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陆面向未来 台湾清算过去

2017-12-19 ​ 潘华生 海峡新干线

台湾年轻人新入职薪资35年没有变过


年年忧虑台湾的处境,但却没一年像今年如此忧虑。“台湾2017代表字大选”日前公布票选结果,“茫”字夺下今年推荐的代表字,除了“茫”外,还有“劳、忧、乱、虚、荡、滞、厌”,几乎全是偏向负面、悲观的语辞。应当属于未来希望的台湾青年族群则是更为悲观,有份民调显示仅8.6%的台湾年轻人乐观看待未来5年,对比上海青年对未来则有50.8%的乐观度。


然而,今年从整体上来看,全球与台湾经贸的表现都还算很平顺。从2008 44 29664 44 13306 0 0 8671 0 0:00:03 0:00:01 0:00:02 8668年金融海啸以降,全球经济持续扩张。台湾与全球大多的股市也涨升至高位,且没出现什么大风大浪。台湾的出口止跌回升,表现优异。既然如此,何以台湾人却有着如此深刻的悲观情绪?

应当说,在即将进入未来未知的来年旅程中,以目前掌舵者的格局与布局,多数台湾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未来凶险博弈的赛局中,又彷佛结局已经清晰可见,但又无力改变,只能伊于胡底于茫然。


产业是经济的基础,而人才技术却又是产业核心能力的根基。今年开始大陆沿海专业人力薪资早已超过台湾,连部分城市的平均薪酬也逐步超过台湾,未来各行各业的人才开始大量地往境外流失已难避免。当邻近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产业纷纷崛起时,许多过去只靠天时地利赚到短暂的机会财,却缺乏真正核心能力的台湾企业,可以预见即将每况愈下。

“815大停电”深刻打击了社会信心

“一例一休”陈抗不断

今年两个标志性的事件:“815大停电”与“一例一休”,则可省思台湾政治决策里面的民粹思维之害。像日本这样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都承受不了非核的负担而重新启用核电,台湾有更好的资源或条件可以承担非核吗?可以承担火力发电带来的空污吗?想得到好处,却不想付出或承担相应的成本或义务,于是只能得到“用爱发电”这类侮辱智商的呓语。同样地,政党“在野”时滥开选举支票,承诺超前的“一例一休”,却不管整体产业、社会的承担能力,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再“发夹弯”来一次修正妥协。

更令人忧心的还有现在当局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模式可以专注于过去、现在或是未来。


过去的早已是历史沉没成本的一部分,但每个人都还将面对未来。未来正以指数曲线速度袭来,能够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而是最能适应的。人类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就是围绕着物理、心理和人工三个世界建“网”。第一张网是交通网;第二张是能源网;第三张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网;第四张是物联网;而接下来必须开建的第五张网就是进入智慧社会的智联网。不幸的是,这个当局特别喜欢看过去。“转型正义”与“不当党产”抓着国民党的过去、死咬着蒋介石,浑然不知历史早已翻过好几页。


虽然台湾也有一个所谓的“前瞻计划”,不是面向未来的物联网、智联网,反倒是推出了一个以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为主的建设计划。在人口渐少的台湾,真做这样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预见即将沦为各县市政府渗血不止的“钱坑”。

在维系最重要的两岸关系上,当局不知打通台湾经贸体系最重要的任督二脉,不愿与世界最快成长的经济体大陆一起成长,反而以目前的僵局自喜为最佳的布局。


台湾社会在“太阳花”之后展现对大陆的敌意与非理性行为,也快速贬损了“台湾”过去在大陆具有良好溢价效果的品牌价值,严重冲击了台湾企业在大陆的发展与生存,也限缩了台湾年轻人未来前往大陆发展的机会。


来往于两岸时,最大的感触还不是两岸之间硬件建设的落差逐渐扩大,而是当大陆谈论着未来时,台湾正在清算过去。关于未来,台湾地区领导人应该把精力花在研究未来上,必须从看过去的思维模式拨转到看未来,而不是过着“只争朝夕”不知有明天的日子。


看到了未来的趋势提前布局了,那就领先一大步;否则在错误的赛道,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的。


一来一往,台湾正失去未来。


(本文原载于台湾《中国时报》  作者为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