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征稿 | 地理学视角下的流动性研究
专栏背景
在全球—地方频繁互动的地理背景下,流动性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解空间和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流动性研究包含宏观层面的商品货物流动,信息、通信和服务流动以及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等;也涉及微观层面的个体身体运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情感流动,甚至肉眼不可见的细菌与病毒等导致的疾病扩散等。流动性将人、地、物与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世界运转的方式。尽管我们通常认为传统的流动性研究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的交通地理学,即从空间科学角度关注“移动(movement)”的机制、效率,建模出可计量化的流动形式,但这很难对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和动机做出解释。流动性意义的研究需要“非理性”行为下对流动复杂性的考察。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地理学对于传统流动性研究的反思,地理学者批判性地提出以往针对移动机制和规律的研究缺失了对社会属性的关注,转而开始强调流动、权力与意义之间的关系。Sheller等则认为流动性的多元内涵超越了“社会”的概念,从而掀起了“流动转向”。在此倡导下,流动性研究突破既有学科框架限制,“新流动性范式”逐渐浮出水面。在新流动性范式下,流动性作为日常意义表达的媒介,成为展演主体身份、情感认同和政治权力的重要载体。流动并不意味着主体会迅速融入地方并产生一个均质而统一的空间,恰恰相反,流动往往伴随着强烈反差的异质空间结构的形成。Cresswell指出流动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流动性既讲人(people),又含事(things)与思(ideas),因此流动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其次,流动性是尺度穿梭的,可以从微观的身体到宏观的物流和外包。第三,流动性不仅仅探索流动,也研究相对的不流动(relative immobility)或驻足(stillness)。第四,流动性试图将人们从相对封闭、固定和静止的认知论中解放出来,说到底它是反对核心主义(essentialism)的。因此,流动代表着去领地化和去边界化,是高度政治化的概念,贯穿于现代和后现代的生活叙事。流动性的视角也意味着更深层次的理论和方法转型,充分展示了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对于静态主义(sedentarism)本体论、认知论和方法论的反思。
一、专栏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新流动范式与流动的社会文化实践;
流动、非流动与停泊;
表征/非表征政治、流动政治与政策流动;
批判流动性(critical mobilities)与流动的意义;
流动资本、流动想象与流动权力;
流动基础设施、城市与流动性灾难;
旅行与流动性体验;
全球视野的货物、商品与离岸外包(off-shoring);
流动的物质性:身体、情感与日常生活实践;
流动、边界安全与尺度重构;
去人类中心主义与动物/微生物流动性;
虚拟空间、信息技术与流动性。
二、投稿要求
稿件格式:请参考《人文地理》官方网站中的“作者指南”。
截止日期:2022年7月30日
投稿方式:投稿至专栏联系人,投稿时请务必在标题注明是“地理学视角下流动性研究”专栏投稿。
三、召集人与联系人
专栏召集人
蔡晓梅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caixm@scnu.edu.cn
朱竑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zhuhong@gzhu.edu.cn
专栏联系人
张博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zhangbo.rug@qq.com
何洁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
317766421@qq.com
► 《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创办的我国唯一注册命名“人文地理”的期刊,是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发在我国人文地理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进展与动态、文化、城市、社会、经济、旅游、政治等。
► 自1986年创刊以来,《人文地理》始终坚持开放办刊、追踪理论前沿与学术动态、关注热点问题的宗旨。在编委会、编辑部及广大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人文地理》期刊成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CSSCI)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编辑|陈 婵
审核 | 尹 铎
内容发布及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若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图表源于网络及论文,见原图水印,非商用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