意义假设出来后,有人想出魔鬼的模样。
引言:这一切的意义不过是存在罢了。如此而已。
结语:思考语言的过程中,想象充满了偶然性。
再结语: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其实是危机感。
 
 
比喻的其他项
 
 
假设:这句话是由乌龟变形得来,爬行的
轨迹清晰的如体液分泌留在了你的视野里。
转而,你开始寻找另外的比喻,
想要获得快捷的速度。这句话又变形为鹞子,
迅速地掠过半空。只剩下影子。奇怪了。这句话的
变形记已经媲美奥维德的变形记,带来怪诞而神秘,
让人疑惑的力量。这句话难道仅仅只是这句话?
就像一块石头,不是一块石头,一个戴着眼镜的女人,
不是女人。这句话给自己带来如此暧昧的意义,
它不多余吗?其实非常多余,是让叙述
多了几重转折。到底想说明什么?说明事物的复杂性。
还是想表现创造的性质不过在于增加;
就像铀裂变增加了蘑菇云和火的燃烧,或者增加了
死亡的必然性。如此引伸,这句话难道
不可能变成对事物的依附吗?要是如此,那就太糟糕了。
不能想象的是这句话早晨还是乌龟,晚上便成为了鹞子。
不得不依附在流水、洞穴,依附在树木、云朵上面。
或者再扭曲一点,这句话变成一头食蚁兽,
变成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出现成为另一些事物的灾难。
死亡由此发生。这句话带来了遍地狼藉。总之,
这句话,造成了自己的不祥。或者,这句话成为自己
的意义的牺牲品。它已经失去自己。怎么办?另一种
可能性是这句话回到它诞生前的空无中,这句话,
并不存在。这句话,不过是一系列假设的产物。
 
 
断裂的断片
 
 
从文字中寻找到的是什么?一幕幕,浮现
……破碎的,残缺的……一幕幕,消隐……
黯淡的,模糊的……历史的叙述,充满戏剧性。
出现在眼前的不是一张张暴怒的脸。一个
战争场景;一片谷地尸首狼籍,秃鹫和苍蝇乱飞。
村庄房屋坍塌,野草侵入,狐狸和老鼠窜来
窜去——天空中出现一座城。天空中出现手握鲜花的
少女。天空中排萧响起——深入。从沙子中寻找哲学。
深入,从水中寻找真理——短暂的臆想,
傍晚的走神——目睹夕阳带走一艘巨轮。或者巨轮
带走夕阳。目睹傍晚在学校大门前的马路上走来走去的
女人,怀揣对下一代的希望,把自己变成多余的人。
她们制造的是如鸦的噪音——谁是谁的替身呢?一代人
是另一代人的替身。所有的生存,不过是再生存一次。
所有的死亡,不过是再死亡一次。仁慈。宽宥
……被挖掘的遗址……暴露在空气中都是残肢断臂。
都是蹲下身体在泥土中寻找真相的人——悲伤在
他们脸上——必须确定,文字真的还原了什么吗?
 

 


诗 // 唯一的我十首(年终总结之八)

诗 // 洞背纪事十首(年终总结之七)
诗 //台下台下十首(年终总结之六)
诗 //和平饭店十首(年终总结之五)
诗 // 胡乱补白十首(年终总结之四)
诗 // 无用之书十首(年终总结之三)
诗 // 坐在窗前十首(年终总结之二)
诗 // 叙古笔记十首(年终总结之一)

 赞赏专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