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做科学需要匠人精神

2016-12-02 西南石大马院

做科学需要匠人精神


初读《钱学森手稿》,我很难将这样一份字迹工整,推理严谨的内容与“手稿”联系起来。想象中的科学家往往是天马行空的,是思维跳跃的,印象中的手稿只是一个无须过多关注的过程量。而钱学森先生竟将其细致品质灌输与科研整个过程,即使是被忽视的草稿也毫不含糊,这样的细致不是三五页的文字,不是七八天的热情,而是长达15000页的耐心,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心生激荡,可敬可叹。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无法参透《手稿》中的奥秘,也理解不了里面复杂的公式,读完之后,我依然难以理解其中大量的英文演示,也无法很好的对书中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复述。只是有时,我脑海中仿佛会浮现这样的画面,昏暗的灯光下,钱学森先生紧皱眉头,笔尖在纸上跳跃,摩擦着纸面沙沙作响,那是他在一遍一遍推导演绎公式,完成某一部分的梳理后,他眉头舒缓,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紧接着又拿起书,开始新问题的研究。

科学之思永无止境,正是这样无数个日月的磨砺,才诞生了这样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它反映了钱学森先生科研原始思考的心路历程,是繁杂科研工作的缩影,其反映出钱学森先生在对待科学时的严谨态度与孜孜不倦的精神,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个跨越时间的动人故事,更是学习、科研的榜样力量!

反观现实社会,原本是为做学问研究而选择深造的学子,不只何时起,或是为了迎合综测表里的条条框框,或是为了奖学金,或是为了某项荣誉,错误认知综合测评表的意义,过度放大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在外物的束缚下,被心中小小的贪欲所绑架,思想行为出现异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学术不端行为就此产生。论文模式由从前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搜集资料+社会调研+撰写论文+反复论证+修改完善”简化为“复制粘贴+修改查重”,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资料搜集、文献阅读环节都直接跳过。发达的互联网经济,自然找得到人为之代笔,从撰写到查重到发表,一点劳务费即可换取一份录用通知。这样一种社会现象,我想自然是少数,但它的存在却不容忽视。

在学术风气日益浮躁的当下,《钱学森手稿》仿佛一记重锤,敲打着后继学者,告诉我们: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为重振严谨的科学学风,近年来,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重拳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切实维护学术诚信,各大高校也纷纷采取相应举措,加强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

严格的外部控制是维护学术公平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而真正要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关键在于学生自制,在于学生自我道德约束,更在于学生对于科学精神的深入理解。

我所理解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匠人精神。科研成果,是科学家们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而科研则是科学家们刨根问底,追求精益求精,不断修正完善艺术品的过程。

匠人精神源于脚踏实地地专注。钱学森先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谓事必躬亲,不偏听偏信现有知识内容,对于理解不了的理论知识,并不盲目运用而是广泛搜集资料,反复推理,验证可靠性。

匠人精神是科学严谨的态度,是事事求精求实。在科研方面,钱学森先生总是一丝不苟,毫不懈怠。在研究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不稳定问题时,钱学森先生用手摇计算器精确到8位有效数字,其中辛苦可想而知。整个《手稿》中,字迹工整、清秀,运算方程和公式极为清晰,钱学森先生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

博采众长又不随波逐流是匠人精神的又一特征。钱学森先生在美国留学时,既能够博采众长,有包容不同观点的气量,又不受权威思想所束缚,勇于打破传统,坚持自己的理念。据资料显示,有一次钱先生的观点与其老师观点相悖,但钱先生并未“妥协”于权威,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坚持也成为后续科研的基础。

《钱学森手稿》所折射出的科学品质,让我想起了任鸿隽先生在其文章《科学精神论》当中的观点,二者反映的观点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任先生认为科学精神是一种为求真理赴汤蹈火、至死不渝的坚守。科学精神有两个重要的特质,一是“崇实”,二是“贵确”。即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立足于事实,切忌凭空捏造,信口开河,须有刨根问底的耐心,寻求真实可靠信息,杜绝模棱两可,不求甚解。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求知、求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青年学子,不求能像优秀的科学家前辈一般走向光辉,但总要用这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勉励自己,纵使沿途艰难,也要坚守底线,杜绝学术不端,不做次品,劣质品,成为科学严谨,孜孜以求的匠人。


(转发自微信公众号“西油微研”)

编  辑 | 郑晓阳 李锦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